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法建议的广度深度温度
——江苏徐州法院以司法建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纪实 作者:刘秋苏 发布时间:2011-11-07 11:44:51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司法的社会责任,密切关注各种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风险,通过发出司法建议及时向党委、政府转达社会公众的愿望和诉求,为推进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有关单位及时创新举措、堵塞漏洞提供参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徐州两级法院共发送各类司法建议2526份,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广度 司法建议辐射360度 去年3月,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一房二卖”的群体性购房纠纷时,市房产管理局因考虑到该案还有纠纷正在诉讼中,不给17名房主办理房产证,导致信访不断。徐州中院及时发出司法建议,释明其他案件处理结果不构成办证的障碍,该局采纳了建议,为房主办理了产权证,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得以消弭。 徐州市市长张敬华充分肯定了法院的做法,他要求房产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好遗留问题,加强对开发商的规范管理,弥补因建筑行业和房地产市场管理混乱、不规范而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 加强司法建议工作让徐州法院找到了司法工作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结合点。徐州中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 “过去我们一度过分强调‘坐堂办案’,但社会更需要人民法院‘上门献计’。发挥司法建议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是法院紧扣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徐州中院院长李后龙说。 除了发出个案司法建议,徐州中院更多地着眼于在某一时期、某类案件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司法建议,并在不断实践中,开创了“类案建议”、“行业建议”、“综合建议”等多种类型的司法建议。 “在多起窃电官司中,我们公司因不会取证而接连败诉,自从采纳了法院的司法建议,就没再引发此类纠纷。”徐州市供电公司法制办主任杨志强激动不已:“司法建议真是一剂良药!” 从党委政府,到企事业单位;从行业主管部门,到具体行业;从医院、开发公司,到银行、业主……徐州法院司法建议的对象涵盖了方方面面;从个案司法建议,到类案司法建议,再到综合性司法建议;从局部性司法建议,到整体性司法建议……司法建议越来越凸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深度 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 徐州是全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基地,上千家租赁企业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但企业各自为战、秩序散乱。鼓楼法院在系统分析涉及20家企业196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后,及时向工商联和几家龙头机械租赁企业发出组建“徐州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协会”的司法建议,倡议建立行业协会来统一规范经营,以确保在全国租赁行业中的品牌。该司法建议得到市工商联和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法院依托司法建议这个平台介入社会管理,只有切实挖掘司法建议的深度并不断拓展,才能确保取得实效。”李后龙院长介绍说,他们首先从数量入手,即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对各基层法院、中院各业务庭的重要考核指标和法官业绩档案,要求每年发送司法建议的数量应不低于结案数的1%,并每年在全市评选出优秀司法建议和先进单位。变“要我发”为“我要发”,由被动到主动,徐州法院积极发送司法建议已经蔚然成风。 李后龙说,由量变到质变,徐州法院通过发出司法建议找准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切入点,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在处理“森林海”1700户业主群体纠纷事件中,铜山法院建议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从彻底解决矛盾的角度出发,积极展开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各方主体利益。该事件妥善解决还带动了周边3家房地产企业项目类似问题的解决。 温度 阳光照进心坎写满笑脸 2011年春节前后,近200家债权人拿到全部或部分债权,307名职工拿到了久违的工资,标志着涉及苏鲁豫浙多省、债权金额达10.12亿元的全国首例生产中高危企业徐州强盛城市煤气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已审结并成功进入清偿阶段。 强盛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巨额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徐州市贾汪区法院受理后,发现强盛公司的副产品硫胺、粗苯、煤气等均属高危化工产品,如果企业停产,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法院遂发出关于保障企业重整顺利进行的司法建议,区委区政府根据法院的建议,从各部门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清算组,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好破产重整管理人,确保了强盛公司的重整清偿。 债权人楮福屯感激地说,多亏了法院,多年来总算过了一个温暖踏实的年! 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五省通衢、四省交界,是以煤炭、电力、钢铁、机械等为主要特色的老工业基地。这里的社会环境和形势复杂多样,社会矛盾的凸显对法院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徐州中院党组一班人认为,要通过审理和执行案件,通过调研走访,发挥司法建议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4年来,徐州两级法院广泛开展了“法官五进”活动,法官们零距离走进企业、农村、学校、社区、机关,倾听呼声、回应呼声。全市法院选派489名优秀法官与83家重点企业和464家人大代表所在企业建立联系;选派533名法官与全市1722个村庄(社区)建立联系,与全市的中心镇、重点企业、大型社区等59个单位确定了和谐共建关系。一位外资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起初认为法官是在‘多管闲事’、‘揭伤疤’,现在觉得来徐州投资碰到徐州的法官真是运气。” 在徐州,司法建议不再冷冰冰;在徐州,司法建议充满了温情。对此,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院长吴家桂认为:“这种温情,体现了一种修养、一种理念、一种力量。”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