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覃塘法院多措并举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
作者:张婷婷 发布时间:2015-05-18 14:44:02
广西区贵港市覃塘区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在积极探索创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工作机制过程中,从开展司法建议、庭前走访、庭审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入手,通过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帮教,整合资源,共同搭建法制教育基地平台,用真情、真心关爱失足少年,助其重新走向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该院受理未成年人案件18件37人,2014年受理9件22人,2015年截止目前为止受理未成年人案件2件3人,未成年人案件受案率逐年下降,降幅比例较大。 覃塘法院的“无袍法官”长期活跃在壮乡覃塘的土地上,用他们的真诚和爱心感化和教育失足少年,更好地指导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切实维护失足少年的合法权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赞誉。而这些具有陪审员身份的教师、妇联工作者、基层人民更是成为了群众身边的法律顾问,在他们与法院配合默契的宣法释理中,辖区内的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逐年下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该院创新庭前走访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被告人亲友及代理人的作用。在案件开庭审理前,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的亲友关系,积极主动联系基层、被告人亲友及法定代理人。针对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何挽救失足少年开展工作,覃塘区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力求将庭审之外的功夫做通、做足。通过庭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查清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分析犯罪原因,细心总结整理数据。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该院注重根据犯罪原因、规律和特点,正确把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既充分发挥政策感召力、促进犯罪改过自新,又坚持依法准确惩罚犯罪,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提高被告人的服判率。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积极挽回损失、受害人谅解的被告人尽可能的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减轻活免除处罚;对于轻微犯罪人员,尤其是失足青少年犯罪的,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致力于减少社会对立面,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布禁止令助失足少年戒网瘾焕新生。根据统计分析,很多未成年人犯罪被告人长期迷恋上网。未成年人正处在好奇心重但又缺乏正确的判断识别能力的年龄段,容易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为帮助未成年人重新修正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法院的帮教工作,也需要形成一道犯罪“隔离墙”,对未成年人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对于防止再犯罪意义重大。 积极探索社区矫正长效机制。社区矫正是覃塘区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深度挖掘审判职能的延伸。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不仅仅停留在审判阶段,更将帮教工作纵深、向审判前后延伸,侧重于教育未成年被告人对人性的感悟。为全面、及时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社区服务情况,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注重联合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学校、社区进行无缝对接,对被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被告人随时进行回访,掌握其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帮教,解决其思想困扰和具体困难,督促其主动参加社区改造,鼓励其早日回归社会。 加大对重点单位的司法建议力度,强化司法审判的服务作用。及时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的构建,通过向文体局、教科局等相关部门发出的司法建议书,内容包括:建议网吧主管单位督促网吧经营者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对进入网吧人员要进行严格身份登记,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并加大网吧整治力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学校加强管理,教育学生远离网吧,助推其健康成长。司法建议发出后,文体局等部门高度重视,表示将迅速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加强网吧管理,进一步规范网吧的经营范围,对有问题的网吧暂停营业,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得力的一律取消经营资格,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
李冬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