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转变司法作风 提升司法公信
作者: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承辉   发布时间:2013-07-09 11:30:10


    作风建设反映司法形象,司法公信关乎司法权威,司法作风影响司法公信,也同样影响着法律权威。人民法院作为人民群众寻求公力救济的最后一个手段,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司法公信是任何阶段都轻视马虎不得,要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为目标,牢固树立“个人作风关乎集体荣辱、司法公信悬系公道正义”的理念,抓好作风建设,助推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近年来,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着眼司法为民建设,立足改进司法作风,紧扣司法公信建设中心,积极营造公正司法、亲和司法氛围,有效提升群众司法认同感。

    公信源于公正,抓好公正审判是提升司法公信的基础和前提。公正审判要抓好审判作风建设,所为作风源于言行,法官作为人民群众进入司法程序的第一接触人,其一言一行在群众眼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众对法官个体形象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至对法院整体形象乃至司法公信、法律权威的逻辑判断。法官言行、群众认同、法院公信三者间是彼此依存但又互为因果,因此抓好审判作风建设是推进公正审判的重中之重。具体实践中,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与群众接触时既要规范言论,又应注重表达方式,遵从司法礼仪,从着装、庭审、业外生活中等小细节注重法官形象,提升群众对法官乃至法院的感性认同,并严格审判程序、依法裁判,同时兼容法律意义上的公正和群众朴素的公正观,让群众从根本上认同司法,从而提升司法公信。

    “严下必先严上,治院必先治长”。作风建设应从上到下,司法公信度提升应由里及表,领导是全体干警瞩目的焦点,只有以身作则才有号召力、只有清正廉明才有说服力、只有求真务实才有感染力、只有豁达大度才有向心力,唯有如此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干警提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作风建设应从领导抓起,从细节抓起,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向全体述职述廉做法,自觉接受干警监督,筑牢作风建设之本。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大体系”,确保党组会议、院务会、审委会有效运行,领导决策令行禁止。推行月例会、干警恳谈会、廉内助座谈会等集思广益,确保党组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有效发挥班子整体的核心作用,夯实司法公信之基。

    作风立足队伍素质,公信系念为民。提升司法公信重点是抓好队伍建设,贯彻司法为民,要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业务能力并举,注重培养既善于做群众工作又能承办疑难案件的“平民精英法官”,法官要将为民理念以行动体现于司法的各个环节之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由此凸显个体司法能力,展示亲和司法,让群众认同法官、认同裁判、直至认同司法。要注重干警的合理使用,积极培树干警的争先创优意识,形成“比、学、赶、超”风气,转变“等、靠、要、磨”的不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科学配置审判资源,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警的,大胆启用年轻干部,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升队伍“新陈代谢”和“自我造血”能力,及时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警,充实法院中坚力量,激发队伍活力。要先在法院内部打造公信环境,做到职责明晰、奖惩分明,领导既要唱好从优待警的“红脸”,更好唱好从严治警的“黑脸”,绝不能做投机乖张的“好好先生”或遇过就推、遇功就揽的“白脸”,唯有内部公信,方能推里及表,转变作风,提升公信。

    公信应立足清廉,作风建设重在落实,持之以恒。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违纪、违反工作职责等情形的查办力度,对消极怠工、违反审判纪律而造成不良影响干警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保证司法廉洁性。建立院党组决议事项督办问责机制,成立督办问责领导小组,对党组决议事项拒不执行、阳奉阴违等情形要一查到底,问责到底,严肃工作纪律。要狠刹机关慵懒散慢之风,要下力气整治少数干警身上存在的对待群众“冷、横、蛮、拖”陋习,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转变作风,杜绝各类伤害群众感情情形的发生。要强化内外监督,对外聘请人民法院监督员和对内设立廉政监察员加大内外监督力度,确保审判公正廉洁。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依托道德讲堂、司法巡查等活动载体深化司法廉洁建设,要以“畏法度者最快活”的心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释放司法公信正能量,影响身边人、身边事。推行司法公开,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司法六公开的决定,加大民意沟通力度,扩大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有序参与,在更大范围推进司法民主,树立司法权威。



责任编辑: 陈文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