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民商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
作者:刘曦   发布时间:2013-04-27 15:53:47


    [内容摘要]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是人民法院为保证生效裁决得以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量督促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程序。我国的各级法院在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及时、全面的保障当事人的基本人权是每一位司法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人权保障已成为我国司法制度的趋势,在强制执行中,不仅仅关乎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务,同时还应平衡和保障被执行人及其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人权 强制执行 保障  对策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我国宪法标志着我国已将“人权”转化为正式的法律概念,意味着国家对人权共同标准的确认。

    “人权”思想最早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到现在对其理解的纷争一直未曾停息。有学者从人权的实现和存在形态这个角度将人权分为三种:1、应有权利,2、法定权利,3、实有权利。有学者则将人权划分为四种存在状态:1、应有权利,2、法规权利,3、习惯权利,4、现实权利。就人权的应然状态来讲,它是一种应有权利;而就人权的实现形式而言,它又是一种法定权利,主要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其内容包括人身人格权、政治权利与自由等基本权利。人的应有权利只有经过法律确认为“法定权利”后才有实现的可能,没有法律的确认,人权就没有保障。全面加强保障人权无疑已成为司法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立法者孜孜以求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下尽可能的彰显保障人权的理念,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应严格遵从法律,使得人权保障的理念能得到实现。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是人民法院为了确保债权人的民事权利实现,利用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程序。强制执行程序是债权人实现其实体权利的救济性权利,我们并不期望频繁的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但当前社会诚信的灭失使得强制执行程序成为债权人实现其民事实体权利的最终救济手段,对于保护债权人的权利意义重大,因此,强制执行程序可谓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之一。“执行难” 一直都是困扰我国各级法院执行工作的难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历史难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执行难”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得到不实现,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严重干扰了社会的稳定,人民法院作为司法裁判机构的威信受到动摇……笔者认为,我们关注“执行难”不应局限于其负面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当事人双方及其他相关人员在民事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

    一、我国民事强制执行中人权现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所追求的价值众说纷纭。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并不是当事人权利实现的必经程序,但债权人的民事权利一旦出现得不到实现的威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就成为其救济其实体权利的最终法律手段,基于这样的认识,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设置似乎完全旨在确保债权人民事权利的实现,而对于债务人相关权利就往往易被忽视,这与法律公正的价值相悖。但债务人不积极履行其义务,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人民法院当然应该利用强制力量督促其履行义务以保障债权人合法权利的实现,实际上又正是法律公正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应在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权利的同时,关注并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体现其公正价值。但在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有关人权保障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甚至践踏、损害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本身是申请执行人实现其合法权益的救济性程序,但在实践中并未达到其期望效果。可以说,申请执行人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相对被执行人而言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因为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是经过人民法院审判裁决确定的,理应得到保障实现。但在司法实践中,随意中止执行、随意发放债权执行凭证等现象普遍存在。申请执行人正是因为合法权利得到不实现才求助于强制执行,即使如此,权利的实现还是得不到保障实现反而被“合法化”的阻碍。如此,我国的强制执行法律法规虽然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权利实现,但实际上却因为规范不够系统明确而导致债权实现遭受阻碍,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利。

    (二)损害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强制执行程序实际上就是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利用国家强制力量促使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正因为程序极强的针对性和强制性,极易使执行人员对于强制执行的认识产生偏差,加上《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损害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1.侵犯被执行人的财产权

    启动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的多是债务纠纷案件,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在此提及保障被执行人的财产权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是,按照法律规定,明显属于侵犯被执行人的财产权的现象并不少见。《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在实践中,执行人员在查明被执行人有存款或其他收入后往往将其全部冻结或扣划甚至冻结帐户,远远超过案件本身的标的额,这种超标的执行实质上损害了被执行人的财产权。执行人员在查封被执行人特定财产时也缺乏合理性、人情味,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金银及其制品、当地市场有公开交易价格的动产、易腐烂变质的物品、季节性商品、保管困难或者保管费用过高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变卖。”,执行人员在查封扣押这些财产后并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致使被执行人的财产贬值甚至灭失,当然也是损害了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2.侵犯被执行人的人身权利

    被执行人难找是“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被执行人恶意逃债而选择躲避申请执行人和人民法院,鉴于此,人民法院往往选择采取突袭式的执行行动。执行与审判活动一样,是具有理性的活动,不仅要求程序公正,更要求文明执法。近年来,为了克服执行难,制造轰动效应,一些法院采取了假日执行、联动执行、执行大会战等诸多突袭式的执行行动。这些行动貌似合理、合法,但实际上与现代的执行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离了司法的公平正义,所有这些都侵害了公民的正常休息权。在强制执行中,因为被执行人难找而导致案件办理不动,执行程序无法继续进行,因此,一旦找到被执行人,执行人员就会因害怕再次陷入这样的被动局面而采取不当的执行措施,如限制被执行人人身自由等。实践中因为执行人员的主观情绪而直接采取“以拘代执”的现象并不少见,实际上严重侵犯了被执行人的人身权利。

