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迟到十五年的承诺
作者:陈瑶 发布时间:2011-07-08 09:50:59
她侧卧着身子紧紧地抓住李庭长的手,泪流满面。
时钟还得拨回一个月以前,这日一大早,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李向飞刚到办公室,准备如常开始新一天的审判工作。这时,办公桌上的一封称呼模糊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民事科负责同志,您好!我是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地区西田各庄村的齐宝霞,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1995年你们睢宁县黄圩乡的朱军及安徽的邱斌在北京干建筑施工,他们手下80多工人所有的吃穿住用全是在我小卖部赊的,说好干完活就把钱给我们,可这么多年,他一直说给就是迟迟不给。我们一直追要这笔钱,因为我丈夫身体不好,我又截瘫,我们两个人开小卖部本来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挣的全都是血汗钱,非常艰难、非常辛苦,可是朱军一直没有把欠我的6500元钱还给我,在万般无奈之下,我请求法律给我最大的帮助。”随信的还有的一份残疾证得复印件以及朱军写给她丈夫的亲笔信。 读完信后李庭长沉默了,他细细地在信上寻找着这位残疾人的电话号码,可除了地址一无所有。看着手头本来就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的工作,李庭长整理了一下思绪,将工作计划改了又改,驱车去了黄圩。两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找到了朱军的家,见到的竟也是一位卧床不起的男子,李庭长怔了一下。 时光倒转到十五年前,那年春节前,工人们准备回家过年,本来说好接了工程款就把钱还给齐宝霞,可工程款年前根本就没有清算,工人连工资都没拿到,更别提把钱还给齐宝霞了,万般无奈之下朱军和工人只能不辞而别,离开北京回到了老家。可人虽离开心何以安,朱军一次次催促着真正的老板邱斌把钱还给齐宝霞,可邱斌就是不肯,若干年后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那原本只是欠条上负责签字的朱军,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也昧了一回良心。 面对刚刚遭遇车祸腿部骨折的朱军,李庭长和他谈了很久,谈理想,谈人生,谈这过往的15年。经过他一个下午的贴心疏导,朱军终于同意把钱还上,并在父母的支持下四处筹钱,终于凑够了欠款。 带着朱军的重托和迟到15年的承诺,李向飞踏上了北京的征程。 这个夏天真的格外炎热。 十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齐宝霞,她静静地躺在床上,用泪水代替了所有的情感。15年前的小卖部已不复存在,辛劳侍候她近20年的丈夫也于两年前撒手人寰,年迈的父母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家。 眼前的一切让身为七尺男儿的人民法官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他静静地帮朱军兑现了迟到15年的承诺,轻轻地说:“这是法官的职责。” 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人世间最善良、最光辉的一面。 齐宝霞是不幸的,齐宝霞又是幸运的。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