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心系群众解民忧
——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构建“四位一体”法律服务和矛盾化解体系
作者:尔轩   发布时间:2011-08-17 14:06:33


    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权利来自于人民。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新办法,穷尽一切办法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对办案质效的期待。

    法官“接地气” 心中装着群众

    只有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心中才会装着我们。

    郑州市二七区法院结合“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周永康书记到新郑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服务基层群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新方法。

    近年来,法官几乎天天“超负荷”、人人喊“累”,但人民群众还是有意见,还有不满意。院党组研究发现,法院和法官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像是在“空中飘浮”,没有牢固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街道办事处这一级没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工作起来几乎是法院一家在那里单打独斗。法院坐堂问案,脱离群众,并且有很多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没有人站出来替法院和法官说话,给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我们怎么办?怎样解决法官与人民群众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郑州中院王新生院长提出“为群众司法,让群众参与司法,到群众中司法,让群众监督司法”的意见,二七法院党组认为进一步做好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焰斌要求,“法官不能仅仅坐堂问案,还要沉下去,就是要深入基层,就是要接接地气”。

    针对当前人民法院与基层群众联系不紧密,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二七法院开展了法官下基层活动,旨在于不断强化法院干警群众观念,增强群众感情。该项工作向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汇报后,得到朱书记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朱书记认为该院能够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率先思考、率先行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并亲自安排召开辖区各街道办事处书记会议,将法院下派法官到基层工作一事作为区里的重要任务,要求各街道要积极配合法院搞好此项工作,并抓好落实,抓出亮点。

    “我将用我的满腔热情结合自身所学,全心全意投入到基层事业中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是7月8日二七法院开展的群众观点大讨论系列活动——“法官竞争下基层岗位”演讲比赛的一幕。通过这次演讲活动,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法院干警的群众观念,筑牢了司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还发现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法官。经过竞职演讲、民主推荐和组织审核等程序,二七法院选派6名优秀法官到基层,到全区6个面积较大、人口密度高、人口相对比较聚集的街道巡回法庭任职。

    “四位一体”化解矛盾 下活“巡回法庭”这盘棋

    我们的队伍来自群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后盾,我们的队伍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枯竭。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去做什么,二七法院在能动司法、化解矛盾上下功夫,该院把法庭设在基层,开在群众的家门口,下活了“巡回法庭”这盘旗。

    二七法院以巡回法庭为基础,广泛整合辖区的司法资源,构建起“四位一体”法律服务和社会矛盾化解网络。即一个办事处一个巡回法庭,一个社区一个巡回审判站,一个楼院一个巡回审判点,一个楼洞一名社会法官。建立起“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矛盾化解体系。当前,二七区法院成立的6个巡回法庭积极发挥作用,已对人民调解组织、社会调解组织、社会法庭等力量进行了整合,使6个办事处社会法庭的常驻社会法官人数均达到5人以上,通过群众推荐和重新核定,在6个办事处重新选聘兼职社会法官1690人,在六个办事处的45个社区建立了巡回审判站站,613个楼院建立了巡回审判点,1579个楼栋选任了固定社会法官。通过加强巡回审判和社会法庭的力量,在人力资源上,有力支持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实行零距离调解、零距离立案、零距离阳光审判,确保达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社会矛盾化解目标。

    六个巡回法庭在实际工作中,以打造和谐社区、和谐街道为目的,坚持把法送进政府、送进工地,送进企业和送到居民家门口,让被服务者享受零距离、全天候、低成本、便捷式、高效率的司法服务。具体履行四项职责:一是为基层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提供法律服务,对其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巡回法庭所在办事处领导在行政决策时不发生违法问题,维护行政决策的权威和执行力。二是整合基层司法资源。作为“四位一体”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的总负责人,巡回法庭领导和指导辖区各类社会矛盾化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制作“四位一体”社会矛盾化解体系联系图,明确联系人、联系电话,使巡回法庭、巡回审判点、社会调解组、社会法官均能发挥职能,高效运转。三是办理辖区民事案件。对辖区内的各类民事纠纷,在通过各类调解组织调解不成的,由辖区巡回法庭进行处理。所有案件不需再到法院进行立案,而是简化办案程序,一律实行零距离调解、零距离立案、零距离阳光审判、零距离开展执行,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四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通过设立法律讲堂、以案说法、法律咨询、法制黑板报等形式,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在辖区营造和谐、依法的工作、生活氛围,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率。

