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山有幸伴忠魂
——追记河南省固始县人民法院因公殉职法官方俊裔 作者:吕志豪 发布时间:2013-09-03 11:14:36
方俊裔遗像 大别山,英雄的山。 史河水,澎湃的情。 连日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原蓼城争相传颂:方俊裔,一位坚守山区28年的军转干部、乡村法官,在不久前一次上山调解案件的归途中突遭山洪暴发,不幸殉职。 “他遇难时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龄,本来可以赋闲在家的,可是法庭警力不足,老方又是难得的调解好手。没想到我的挽留竟让他罹难。”8月24日凌晨,方俊裔生前所在的固始县法院段集法庭庭长周永胜望着被亲友抬回的方的尸体,失声痛哭! 山河呜咽,天地同悲,仿佛在感喟与倾诉一位人民的好法官与大山共荣辱、与百姓同忧乐的朴实人生。 “案子没调解好,我放不下心啊” 段集法庭辖段集、方集、武庙、祖师四乡镇。这四个乡镇连同陈淋子镇在计划经济时代被称为“南山五社”,属大别山的余脉。段集法庭是名副其实的山区法庭。随着形势的发展,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山林承包合同、工伤事故纠纷日渐增多。方俊裔生前调解的大千公司与一名工人之间的工伤纠纷就是其中的一例。 大千公司全名大千石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生产大理石为业,公司设在段集镇下楼村。两个月前,一名采石工人作业时受伤,与公司就赔偿问题发生纠纷,伤者及其家属多次阻挠公司正常生产。段集镇政府启动“三调联动”纠纷调解机制,副镇长王有恒会同段集法庭庭长周永胜、审判员方俊裔于上个星期赶往公司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因双方对责任主体存在争议,公司只同意给予伤者适当补偿,故未能达成协议。 8月23日,当地适逢暴雨。上午8时30分许,庭长周永胜要赶往县院开会,方俊裔考虑到该起工伤纠纷未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继续影响公司正常生产,心里很着急;加之有一起离婚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也居住在下楼村,遂决定再次去该村一并处理这两起纠纷。 “案子没有调解好,双方都不安顿,我放不下心啊。”方俊裔请示庭长并做好当日“便民小黑板”的登记后,于当日上午11时许租车赶到大千公司。 方俊裔随即主持伤者与公司就赔偿事宜进行调解,持续近两个小时,双方差距逐渐缩小,调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下午3时许,方俊裔与下楼村村长桂诗忠协商通知另一离婚案件的当事人男方彭某到村部调解,因暴雨未能如愿。滞留到当晚8时许,暴雨停止。因无车辆送行,方俊裔便搭乘一私人车辆返回。途径段集镇柳林村急流涧河(史河支流)一漫水桥路段时,车辆被突然涌来的一股山洪打翻,司机方宜鹏和乘客楚某侥幸脱险,方俊裔和同车另一名乘客被洪水冲走。 当晚,县消防大队组织官兵搜救未果。24日凌晨,在离出事地点大约3公里的地方,方俊裔的遗体被居住在下游岸边的一户村民发现。 “共产党对得起我,我也要对得起共产党” 方俊裔同志出生于1953年2月,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人。1972年12月参军入伍,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1月转业至固始县人民法院。他先后在方集、陈淋子、段集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并主持工作。2003年,该院实施机构和人事改革,50岁的方俊裔不再担任职务,成为一名普通的审判员。在部队13年、在法院28年,他从未向组织讲条件、伸手要什么待遇。 方俊裔的妻子曾宪春告诉笔者,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方俊裔穿上法官制服回来时的情景:“老方赶回家,兴冲冲地跟我说:‘宪春,我在部队穿军装,回来穿法官服。共产党管我吃、管我穿,对得起我;我也要对得起共产党啊。’” 为了这句“对得起党”的誓言,方俊裔下足了功夫。为了尽快完成军人到法官的角色转换,他把法律书籍带回家,一点一点地“啃”;不懂的就虚心向法庭年轻的同事求教。曾经跟方俊裔一起共事两年多、法律科班出身的同事徐善传称赞:“老方的水平在军转干部中间是数一数二的。” 方俊裔的儿子方自成告诉笔者:“爸爸的每一份调解书、判决书都是写了又改,改完再审直到只字不差才肯停笔。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他还在家里的书案前奋笔疾书。他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人。” 在法院档案室,笔者翻阅方俊裔办理的一件件案卷,每一分手书的判决书、调解书都是字体隽秀,一丝不苟。 而在段集法庭庭长周永胜看来,他最佩服的还是方俊裔的“调解功夫”:“28年来,我没有统计过老方到底调解了多少纠纷,只知道他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不论分内分外,只要是老百姓解决不了的纠葛,他都尽力去办。