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狗肉吃或不吃 拷问仁义之心
作者:李天全 发布时间:2014-06-27 11:15:45
“冬至鱼生夏至狗”,广西玉林的狗肉节再也不是一个城市的热闹,而成为动保人士与美食爱好者互相“打嘴仗”的舆论事件。甚至玉林狗肉节当天发生支持者与动保人士大打出手的事件,毫无“文明”风范。 现实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夏至食狗肉,已经成为玉林本土的一种“文化”。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件很容易达成的事,文化的积累,需要沉积多久的历史,要改变多少人的习惯,且不违背善良风俗,才可以形成一种文化。 人类文化必须高于人类行为。将食狗肉这种个人消费行为上升为节日,冠以“民俗文化”名号,是否是“文化”的真正积淀?圣雄甘地说过:从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道德高度。我倒不是坚决地反对食狗肉。而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只有当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动物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否则,“文化”从何而谈? 文明即以文照亮人性。子曰:仁者人也!在中国,“人就是文明的亲在”。文明具体到一个时代就是文化。文化在中国营造出一种宗教般的世俗礼仪。“百姓日用而不知”。任何事情都必须“仁”、“止于至善”,否则“千夫所指,羞愧而死”。 不幸的是,如今,文化被当做权宜之计,被当做宣传手段,甚至当做谋利的噱头。其实,文化是人性善良风俗的永恒,仁泽天下。利益宣传只是一时的观点,不能和着“仁”一起吃进嘴里,吞下肚中。如果食狗肉被文化终极目的“仁”所约束,那么它必然顾及人性、哲学、美感、诗意、风俗、传统、道德以及中庸之道……如此,爱狗人士与食客也就不会针锋相对,口出污秽,横挑鼻子竖挑眼。 文明于中国,早已实现过“人间天堂”;仁于社会,早已成为立世根本。可怕的是,我们在追求现代物质文明的时候,光顾着自我利益,做着“鲜矣仁”的事情。雾霾、鬼城、地沟油、毒胶囊、敌敌畏火腿、重金属土壤、尽数污染的河流、日渐消失的动物种族……无不是“鲜矣仁”的结果! 仁决定着人!而我们却暴力无情地摧毁仁!就拿玉林狗肉节来说,抛弃了“仁”的狂欢是文明的悲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是故,仁,不仅仅是立世生存之法则,化文化之精义,更是中国文明之大道!任何时候,“仁”都必须坚守!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朱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