    在“四位一体”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中,二七法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选任调解员和社会法官,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工作。通过设立巡回法庭,履行以上四大职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达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社会矛盾化解目标。

    到群众中司法 和群众心贴心

    虽然法官到基层办事处工作才短短一个月,但已切切实实取得了成效,并且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称赞。从7月11日至8月9日,调整后的6个办事处的兼职社会法官化解邻里纠纷和其他民事矛盾138起,社会法庭办理案件22起,巡回法庭诉前调解矛盾82起,调解办理民事案件16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司法工作的触角伸到基层,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带到基层,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化民怨,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淮河路街道巡回法庭与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共同创办了法律讲堂,该讲堂每月举办一至两次,2011年7月22日启动法律讲堂,市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黄平等领导参加了法律讲堂的启动仪式,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福华街街道巡回法庭参与诉前调解6次。其中参与调解鞋城28名商户与中光实业公司纠纷,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长江路街道巡回法庭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次,其中航海中路社区的华逸名家小区148户业主暖气安装费被骗案件,巡回法庭积极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现该案已由公安机关受理。德化街辖区内主要以商业为主,个体商户、市场、商场居多,针对此特殊情况,巡回法庭制作了法庭人员联络卡,向商户、市场管委会以及商场管理部门发放。对于几家大的市场和商场,促使其成立调解委员会,并与辖区内的工商、物价、卫生、质检等部门进行沟通,积极协调,发挥其职能作用,能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纠纷。蜜蜂张街道巡回法庭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社区矫正”的新规定,积极筹备建立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室,将心理咨询师引入社区矫正,对辖区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的犯罪人员和“两劳”人员等,特别是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二七法院巡回法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某物流公司的老板程丰凯,就遇到这样一件事:因为货物运输与他人发生了经济纠纷,对方欠程老板18000元一直不给,也不和他见面,钱要了很长时间,也没结果。有一天程老板到建中街办事处办事,无意中看到有个巡回法庭的牌子,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去咨询。程老板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法庭的电话,让他去法庭解决问题。到法庭后,法官说“通过辖区的调解员很快就找到了欠你钱的人,你们自己先商量商量吧”。在法官的参与下,双方很快就协商出了结果。程老板想,不用打官司、不用花一分钱,不用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就能解决问题,挽回损失,这种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做法实在太好了。程老板听说省法院有个“网评法院”栏目,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栏目中说了说。

    省高院张立勇院长于8月3日通过河南法院网网评法院栏目看到二七法院的做法后,作出重要批示:“请郑州中院总结二七区法院巡回审判点的做法和经验,给省高院报告”。张院长批示后,二七区法院迅即向二七区委朱是西书记报告,朱是西书记于8月7日作出重要批示:“区法院在各乡办建立巡回法庭,是积极主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应坚持完善,同时请政法委根据立勇院长批示,认真总结。”

    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激励着二七法院进一步开展好这项工作。

    创建“无讼社区” 人民群众得“实惠”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突出表现为“无讼”、“少讼”,善于用非诉讼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但是,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过分强调正式的争端处理机制,忽略了调解等其他非正式解决方式的作用,这是我们法治建设中的一个教训。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我们不能片面鼓励当事人为区区小事就诉诸法庭,浪费国家司法资源,而且伤害互相间的感情。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提出,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推行基层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聘请乡村、社区一些德高望重、热心服务、能力较强的人民群众担任司法调解员,或邀请人民调解员、司法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等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据此,二七法院在下派法官的六个街道巡回法庭开展争创“无讼社区 ”活动,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无讼”不是“无诉”,不是追求没有纠纷,而是崇尚在诉讼之前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它是以“一般矛盾纠纷不出社区,重大矛盾不出街道”为目标,建立起一整套司法服务机制,即 “四位一体”法律服务矛盾化解体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肖遂康说,创建“无讼社区”是法院审判司法工作的延伸和前移,它贯彻了“预防为主、预防在先”的司法思路。通过创建“无讼社区”活动,深化诉前调解、法制宣传等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民间纠纷大幅减少、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降低,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有利于文明和谐进步,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

    巡回法庭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巡回法庭为依托,继续加强巡回审判和社会法庭的力量,充分利用“四位一体”的全方位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全力推进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