要论老方办理诉讼案件的调解率,至少也在80%以上。” 8月24 日上午,在方家布置的灵堂里,一位40多岁的女子长跪不起,悲痛难抑。她叫汪银,方集镇汉庄村人,是方俊裔办理的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多年来,她和“三哥”方俊裔亲如一家人。 汪银的丈夫叫申明连,幼时生病落下耳聋、语言不清的残疾。汪银结婚之初,申家贫穷,家里人生病没钱医治。重压之下,汪银提出与丈夫离婚。 在办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方俊裔首先跟汪银七拐八弯攀上“亲戚”,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又用一些身边的事例甚至自己的经历反复阐明一个道理:善待婚姻,珍惜缘分。汪银深切地感到:方俊裔就像一位值得信赖的兄长。她终于撤回了起诉。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后来,方俊裔一有空就到汪银的家里开导她:“你丈夫虽然有残疾,但是人老实能干,你智力健全,又可以弥补他的短处。你们可以共同做个合适的生意啊。”就这样,汪银夫妇选择了装潢生意。 2004年以来,汪银夫妇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每年有六、七万元的收入。方俊裔兄弟姊妹七人,排行老三。汪银两口子为了感谢恩人,就称方俊裔“三哥”。10多年来,他们两家就像亲戚一样。 汪银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方俊裔经常嘘寒问暖。8月22日上午,也就是方遇难前两天,方俊裔到段集公安派出所办事,路过汪银家,又过去小坐了一会儿。“不成想,那竟是最后一面!三哥没了,今后有啥事谁帮我拿主意啊?” 在汪银家里,有一张用方框镶边的全家福照片,而位于全家福上边的,是一张方俊裔的照片。一家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恩人的崇敬! 在方俊裔的心中,守法、讲理是做人的基本底线。越过了这条底线,他只能“六亲不认”。 去年,方集镇街道的吴某跟方俊裔的一个叔伯妻嫂岳某在街道共同建房。因为是镇里统一规划建房,双方共同共有界墙。房屋盖起后,两家按理应该各自负担一半的墙体费用,岳某也向事先预支费用的吴某支付了己方应负的费用。事情本应到此结束,但岳某的小叔子曾某得知情况后,说嫂子钱付多了,非让吴某把钱退回。两方纠纷闹到当地派出所,该所调解未果。曾某想起了“姐夫”方俊裔在法庭工作,遂准备将纠纷起诉到方集法庭。 得知情况后,方俊裔和派出所干警来到纠纷现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方当着众人的面即告诉曾某:“街道的房子是统一规划的,界墙属共同所有,墙体的费用当然应该共同承担。你嫂子并没有多付钱,她本人也已经付了应付的钱,你就别闹了。”曾某没想到方俊裔这么不讲情面,多次跑到方的家中辱骂方。方俊裔坦然回应:“你骂我,我也要说公道话!”后来为了避嫌,案子由段集法庭交到县院民事庭处理,曾某败诉。 方俊裔长期患低血钾症,这种病可以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但是,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一个病人看待。 方集镇方集村的张克文曾经是段集法庭雇用的一名司机,他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2008年,老方和庭长周永胜到段集镇青峰村的蚂蚁山茶场处理一起纠纷。因为通向茶场的路崎岖不平,大家只好把车停在山脚下,步行两个多小时方才赶到茶场。由于劳累过度,下午一点钟大家步行下山时,老方的低血钾症发作,无法行走。张克文和周永胜硬是轮流把方俊裔背下山的。 这样的经历并没有把方俊裔吓倒。就在一个月前,位于段集镇青峰村的一家企业上海中鼎石业有限公司雇佣的一名驾驶员下山途中不慎撞上山体,导致身亡,死者家属停尸闹丧。方俊裔得知后会同段集镇综治办、信访办的工作人员在山上连续住了四天,终于把纠纷妥善化解。 “最高的荣誉刻在老百姓的心里” 方俊裔生前的家在方集街道,这里原来是老伴曾宪春的娘家方集镇方集村。去年,村委会按照“村民待遇”给曾宪春分了一块地皮。方俊裔沾了老伴的光,才七拼八凑建了一层100多平方的房子。在方俊裔和曾宪春的卧室,靠着房门的两把木椅非常陈旧,其中一把的靠背已经全部烂了,只剩下木框。这种椅子是大约20多年前流行的家具样式,现今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将其淘汰。曾宪春告诉笔者:房子建好后,她打算把两把木椅扔掉,方埋怨她“不会过日子”,遂亲自动手,用从部队转业带回来的军用降落伞上的帆布条就着几根铁钉把椅子坐垫修好。 方俊裔的儿子方自成告诉笔者:“爸爸除了工作,没什么特殊爱好,唯一的嗜好就是逛庙会。庙会实际上就是乡村的物资交流会。每年农历9月19日庙会,方俊裔都要去逛逛,偶尔会买一双几十元的皮鞋。回家后他用鞋油把皮鞋擦得光亮,美滋滋地穿在脚上,对妻儿说:“谁能看出来这是几十块钱一双的皮鞋啊?” 方俊裔、曾宪春夫妇育有一儿一女,一家人靠方俊裔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十分清贫。