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消费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999”手机靓号暗藏美丽陷阱 网上交易隐患多多
作者:惠萱   发布时间:2011-03-24 09:35:32


    为了买个好记、好听点的手机“靓号”不惜花费15000元,到头来反而连手机都被骗走了。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利用网上发帖交易“手机靓号”的诈骗案,被告人陈同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网上“淘”到手机靓号

    2009年6月,无锡某网站上出现了一个专卖手机号码的帖子,卖家陈同罗列出一些手机号,有普通的,也有看起来比较好看的,越好看的号码自然价格也越高,交易方式则为当面交易。陈同还声称有更吉利、顺口的手机靓号销售,价格要面议,并留下了他的QQ号码,让有意求购者跟他联系。

    帖子发布没多久,就有不少人跟帖,跟帖者中的邹凯对“靓号”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立即与陈同交换了QQ,开始网上联系。刚开始,邹凯对陈同提供的号码都不满意,并一再表示只要号码好看,价钱不是问题,最终,陈同提供了“1338****999”的手机号,并表示这是自己手中的“头牌”号,价格要比普通的“靓号”更高。邹凯对这个尾数为“999”的号码“一见钟情”,当场表示要购买这个号码,并与陈同约定时间地点面谈价格。

    一掷万金的“买卖协议”

    两天后,双方在陈同约定的茶室面谈价格。刚开始,陈同向邹凯要价12000元。“这么贵?”邹凯对陈同的信口开河有些不满。做了这么多年生意,陈同早就练成了一套察言观色的“绝技”:“这个号码费了我多大的劲你是不知道,前几天还有个在新区做生意的大老板向我打听这号呢,人家开价就是15000,要不是你先预定了,我早松口卖人家了!我老陈做生意这么多年,讲的就是诚信!”陈同拍着胸脯,竭力让邹凯看到自己的诚意。“我看你这么喜欢这个号码,价钱我们可以再商量嘛,做生意就是交朋友!”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后以10000元成交了这个尾数为“999”的靓号。当晚,邹凯就从附近的银行ATM机上取了10000元现金。“小邹啊,这样吧,手机卡还要3天才到我手里,1万元毕竟不是个小数目,要不我们签个买卖协议,一式两份,到时候也有个凭证。”陈同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了协议书。留下了白纸黑字,还怕你赖账不成?邹凯爽快地答应了。协议签完,邹凯将1万元现金当场交给了陈同。沉浸在“靓号快到手”喜悦中的邹凯却没有仔细阅读陈同提供的协议书,在协议书的“个人信息——有效证件”一栏中,陈同仅仅提供了一张驾驶证复印件。

    帮忙“烧卡”,茫茫网络从此杳无音讯

    几天过后,邹凯突然想起来自己的CDMA手机是韩版货,不能插卡,只能把手机号“烧”在手机上。于是邹凯便拨通了陈同的电话。“要烧卡啊?没问题!”陈同的热情让邹凯很是放心。见面后,陈同提出,“烧卡”要到专门的公司去做,让邹凯先把手机放他那里。“不过那公司有规矩,烧卡都要先预存5000元话费,你放心,我连同上次的1万块一起写张15000的收条给你!”“还要身份复印件!”想起网络上那些诈骗案例,大大咧咧的邹凯这回多了个心眼。“行,没问题!”三下五除二,陈同当场写了一张15000元的收条,连同身份证复印件一起交给了邹凯。

    又过去几天,约定的时间到了,邹凯开始联系陈同要卡号和手机。可仿佛一夜之间,陈同“人间蒸发”了:手机已经停机,自己的QQ号被其拉入了黑名单。邹凯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立刻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复印件上的照片,陈同提供的两张证件都是假的。

    “我本来是想做正当生意的,可后来就鬼迷心窍了。”归案后陈同交代,向邹凯销售的“1338****999”手机号其实并不在自己手上,是另一个专门卖手机号的朋友所有。自己本来想买过来然后转手赚一笔,但当他收了邹凯的钱以后,朋友告诉他那个号码已经被人买走了。没有做成生意的陈同本就不甘心“煮熟的鸭子飞走”,而此时邹凯又找他“烧卡”。见财起意的陈同随即起了诈骗的念头。本来,为了逃避责任,网上做生意他都是用的假姓名假证件,拿到邹凯的手机后,他就停了自己的手机,拉黑了邹凯的QQ号,以为“消失”后就没人会找到他。

    假身份交易隐患多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故依法作出本文开头的判决。

    法官提醒,发帖交易是时下继网店之后的又一热门网购方式,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对于发帖者的身份、发帖信息的真假却无从辨别,不少卖家为了逃避责任,网上交易都是用的假名,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追查,这就给网购者增加了风险,所以建议网帖交易一定要提高警觉,同时网站应制订有效的措施来规范这一交易行为以维护自身形象。(文中涉及人名均系化名)
 
    【名词解释:烧卡】

    日韩手机都是机卡合一,每个手机均绑定特定号码,不能进行手机卡的换动,为使这些手机能在国内使用,就必须经过“烧卡”。烧卡,也叫烧号,是国内手机行家对日、韩CDMA水货手机经过破译、读码等工序改版,使之成能在国内网络中使用这一过程的简称。首先,要将手机内的日、韩文显示通过软件改版为中文显示,然后用一种类似于读码器的机器读出一个国内手机卡的编码,随后又通过特制的机器将读出的编码“烧”入手机。经过“烧卡”,日、韩版CDMA手机就可以在国内网络中使用。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