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党政> 各地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肖飞   发布时间:2012-02-22 13:30:56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树立科学工作理念,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理念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和谐稳定 意义 理念 机制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以来,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先后召开了全体会议、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专题会议、地方片会,进行了具体研究部署。中央政法委还把加大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力度纳入2012年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政法各部门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会都反复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矛盾的凸现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尤为紧迫。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提升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了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体制的根本性变化,[1]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基层结构、阶层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单位人”越来越少,“社会人”越来越多,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导致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共享改革成果愿望日益强烈。创新社会管理日益成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只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效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2]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免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之所以创新,根本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务之中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盼、新要求。面对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第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一步提升政法机关维稳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稳定。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形势呈现出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相互交织、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的新特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矛盾问题和不满情绪极易被无限放大,一旦被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人员插手利用,就可能被煽动为对抗性行动,产生难以预料的破坏力,给社会和谐带来严重冲击。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接连发生了一些程度不一的群体性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的社会管理理念、社会管理方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情、国情、社情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真正掌握工作主动权,就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升领导干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置于党委政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应当树立科学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应当树立科学的工作指导理念。

    一是树立发展为先的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任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果不能保持一个较快速度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有效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3](P4)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树立民生为本的理念。民生关涉到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等问题,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石。[4](P11)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安居乐业,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位和任务。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5](P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把提高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作为主攻方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6]公安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民生问题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此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

    三是树立创新为魂的理念。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和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创新的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持久、最强劲的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的日益增强,社会管理日趋复杂,维稳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传统的维稳理念、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把创新融入思维、内化品格、养成习惯、付诸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更加自觉地把创新社会管理放到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中来思考,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来研究,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深入研究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力量支撑和法律环境等重大问题,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树立新作风、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四是树立法治为基的理念。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大方略,依法行政是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党全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政府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法定的基础上,政府的一切举措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内。主体要依法。政府是各个部门和相关机构组成的,是一个共同体,必须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尽好各自的义务。决策要依法。对重大项目的决策上马,一定要讲程序按规矩,过好群众关、听证关、评估关。不能以政代法,违反程序,违法行政。执法在依法。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尤其要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更加注重依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机制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政法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机制,持之以恒落实,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一)强化源头治理机制。凡事都有根、都有源,只有坚持从源头抓起,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关口前移,立足源头治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缓和社会矛盾。

    一要不断强化群众利益维护机制。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依法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大力营造公平正义法制氛围,依法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加强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制度约束,引导人们合法获取正当利益,防止通过非法途径谋取利益,为社会组织、成员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环境。要不断完善公民利益表达平台,通过建立健全警民恳谈制度,定期不定期举行警民恳谈会,给群众一个表达意愿的机会、反映诉求的渠道、参与政治的路径。同时,不断改进公安信访工作,通过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全员走访、重点督访等形式,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二要推动落实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是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平台作用,推行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工程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意见,尊重民意,维护民权。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高度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动向,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灵活采取教育、疏导、协商、调解等办法,千方百计地缓解、化解矛盾纠纷。要尽最大努力配合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尽最大努力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干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对人们心理活动的方向、性质、强度和表现形式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归于正常。[4](P422)在快节奏、高压力、强竞争、多灾难的现代中国社会,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危机。加强公众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心理恐慌、平衡心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要正视群众实际问题,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营造互信警民关系。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社团作用,不断加强群众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让社会成员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自我完善人格,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引导主流媒体主动承担起疏导社会情绪、平衡社会心理的职责,对群众关心和不解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释疑答惑,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等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协调、相一致。

    (二)创新联动协作机制。社会管理的核心在于维系社会秩序,而社会管理范围又十分广泛,涉及众多方面、诸多部门,只有创新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才能有效形成合力,实现既定目标。

    一要着力创新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矛盾的治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是有效治理社会矛盾的基础性工作。要落实矛盾纠纷常态排查机制。坚持一般时期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全面排查、重点问题专项排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而使其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要建立排查信息台帐管理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引发诱因、发生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主要诉求、演化程度、组织调处等要素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重大问题逐级上报,并及时补报最新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要推动信息预警的有效实施。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适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剖析内在规律,准确反映大众心态,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在社会张力达到爆发前提出预警,通过超前预警,实现超前防范。

    二要大力实施矛盾联动调解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依托基层综治工作平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大力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力量,实行“三调”并举、“三调”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整合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力,把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方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整合基层综治办、维稳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三要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在防控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导作用,并把发挥保安和志愿者作用摆到应有位置;在防控体系上,要建立健全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防控网络体系,做到广布控、全覆盖、立体化、全方位;在防控对象上,要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在防控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人防、物防与技防的有效结合,努力实现防控效能的最大化;在防控内容上,要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构建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加强对网络的实时动态管控,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网站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三)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最大程度地维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一要夯实打牢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注重突出信息主导维稳这个核心,把住资源整合这个基础,拓宽信息渠道这个关口,抓住信息质量这个关键,构筑信息平台这个载体,坚持信息研判这个重点,做好信息处置这项工作。重点解决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信息员,加大特情建设力度,由被动接收向主动收集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把更多精力放在挖掘深层次、预警性、行动性、内幕性、倾向性信息上,提高不稳定苗头的发现率、在控率和处置率。突出抓好信息研判处置,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形势定期研判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突出问题和苗头隐患。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信息数据分析,向科技要战斗力,通过实时的数字、曲线、柱图变化,更加直观反映维稳态势,一旦警情达到一定界限,信息系统就能立即进行预警,推动各种涉稳隐患化解在苗头。

    二要有效畅通应急联合指挥机制。应急管理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打好“组合拳”。要针对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及时制订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把预案制定工作延伸至基层单位,做到总预案与子预案无缝对接,以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要建立党委统揽全局,部门齐抓共管的应急指挥系统,并按照“随时应对大事件”的要求,不断整合防汛、防火、防空、防范群体性事件等部门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应急指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现场处置、思想疏导、分化瓦解、依法打击、舆论引导等工作,切实将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

    三要切实完善应急装备保障机制。装备保障的好坏对应急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药品、衣物、饮用水等调集和发放机制,确保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加强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对各类应急物资的信息动态管理,提高储备应急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充实应急机构和人员,提供必要的装备和条件,巩固壮大专业抢险救援队伍。积极支持城乡社区组建业余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强化业余抢险救援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业余身份、专业要求、统一标识。逐步形成以职能部门骨干队伍为主体、各类专业抢险队为基础,事发地应急救援组织为配套,广大群众和社会志愿者组织为协助,国防动员力量为支援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网络。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协助政府应急主管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 更加重视社会自治[EB/OL](2011-03-01)载于中共中央编译局网站。
    [2]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EB/OL](2011-05-01)载于求是理论网。
    [3]孟建柱.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N].人民日报,2010-12-22.
    [4] 姚才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0-11-09.
    [5] 张平.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18.
    [6] 袁纯清.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社会管理的新路子[EB/OL]. (2011-04-01)载于求是理论网。
    [7]李靖、文宏.灾后心理干预机制:当前政府管理中的新课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广东)政府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二册)[C].北京: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200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委维稳办)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