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案登记制下的法院新形象
——伊川县法院立案登记制运行见闻 作者:张鼎铭 发布时间:2015-04-21 11:15:39
2015年以来,河南省伊川县人民法院严格按照最高院民诉法解释关于实施立案登记制的要求,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司法理念,以便民利民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探索实行立案登记制,把责任扛在肩头,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聚焦发力,彻底解决立案难题。 快捷立案 打造高效便民“中转站” “俺们从外地来,没想到几年要不回的工钱,这么快就给解决了”。6名来自偃师的务工者,因高山乡某包工头拖欠其工资款拒不偿付,无奈之下,到伊川县法院来碰碰“运气”,没想到在立案阶段就把工资要回来了。 两年前,高某等人到伊川县某工地务工,包工头拖欠他们工资长达数年拒不支付。伊川法院收到诉状后,通知包工头到法院了解情况。因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为及时保障务工者合法权益,立案庭当即将案件进行执行申请立案登记,转入执行局执行和解程序,同时,执行申请立案岗干警协助执行员进行耐心调解,明确告知其如不支付工资,将追究其相关刑事责任。当天下午,被申请执行人将执行款履行完毕,高某等务工者终于拿到拖欠多年的工资,连连向法官道谢。 为提高结案时效,伊川法院将立案登记制打造成高效便民“中转站”,统一立案庭为立案登记归口部门。立案庭充分发挥其专业、协调职能,对民商事、刑事自诉、执行申请案件统一登记立案,按区域分管、专业分管原则将案件分配至相关部门。接收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案件,避免发生立案阶段相互推诿,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亲民爱民 靠前服务“接地气” 3月5日,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步地挪进伊川县法院立案大厅。没等立案庭庭长谢慧毅问起事由,老人就向她哭诉起来:“我辛辛苦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现在他们都不管我,没办法,我才到法院讨个说法。” 为更进一步了解情况,谢庭长搀扶着老人到立案大厅服务区。经了解,老人已70岁高龄,腿有残疾,起居难以自理,因几个儿子长期不支付抚养费,走投无路的他,生平第一次走进法院。 考虑到老人年纪较大,又无生活来源,谢庭长亲自为老人填写了诉状,准备好诉讼材料,当即将案件登记立案。时值中午,立案庭工作人员将老人安排在休息室里,到食堂为老人打上热腾腾的饭菜。 “没想到法院的工作这么贴心,谢谢法官!谢谢法院!”老人临走时心情激动地说着。 为做好立案登记中的为民司法工作,伊川县法院将立案登记重心前移,对来院诉讼的年老、患病、工伤案件当事人,实行“面对面”、“一对一”沟通交流,提供免费代写诉状、减缓免交诉讼费、主动讲解法律知识等服务,延伸立案登记职能,使法院工作入民心、接地气。 多点发力 立案难成“过去式” 4月初,伊川法院立案庭接到一个汝州打来的电话,来电人郭律师称要为被代理人董某进行预约立案。 经了解,该案被代理人董某通过朋友介绍到彭坡镇一家石料厂打工,在操作碎石机过程中,因方法不当,右手和肩部被碎石机轧伤,导致严重伤残,生活无法自理。他多次托人与石料厂所有人智某协商赔偿,智某都不予理睬,万般无奈之下,他才委托汝州的郭律师帮他讨要工伤赔偿款。 “他可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现在他身体残疾,一家老小生活都没了着落。我在伊川县法院官方网站上看到立案庭开通了电话预约立案,想通过这种方便快捷的立案渠道尽快把这个案件立上,帮他度过难关”。郭律师在电话中的语气显得有些担忧。 “现在我们已经实行立案登记制,你可以把诉讼材料邮寄过来,只要材料齐全,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立案登记,尽快让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请你放心!”立案庭工作人员罗兰珍耐心地回答了郭律师的问题。 一个星期后,郭律师收到了该院特快专递寄出的受理案县件通知书,他高兴地打电话给立案庭法官:“没想到伊川法院的电话预约登记立案服务这么周到,省去了我们的奔波之苦,我为你们点赞!” 为切实解决群众来院立案难的问题,伊川县法院采取多点发力的举措,实行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电传立案等多样化、立体式的立案方式,拓宽立案登记涵盖范围,使路途遥远、出行不便的当事人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立案服务,让立案难问题成为了历史。 探索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伊川县法院已登记立案案件889件,去年同期立案506件,相比之下,实行立案登记制比立案审查制多立案件383件,同比增长了77%,使立案老大难的问题得以有效化解,来院诉讼当事人和律师对这种新型立案制度都赞叹不已。 责任编辑:
李冬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