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要闻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公正是司法者价值追求
作者:黄欣兴    发布时间:2013-05-07 08:59:22


    公正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不关注公正、不期望实现公正。所谓公正,是指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朱子语类》卷二六:“只是好恶当理,便是公正。”我们知道在大陆法系,检察官素有“法律的守护人”之称,其秉持公义之心,通过司法活动,将法律条文中所蕴含的一般的、抽象的公平正义精神贯彻到每个案件的处理中,实现公平正义。因此,将守护法治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诠释为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法律文化息息相通,有助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养成。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是检察人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基础。检察机关只有全面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天职,把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法律监督、严格公正执法上,努力做到敢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开展卓有成效的法律监督工作,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又好又快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公正乃司法的生命之所在。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沈德咏代表在一次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公正办案。以2011年为例,全国四级法院一年办理的各类案件是1200多万件,诉讼案件的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0.6%,就是案件经过一审以后,90.6%的案件能够达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经过二审之后,服判息诉率达到98.99%。沈德咏代表介绍,我国有再审制度,也叫审判监督制度,案件进入再审程序后,确实是因为案件裁判上有错误,或者是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出现,或者有其他的法定的事由,案件进入再审,改判率只有0.1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整体上来说,中国的司法是公正的,绝大多数案件的当事人对司法裁判是满意或者是基本满意的。

    司法公正是司法审判的生命线。所以在我们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追求公正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要坚持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具体到司法领域,最关键的是要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第二,要有制度机制保证。最为重要的制度机制保证就是严格按照程序法来办事,树立程序公正的观念。第三,法官的整体素质、个体素质非常关键。司法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法律适用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把握能力,以及现在强调的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握国情的能力等等,都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地适用法律,作出正确的裁判。

    公正司法的楷模、全国模范法官蒋庆同志扎根基层法院十几年如一日,为人民司法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充分体现了政法干警忠于法律、执法为民的崇高职业操守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全国政法干警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代表,是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她是一个在基层法院默默奉献的普通女法官。16年里她三进民商事审判庭,两进刑事审判庭,还到人民法庭锻炼过。哪里缺少业务骨干,她就被充实到哪里,无怨无悔。她一生办理了2000多件案件,包括休息日在内,平均不到三天就办理一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她办案不公或不廉洁。2004年5月12日,年仅38岁的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法官蒋庆,被她曾经审判后又长期帮教过的罪犯残忍地报复杀害! 但是蒋庆16载的法官生涯,给我们留下的是执着和善良、严谨与朴实,谱写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奉献篇章。蒋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公平与正义。蒋庆走了,走得这样匆忙,这样壮烈。她应该心有不甘,因为她桌上还有案件未判,家中还有老母倚闾,稚子候门。 她应该心含欣慰,她用全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人生诺言——“我祈祷,当我的法律生涯结束时,无论是在明天早晨还是在30年以后,别人都会说我的工作是完美的,为人是诚实的,我为人类的公平和正义贡献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她也经常告诫自己:“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瞒,风不可追,天不可欺。”蒋庆是近几年来全国政法战线继谭彦、任长霞之后涌现出的又一位杰出典范。全国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开展向蒋庆同志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不断推动“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深入进行,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素质,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有有利条件,又面临繁重任务;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使开展社会主义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追求司法公正成为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 王博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