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真心掏给群众
——河北邢台两级法院坚持群众观点扭转涉诉信访工作被动局面见闻 作者:丁力辛 陈杰 张铁震 发布时间:2011-09-28 15:42:46
河北省邢台市两级法院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数量前些年一度占全市上访案件总数的70%,如今这个比例已降至不足20%;全市19个基层法院有17个法院实现了无新发涉法涉诉上访案件,中院也实现了无新发涉法涉诉上访案件。
邢台两级法院用什么办法逐步扭转了信访工作被动局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先后在9月7日、8日和20日、21日前往邢台采访。经过整整四天的采访记者终于找到了答案: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把真心掏给群众! 有了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先找法院自身原因—— 把欠的法、欠的情、欠的理都还给群众 记者首先采访了邢台中院院长刘晓坤。刘晓坤告诉记者,为有效化解积案,两级法院先查找自身原因,并采取集中时间集中接访、院庭领导及审判人员轮流接访或上门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当事人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每件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最终得出结论:法院在当事人面前既欠法、又欠情、又欠理。 一些案件执法有过错或存在瑕疵,但有的法院不敢面对问题和纠正问题,结果把当事人“逼”上了上访路;一些当事人虽然胜诉了,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迟迟不能实现,甚至一拖就是几年,结果把当事人“拖”上了上访路;有的法官对待当事人冷、横、硬、推,引起当事人不满,结果把当事人“激”上了上访路;有的案件从程序到实体并没有问题,但当事人不认可,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法官不注意做好释法明理工作,甚至敷衍、推诿,结果把当事人“推”上了上访路…… “必须把欠的法、欠的情、欠的理都还给群众,不能让群众受了冤屈再受委屈!”“这不仅是中院党组的决心,也是全市两级法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刘晓坤讲这番话时,语气加重了许多。 为此两级法院、庭领导干部及办案人员层层签定《解决涉诉信访工作责任状》,中院党组成员每人分包两个基层法院,做到每件案件都有领导包案,并根据信访案件难易程度,逐案规定办结时限,限期解决;对有执法过错或存在瑕疵的120件案件彻底纠正;在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同时,对19名责任人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筹措142万元司法救助金,对 25件案件中有特殊困的当事人实行司法救助;因法官“冷、横、硬、推”而引起当事人上访的,院、庭领导干部及案件主办人主动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取得当事人谅解。因思想疏导工作不到位引起当事人上访的,与当事人面对面,进一步释法明理,帮助当事人转变态度。赔礼道歉和释法明理后,有308件案件的当事人消除了误解、转变了态度。453件积案清理后,邢台中院“一班人”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发涉法涉诉上访案件。 “这措施、那措施,最根本的是帮助法官增强对群众的感情,这个最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其它措施也会变为零。”基于这一共识,邢台两级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 邢台中院副院长李建立向记者介绍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邢台中院形成一项制度,即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在上岗前,院里要组织他们到农村下地劳动一天或到工厂做工一天。该院还开展了“一名党员干警联系一个帮扶对象,一个支部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活动。通过这些形式,让法官们亲身体验群众疾苦,面对面地倾听群众呼声,激励法官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宗法院召开了“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恳谈会”,请几位上访老户给法官们讲述诉讼的艰辛。几位上访老户的艰辛经历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法官的心灵,有的法官潸然泪下。法官们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这句话后来也成为该院检验审判工作的重要标准。 李建立告诉记者:两级法院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发生可喜变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随之提高。河北高院司法巡查组于今年5月到邢台中院开展司法巡查时,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邢台中院满意度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度100%。 办案遇到困难和阻力后领导干部亲自上案—— 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邢台市眼科医院新址建设这项工程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这项工程能之所以能如期开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院成功化解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信访积案。 2001年5月,邢台一家皂粉厂将厂地、厂房和部分设备租给了一家个体食品公司。皂粉厂的主管部门购买皂粉厂后,起诉到法院,要求食品公司搬出皂粉厂。