曾宪春不仅一直没有职业,还长期患有高血压、脑血栓。48岁那年,曾宪春因脑血栓引起右侧肢体偏瘫,多亏方俊裔在台湾的一个叔伯哥哥接济他,定期给曾宪春寄来进口药,才使得曾宪春病情好转。现在曾宪春可以勉强下地走路。这个哥哥还长期资助方的大女儿方自婷上大学。现在方自婷在深州一家外企打工,并成了家。 方俊裔的哥哥去世后,方自成在天津南开大学上学的费用都由他的姐姐资助。 方俊裔一生节俭。熟悉方俊裔的人都知道,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身制服。每次法院发制服,方领到手后回到家都笑得合不拢嘴,捧着衣服对妻儿说:“老伴儿、儿子,你们看我有这么好的衣服,不用另外买衣服啦。” 但是,对待工作,方俊裔却显得很“慷慨”。几年前,法庭的工作条件很差,没有警车。为了弄清案情和做调解工作,方俊裔常常要骑上自行车多跑几遍山路;太远的,甚至自掏腰包租车赶路。 曾宪春经常问丈夫:“老方,你办案子吃苦受累还贴钱,到底图个啥啊?”方俊裔回答:“你帮群众办了实事、好事,他们心里有数。他们的看法对我来说就是最高荣誉!” “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和父亲” 方俊裔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自幼家境贫寒。曾宪春含泪回忆,当年丈夫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因为贫穷,曾经遭到一些人的白眼和歧视。年幼的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有出息。 为了改变命运,1972年12月,年仅19岁的方俊裔报名参了军。临行前,方俊裔给曾宪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二人订下婚约。 部队服役期间,方俊裔吃苦能干,三年后顺利提干。父亲方明山见状,责令儿子与曾宪春退婚,立刻遭到方俊裔的拒绝。方动情地说:“当年我弟兄多、家里穷,谁都看不起我,唯有曾宪春看得起我。如今我条件好了便要退婚,我放不下曾宪春的那份情!”方父见儿子说得有理,只得妥协。 方俊裔与曾宪春结合了。婚后几十年风风雨雨,二人相敬如宾,恩爱备至。 在方的灵柩前,曾宪春痛哭:“我病后腿脚不利索,老方担心我上街买菜遇到车辆来不及躲避,就每天起早去街上买菜!少年夫妻老来伴,可怜以后再也没有人替我买菜了。” 方志成回忆,事发当天,爸爸起了个大早到街上给他买了6个小笼包子,放在盘子里轻轻放在他的床头柜上。方志成当时还迷迷糊糊地没睡醒,连抬头看爸爸一眼都没有。他多么后悔啊! “以前听人家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懂啊。现在懂了,可是迟了。我后悔啊。”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方志成不得不离开家,姐姐也要回公司上班。家里只剩下妈妈一个人孤苦无依。 英雄,并未走远。 斯人已逝,风骨永存。 方俊裔同志因公殉职的消息很快上报至省、市法院。8月24日,即方俊裔遇难的当天,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迅速作出批示:“请政治部立即派员代表院党组和我去慰问方俊裔家属。请信阳市中院做好方俊裔同志家属的安慰和救助工作。方俊裔同志马上就要退休了,还坚持冒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中间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他是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法官典型。”张立勇并委托省院政治部齐守文一行看望并慰问方俊裔的家属。市、县两级法院和固始县委、段集镇党委对其家属表示慰问。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委托省法院政治部主任王树茂慰问方俊裔同志家属。 连日来,在固始县,相识与不相识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方俊裔同志的哀思和对其家属的问候。善良的人们为方俊裔设置了天堂纪念馆等网络纪念馆寄托哀思。 8月28日是方俊裔同志出殡的日子,附近村民自发加入送行的队伍。途径方集街道时,很多门店业主纷纷用燃放鞭炮这种古老的习俗祝福方俊裔一路走好。 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加入送葬队伍的年轻小伙子,他叫方崇峰,今年27岁,方集镇竹山村人,在街上开了一家申花挂面店。他告诉笔者,方俊裔因公牺牲,他今天不打算开业了,一定要为方送上一程,聊表他们全家人的心意。 是啊,你给百姓办了好事,百姓“心里有数”! 方俊裔40多年的奋斗经历向人们昭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位共和国的法官、一位大山的子民究竟该怎样走好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
李亨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