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百姓诉求辟“坦途”
——四川岳池县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纪实 作者:倪阔 发布时间:2014-04-18 11:32:58
涉诉信访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处理难度大,且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当前一个时期,已经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四川省岳池县人民法院把涉诉信访工作当作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全县“将心比心换位体验,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改进作风怎么办”、“司法为民怎么干”、“五好干部怎么做”大讨论,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为民意识。同时,创新工作方法,突出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重心下移,切实把信访维稳工作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走出了一条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新路子。 以“情”接访暖人心 说到接访,不少人都怕。院长孙永红却挺“爱”接访。只要人在院里,她办公室的大门永远是为群众敞开的。往往之前还怒气冲冲的当事人,只要在院长办公室小坐一会后,一杯清茶,一番宽心的花语很快就让他们放下成见、消除怒气,静下来认真解决问题。 “百姓找到法院,是对法院充分信任和抱有希望,如果工作人员态度生硬粗暴,这将使百姓心寒,也容易激化矛盾,导致信访问题的产生。”孙永红说,她是从一名基层普通干部走出来的,对百姓有着很深的理解,他们很脆弱,经不起折腾,一场官司,整个家庭就可能垮塌下来了。因此,她一再要求全院干警在接待当事人时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理解群众的诉求,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让院长接访成为一项畅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岳池法院推行“院长接访日”制度。由院领导固定专门时间,约见来访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地倾听群众诉求,根据来访案件的具体情况,通知有关业务庭庭长及案件承办法官到场参与接访,现场答复、解释来访群众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来访群众反映强烈的“见领导难”、“问题解决难”等问题。 以“访”化访解民忧 岳池县苟角镇村民宋老汉育有2子3女,其中一子宋某华长期未尽赡养义务,在另外4个子女的支持下,宋老汉一纸诉状将5个子女全部告上法庭。然而,就在开庭前几天,宋老汉却意外因病身亡。 面对这种情况,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只需要制发一份民事裁定书,即可终结此案。但在承办法官汤齐平在案件走访中,了解到宋老汉几个子女间的矛盾尚未化解,4名子女将宋老汉的遗体迟迟不予下葬,要求未尽赡养义务的宋某华支付所有的安葬费用,存在矛盾激化、导致上访的隐患。汤法官没有匆忙终结此案,而是主动深入当地,和当地村委负责人一道,组织宋老汉的几个子女,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讲道理,让他们最终冰释前嫌,从而化解了这起可能上访影响稳定的案件。 为将涉法信访案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岳池法院建立潜在上访预警机制,院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每周组织各部门,对有可能上访的案件内摸外查,逐一梳理,进行汇总,对有可能上访的当事人,工作组变当事人上访为工作组下访,做到上访苗头早排查,早发现,早消除。 与此同时,法官还定期进村入户开展走访,做到“三必清”、“四必访”,即驻村人员底数、矛盾纠纷底数、矛盾根源底数必须摸清,有矛盾家庭、有上访人员家庭、有意外变故家庭、有教育缺失家庭必须走访,切实做到“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乡)镇”。 以“调”息访促和谐 2013年1月,裕民镇境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名女学生在公路边被一辆重庆牌照的货车撞死。经交警鉴定,由肇事车辆负全责。因为赔偿没有达成协议,受害方的母亲李某多次找到当地党委政府扭闹,甚至还跑到北京上访。 在多方协调无果的情况下,案件进入司法程序。面对情绪激动的李某,承办法官将心比心、用心沟通,换取了李某的信任和理解。同时,承办法官还冒着40多度的高温,四下重庆进行调查取证,通过说法释理,促使肇事者和保险公司认识到应承担的责任,赔偿受害方近50万元的赔偿款,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在化解涉法信访案件中,岳池法院对发现的涉法上访案件视其具体情况进行难易分流、合理分配,对案情简单、易解决的,由立案庭信访室予以接访、登记、转办、督办并会同相关庭室限时解决;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实行院领导集体“会诊”制度,发挥群体智慧,集体攻关,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良计妙策,再针对性进行调解。 在调解阶段,法官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群众观念,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注意针对当事人的不同诉求,结合实际,讲究策略,对症下药,不厌千言万语,用真情实感去化解当事人心中郁结的块垒,促成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