就在双方展开 “拉锯式”诉讼时,邢台市眼科医院新院址建设规划将皂粉厂列为拆迁对象,食品公司如不尽快搬出要皂粉厂就会影响工程如期开工。但是,食品公司张口就要2000万,皂粉厂的主管部门也寸步不让。案件进入二审后,邢台中院办案人员反复做双方工作都不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刘晓坤多次召开调度会、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还先后三次面对面地做食品公司诉讼代理人、食品公司法人代表的妻子马某的工作。后来,刘晓坤又到食品公司了解了该公司现状,并把思想疏导工作“搬”到了该公司。马某终于转变了态度,放弃了过高的要求。评估公司为食品公司所作的损失评估虽然远远低于食品公司的诉求,但食品公司依然接受了评估结果。随后,邢台中院又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并取得突破性进展。食品公司获得补偿后,很快搬出皂粉厂,马某从此不再上访,邢台市眼科医院新址工程也如期开工。 记者又前往柏乡县法院采访。采访中,一封由湖北籍一位普通农民写给院长祝咏平的感谢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封仅有百余字的感谢信充分表达了当事人的感激之情。 那是202年5月的一天,湖北省宜城市东湾村村民习某的女儿乘坐汽车去北京,途径京珠高速柏乡段时,发生交通事故,刁某的女儿不幸身亡。习某起诉后,柏乡法院为其追回了部分赔偿金,因当地的肇事司机没有赔偿能力,习某迟迟拿不到剩余38000赔偿款。后来柏乡法院追加担保人王某为被执行人,但王某依仗其人大代表身份,拒不履行义务。院长祝咏平刚去年5月上任就接到了习某的信。祝咏平马上召开调度会,研究制定执行方案,尔后该院冻结了王某银行账户上的31000存款。就在此时,有四位“管着法院”的有关部门领导“过问”此案,甚至为王某说情。在这种情况下,祝咏平不止一次上门汇报情况,取得理解和支持。为了消除王某的抵触情绪,祝咏平面对面地做王某的思想疏导工作,给王某释法明理。此外,习某何时来访祝咏平都亲自接待,并承诺:我们一定尽快执行你的案件。很快,该院将王某31000元存款全部划出,然后又筹集了8000元。习某拿到38000元赔偿款后,先后给祝咏平发短信和写感谢信表达谢意。习某觉得这样还表达不尽感激之情,又从湖北赶到柏乡把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法院。 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合理诉求——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 记者到邢台市桥西区法院采访时,见到了一面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赠送的锦旗。“不同寻常”的锦旗的后面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桥西区法院曾受理数十件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起的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件。一天,有6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非见院长不可,工作人员建议商志辉“躲一躲”,商志辉却热情地把6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迎进自己的办公室,并向他们明确表示,法院一定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商志辉说到做到:先后十几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对面地沟通,先后八次上门找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反映的问题,先后五次上门做医院及其主管单位的工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们高高兴兴拿到320万元赔偿金时怎么也想不到,为他们四处奔波的法院院长竟是做了“大手术”的癌症患者。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们把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桥西区法院。 出了桥西区法院的门,记者又跟随邢台中院执行局协调处副处长田志鹏前往邢台县祝村镇张家庄村采访上访老户王老太。一进王老太家门,王老太就在记者面前夸田志鹏:“小田是个好人,我遇到了好人。我盼着小田当大官儿,他当上了大官儿我肯定能借上光。”王老太的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原来,在几年前,王老太 的儿子因与人发生纠纷被杀害,儿媳也改了嫁,给她撇下两个未成年的孙女。被告人虽然被判了刑,但因其生活困难,没有赔偿能力,附带民事部分的执行陷入僵局,年近七旬的王老太便四处上访。此案 “包案”责任人田志鹏得知王老太的大孙女因生活困难已经辍学后,征得王老太同意,将王老太的二孙女接到自己家。他不仅给孩子找了借读学校、交了学费,还包孩子的吃、穿、住,孩子在他家整整呆了一个学期。田志鹏的真情让王老太看到了希望,王老太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鉴于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田志鹏多次向院领导反映王老太的困难。该院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为王老太筹措了四万多元司法救助金。王老太的问题得以解决后,田志鹏依然牵挂着王老太,王老太有什么困难他尽力去帮助;王老太也时常惦记田志鹏,家里蒸包子也想着给田志鹏送去几个,让田志鹏尝尝。有的当事人要去上访,想让王老太“作伴儿”,王老太一口回绝。她认真地说:“我再上访就对不住小田了!” 离开王老太家时天色已晚,汽车行驶在低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不停地颠簸着,尽管这样,也没打断记者的思绪:“‘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胡锦涛总书记的话千真万确,邢台两级法院法官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就是很好的证明!” 来源:
河北法院网
责任编辑:
朴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