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民商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从一起赡养纠纷看社会法庭的作用
作者:刘向鹏   发布时间:2012-12-11 16:30:40


    【案情】

    2010年8月16日,家住河南省鄢陵县南坞乡屯北村的丁老汉步履蹒跚地来到法庭,向法官说起自己的苦衷便老泪纵横。丁老汉早年丧偶且腿有残疾,辛苦把四个子女养大成人,现暂居于二儿子家。由于二儿媳与其不和,经常辱骂丁老汉。丁老汉多次到村委会、司法所要求进行调解未果,老汉与儿女们的关系进一步僵化。法庭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便交由南坞乡社会法庭处理。经过社会法官的调解,原、被告达成由两儿两女共同出资为丁老汉建造房屋、厨房各一间,每年每人支付丁老汉赡养费300元,两个儿子每人每年交付丁老汉粮食(小麦)400斤,丁老汉的两个儿子每年轮流耕种的协议。

    【评析】

    从法律角度来看,原告与被告之间的赡养纠纷是一种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民事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即可作出公正的判决。因此,这类案件若通过判决结案则看起来顺理成章。但若仔细的分析,原告要想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赡养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在举证方面比较困难。本案中,原告的几个子女并不承认自己不赡养父亲,并且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也没有明确的说明什么情况下可以认定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本案中,原告现与二儿子同住,这种养老模式在广大农村也较为普遍。由于与二儿媳妇关系不和,常被二儿媳妇辱骂。在此情况下,原告的生活质量显然不好,但也只能说儿女不孝顺,并无法拿出切实的证据来证明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其次,即使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只能判决由丁老汉的四个子女按月或按年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由于丁老汉的年事已高,生活中免不了要有人照料,但单纯的判决显然照顾不了那么全面。在本案中,丁老汉的四个子女与法官沟通时便说:“老人若不把我们兄妹几个告上法庭我们还有商量、缓和的余地,若老人把我们告上法庭,我们也不会再顾及这份父子感情了。”因此,一纸判决虽能为丁老汉带来物质生活上的改善但可能摧毁维系亲情的最后底线,将使原、被告之间的亲情更加冷漠。在此环境中,老人即使锦衣玉食仍将在苦闷和绝望中渡过余生。但在社会法庭面前,上述法律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不用开庭,不伤和气,不限时间和地点,手续简单,社会法官对乡规民俗也都相当了解,他们充分利用群众舆论的力量,把矛盾本身以及法律所不能及的方面都予以妥善解决,充分彰显了能动司法的理念。

    从社会角度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快,我国针对老人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养儿为防老仍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若子不孝,则老无所养,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多老人都克勤克俭,晚年并非要求物质生活有多大的改善。也许子女们一声问候或一次探望便宜足以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但判决能唤醒子女们的良心并修复这份岌岌可危的亲情吗?显然不能。赡养纠纷属于具有亲情关系的公民间内部矛盾,若以“公权力”冒然侵入,不但破坏了维系这种关系的亲情底线,还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但社会法庭则很好的协调并充分利用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不伤和气, 不着痕迹,在喜笑怒骂间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用“私权力”完美化解私人之间的亲情纠纷。本案中,社会法官针对此类案件的特点,召集丁老汉的四个子女来商量丁老汉的赡养问题,并且社会法官利用自身对丁老汉家庭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通知丁老汉的一些亲戚朋友也到场参与协商,社会法官还特意把协商会安排在乡镇的集市上。由于正逢集市,同村或邻村的亲戚朋友都围拢过来对四个子女不赡养老人的行为进行指责,结果原、被告之间顺利达到由四个子女共同出资为丁老汉建一所房,并每人每年为丁老汉提供方便300元赡养费,两个儿子每人每年为丁老汉提供小麦400斤,丁老汉的两个儿子每年轮流耕种丁老汉的责任田的协议。社会法官又多次奔走协调乡政府水利部门为丁老汉免费打了一眼吃水井,并时时监督房屋的建设情况直到房屋建成。社会法庭的独特魅力在此突现,它能疏通社会各界力量,并将各方力量汇聚到所要化解的矛盾这一点上,从根本上为丁老汉即解决了以后的赡养问题,也使社会温情在每个村民心中传递,并播下尊老爱幼的种子,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法庭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为广大老百姓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效率与效益之间的结合。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深信乡规民俗的农村,法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法律的“刚性”反而使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陷入困境,而社会法庭的“柔性”不但有效弥补了法律此方面的不足,而且它以灵活、快捷的特点从根本上铲除了某些社会矛盾的病根。并且它使司法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中间,一方面使司法化解纠纷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使司法焕发了新的活力,真正体现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能动司法理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王增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