    (三)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在强制执行中,除当事人双方外的第三人多是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和对人民法院执行的财产有异议的案外人。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是一个比较单一的法律关系,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关单位协助执行时总是期望相关单位能尽到自己所期待的协助执行义务,如果协助执行单位的工作程序与其协助执行的义务有所矛盾,执行人员容易以拒不协助执行为名对其实施罚款等处罚,这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在对某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时候应当查明财产的权属,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往往有宁可错封不可漏封的思想,在财产权属尚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就采取了查封扣押等措施,而后被动的等待案外人提出异议,实际上这也是不合理的,异议一旦成立即是损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即使采取措施正确,随意的执行行为也有损司法威严。

    二、法律中人权保障理念的发展

    “人权入宪”说明国家对人权保障的重视,人权保障已成为我国司法制度发展的趋势。在民事强制执行中,执行人员应树立人权理念,切实保障和实现当事人双方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申请执行人的人权保障

    申请执行人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人权主要表现为债权,其债权得以实现即是其人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人的权利保护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如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延长并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使得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有更长的保护期限。第二百零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规定无疑赋予申请执行人监督执行的权力,申请执行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促使人民法院及时的采取执行措施能有效的使其权利得到救济。当然,对于申请执行人的人权保障并不局限于此。法律规定赋予申请执行人权利是法定权利的而并不是应然的权利。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合法并合理的采取相应执行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实现,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执行法律所追求的价值。

    (二)被执行人的人权保障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实现与保护被执行人的人权并不矛盾。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但并不说明被执行人在这一程序中就没有权利可言。相反,执行人员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正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利,不能因为力图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而任意损害被执行人的权利。《民事诉讼法》在规定强制执行措施时也尽量在彰显其保障人权的理念。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第二百一十九条“……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这些规定体现了立法者保护被执行人生存权、财产权的的价值目标。第二百零二条还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被执行人对于执行行为可以提出异议,对改善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执行行为有重要的意义,从另一角度讲也是保障被执行人人权理念的体现。

    (四)其他人员的人权保障

    对于协助执行单位的规定,现行《民事诉讼法》较修订之前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善,罚款数额的增加能很好的促使协助执行单位履行协助执行的义务,但规定依然笼统模糊,协助执行单位仍然有无所适从的尴尬,即使想积极履行协助执行义务,也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可以遵照执行,这显然是一个缺陷。对于案外人的规定较之之前更加明确,“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外人对于自己财产被人民法院错误采取强制措施的可以思路清晰的寻求救济,但是法律仍旧没有对于错误的强制措施应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期待能够在《国家赔偿法》中得到完善。

    三、在强制执行中切实保障人权

    人权立法是人权保障的前提,人权没有变成可执行的法律,人权保障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但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现行法律制度之下,我们应该如何在强制之下的实务中切实做到保障人权,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强制措施异议制度。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不合法、不适当,严重损害其合法权益时,可以请求执行机关变更或撤销执行行为。如法院超标的查封,超出执行根据所指明的客体执行,对执行豁免财产予以执行,对标的物的评估价格不当,中止、终结、暂缓执行错误等,均可以作为提出执行异议的理由。人民法院审查异议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并尽可能建立独立的审查机构,实行异议审查人员与执行人员分离,以期实现公正。

    2、强化重大事项合议制度。强制执行过程中,需采取的强制措施等重大事项,应由合议庭讨论决定,要防止执行法官一人说了算的现象,杜绝假冒合议庭名义作出决定,事后补办合议手续的行为。强制执行程序虽有别于审判程序,作为承接实体与程序的重要的司法程序,应时刻体现公正的价值目标。重大事项实行合议制度能有效防止不规范的执行行为。也只有规范了执行行为,才能在强制执行中有效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切实履行汇报请示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拘留、罚款须报请院长批准。但实践中先斩后奏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的,必须彻底根除。因此,执行案件的承办人必须切实履行汇报请示制度,并以书面形式向院长提起审批手续。现代司法制度提倡高效,但高效应是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等措施应该谨慎适用,涉及到当事人的基本人权,不应片面的追求高效。

    4、完善执行监督制度。强制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多是强制执行的操作步骤,而且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在执行过程中即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仍然会存在侵犯损害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基本权利的现象。在强制执行中,损害人权的事实发生后,被侵犯的人就应该有途径进行救济,因此完善执行监督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如设置强制执行程序纠错制度,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强制执行程序错误,可以提出异议,要求改正。如执行人员应回避而未回避,执行之前未送达执行通知书,拍卖之前未公告等等,都可以提出异议,请求补正。

    人权的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立法者应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人权保障有清晰明确的法律依据。作为一名执行法官,首先要确立人权的理念,充分理解被执行人基本人权的法律效力远高于申请执行人债权的法理依据,注意尊重被执行人的人权与实现债权人利益的关系,强制执行不能以牺牲被执行人的基本人权为代价。在强制执行中平衡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切实保护各方的基本人权,对于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平安 马登科 民事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 [J]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论民事执行权的性质》 童兆洪著 《法律适用》2003年第10期

    3.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2004年第3集)



责任编辑: 张红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