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雨兼程为和谐
——探访基层执行法官办案原生态 作者:严琼 张騑 发布时间:2014-05-26 13:05:12
“受理执行案件407件,执结372件,执行结案率91.4%,挽回经济损失2316.8余万元……”这是江西泰和法院2013年的几组数据。在执行难和“案多人少“的压力之下,基层执行法官们默默扮演着化解纷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角色。下文记录了4名一线执行法官的真实工作和生活状态。 陈娟:事业与家庭的天平,她总是倾向了前者 在家人的记忆里,陈娟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孩子也经常抱怨妈妈:“妈妈,你又骗我,为什么你总是在忙……”提及儿子,陈娟一脸的愧疚,但她觉得,有失亦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保障社会安定团结,这些足以消弭一切的苦与累。 都说执行困难,执行局就更是个“女人不会进,男人不敢进“的部门。可是陈娟94年进入法院工作,20年的工作生涯有18年是在执行局度过的。作为执行局负责人,她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案多人少,执行不到位,申请人信访不信法,如何维护申请人的利益、保障司法权威,让她绞尽脑汁…… 由于人手不够,作为领导的陈娟经常参与到执行中去。立案、信息录入、送达文书、一搜四查等等,这些工作她都亲自来办。由于有些案件比较棘手,所以有些程序往往要反反复复,了解执行工作的人知道,执行局办公室要么是一次性几十人来找,要么是空无一人都去下乡办案。他们经常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也是经常做群众工作直到万家灯火,外出调查直到深夜。 王大鸣:退休前,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法院工作30年了,再过2年,王大鸣就要退休。虽然快要退休了,但他却总是闲不住。每次执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很多时候他都是主动要求的。有时还主动承担司机的任务,白天上班,晚上将执行人员一个个送回家后,把车开回院里,自己再回家…… 陈娟向我们介绍王大鸣时,用了12个字——“乐观积极、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王大鸣,一位资深的“老庭长”。20多年的庭长经历,却始终没让他习惯这个称呼,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老表”。王大鸣说:“老表是我们江西的方言,是老百姓的意思,我也是一个普通百姓,只是多了一个法官身份而已。老表还有“表兄弟“的意思,群众这样叫就更有亲近感,才会畅所欲言,这样我们在做工作时就不会那么困难。” “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件事做好。”王大鸣表示,要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 刘健:繁忙中,感受案结事了的欣慰 和刘健接触过的同事,都知道他有个毛病,爱落东西,忘拿车钥匙,执行忘拿材料……,但这并不影响他担纲执行主力,记者很好奇,不过这样的疑惑很快消失了。 刘健刚上班,就有一名赡养纠纷的申请人来找他。“刘局长,真不好意思,那个案子还得麻烦您。”“老人家,您赶紧坐,上次已经给您说清楚了,您儿子周五就会过来处理这件事。”“我还是放心不下,要不您现在再帮我打给电话,叫他现在就过来把钱拿来。”由于老人家一再央求,刘健当场给老人家儿子打了电话,起初对方态度不耐烦,责怪老人不讲信用,说好了周五现在又变卦了。刘健立马劝说对方,孝顺父母是自己的责任,老人家这种要求不过分,最后在刘健的说服下,老人的儿子过来履行了义务。 送走这位老人家,又来了4位“不速之客”。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签字的一刹那,其中一方突然提出赔偿金额存在1万元的争议。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辩论中,刘健镇定自若,很快理清思路对双方进行调解,半个多小时后,双方签字确认和解。 由于前段时间高强度的工作,4月23日上午上班的时候他突然头晕目眩,差一点就出车祸了。 前两天抽空看医生,医生说是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建议他休假。“这不可能。拼命干的不只我一个人。我休息了别人怎么办?” 刘健说。 陈孝军:不是在外执行,就是正去执行的路上 陈孝军从部队转业来到法院,一直从事执行工作。如果把这十几年来他办结案件的案卷叠起来,差不多有6层楼那么高,可是如此庞大的办案数量,信访案件却寥寥无几。 在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申请人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情绪就十分激动,案件经过二审后,向法院申请执行。由于被执行人有一人服刑,另一被执行人汽运公司,在外地查找财产线索困难,申请人得知案件没有进展后,气愤不已。陈孝军知道,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为此,陈孝军一方安抚申请人情绪,一方无数次到该企业实地走访,寻找执行线索……在陈孝军的多方奔走下,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而他却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只要有线索,我们就得去查找,所有我们平时很少呆在办公室里,而‘在外执行’或‘在去执行的路上’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状态。”陈孝军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陈孝军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一句累,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而现在是一名法官,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更是一项事业。“我们不要去抱怨,而应该去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
刘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