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事实说话
——武宁法院的执行改革路 作者:张吉民 发布时间:2012-05-24 15:42:14
一直以来执行难都是困扰法院的一个难题,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上走出了自己的改革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改革源自群众呼声 “正义要让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的裁判文书绝不能只是一纸空文,我们法院的工作既要让群众看得见,也要摸的着……”。在一次全院执行工作会上,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院长魏华健对全院执行法官一再强调。魏华健院长讲这话是有原因的,一直以来,“执行难”是法院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难问题,对武宁法院来讲,也是如此。就整个九江地区来讲,武宁县的人口在全市而言不能算是大县,但论起受理案件数量,武宁法院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前三的位置。既要及时完成各种审判工作任务,又要及时兑现裁判的法律承诺,在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困境下,“执行难”的矛盾必然凸显。一些执行案件久拖不决,以及对个别执行法官的执行程序不透明等等,确实在以前,群众对法院的执行工作存在很多不满的声音。如何解决“执行难”成为摆在武宁法院党组面前的一道切切实实的难题,“对待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虽说“执行难”不仅只是我们武宁法院一家的事,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工作推脱的理由,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执行机制,对群众的呼声,我们不能充耳不闻,更不能敷衍了事,而应该用行动予以回应”,魏华健院长在党组会议上讲。 改革需要精心设计 针对该院过去的执行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该院多次以座谈会的形式,群策群力,在畅所欲言下,对存在的问题,在执行法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认真查摆后,将该院的执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一是承办执行员各案负责制,一包到底,不便于执行案件流程的监督管理;二是因各负各案,各执行庭及执行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协作;三是执行力量分散,难构成执行威慑力。如在采取强制执行时,由于执行人员较少,使强制执行较难进行;四是基层派出法庭人员少,对执行工作力不从心。比如过去法庭一些执行案件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因难以执行又移送到执行局,一定程度上造成执行流程混乱。针对这些情况,该院在今年1月份开始,对执行工作机制上进行改革。一是统一执行权,执行案件均有执行局负责,各派出法庭不再承担执行任务,减轻基层派出法庭的工作负担;二是对原执行机构进行改革,在执行局内设综合组、调查组、执行组、裁决组,并就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细划分,对执行力量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使法院执行力量形成合力;三是按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将一个案件的执行程序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工作组负责,并为不同工作组设定了明确的职责和期限,使执行效力得到明显提高。四是“阳关执行”,对每一个执行流程公正透明,在便于当事人了解执行进程的同时,增进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提高执行公信力。五是构建法院的执行信息数据库,调查组成员调查和查找的被执行人资产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建档,在提高效力的同时有效地打破以往偏重和依赖债权人提供财产线索的执行困局。 改革赢得百姓口碑 “没想到今天立的案,这么快就得到钱啦,真谢谢你们。”5月22日下午,当执行法官把3200元执行案款送到申请执行人的委托代理人周某手上时,他感激的握着执行法官的手说。这是今年武宁县人民法院快速成功执结的第78起执行案件。“自实行工作机制改革以来,我们的工作效率确实大大提高了,各自的职责也更加清晰,执行流程更加透明,这对我们执行法官也是一种保护”,执行局的潘法官说。改革进行半年时间,执行改革效果开始显现,今年半年以来,该院共执结案件500多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执结率上升了17%,其中25件为长期未结的骨头案,重大疑难案件1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为2300多万元。“在全省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2010年我们武宁法院在全省排名第56位,2011年我们的排名是在18位,我希望今年群众满意度测评的排名更靠前,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今后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群众哪里不满意,我们就在哪里下功夫,直到群众满意为止”,魏华健院长在最近的一次全院工作会议上讲。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