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实现审判工作新跨越
作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应勇 发布时间:2011-01-04 11:05:15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审判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化办案已成为常态。依托信息化办案载体,用活信息化办案资源,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促进司法公开、增强司法能力,作用日益重要。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法院基本建成了涵盖审判业务管理、人事办公、辅助决策、网站发布、网络安全等五大领域,由70多个应用软件组成的规模化、系统化、智能化、动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上海法院广域网、局域网、互联网、公务网以及面向全国法院的上海高院一级网站等“五网融合”的三级法院信息共享的统一平台,实现了审判信息的全面聚合,构建了上海三级法院联动、资源共享互通的信息化应用格局,形成了内容全面覆盖、数据即时生成的信息化管理特色,使之为审判一线服务、为审判管理服务、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服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回应基层一线需求,健全智能化办案系统,为审判第一要务提供有效服务 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工作紧密围绕审判工作,通过软件的开发应用,在确保司法公信、提高司法质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了电信、民间借贷、物业管理费、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信用卡、刑事简易、减刑假释等量大面广、常见多发类案件的快速审理软件以及文书自动生成软件,提高了审判效率。开发了委托调解系统,服务“诉调对接中心”建设,推进诉调工作有效开展。2010年1月至11月,上海法院诉调中心共委托人民调解纠纷76327件,占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的46.6%;调解成功49478件,调解成功率达64.8%,占一审民事案件结案数的31.9%。 法院建成案件当事人信息查询系统,方便法官查询当事人在上海三级法院参与诉讼、执行的全部信息,防范恶意诉讼,提升执行效率;开通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网上咨询系统,由高、中院设立的咨询小组予以回答,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启动上海法院档案数字化工程,实现了全市三级法院电子档案内部联网查阅,开通“网上查阅电子诉讼档案系统”,大大提高了法官在办理申请再审、执行案件时调阅诉讼档案的效率,今年全市法院调阅电子诉讼档案12万余件次。开发委托拍卖机构、人民陪审员随机选择软件系统,使程序更加公开、公正;实施证人作证屏蔽系统,为证人的安全保护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证人作证的积极性。 二、顺应审判管理需求,完善动态化应用系统,为审判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法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审判管理平台,对审判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建立案件流程管理平台,完成对全市案件各项数据的即时、自动生成及对程序节点的自动控制和提示,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实现了对审判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全程管控。建立审判质效评估平台,实现了审判质效数据的自动生成、即时运算、实时监控,使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成为审判实践的“体检表”、审判管理“导向标”和审判工作“指挥棒”,促进了审判工作的良性运行。2010年以来,上海法院在全力服务世博会、审判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综合绩效仍好于2009年。2010年1月至11月,共受理各类案件38.68万件,同比上升4.2%;共审结案件38.02万件,同比上升6.6%;同期结案率98.3%,同比上升2.24%;民商事调撤率60.74%,同比上升3.13%;存案4.37万件,同比下降19.9%,为近五年来最大降幅。 法院建立法官业绩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市法院干警的工作业绩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评估,全面反映干警的德、能、勤、绩等情况,实现人案结合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司法廉政风险网络监控平台,对审判执行中的风险环节进行全面、全程、有效监控,依托“科技+制度”来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建立信访信息管理平台,对信访人、信访频率、信访案件类型进行实时监控,强化管理,开发了上海法院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排查督解系统软件,依靠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信访突出矛盾的动态化管理;建立司法建议管理平台。构建了覆盖全市三级法院的网上司法建议信息库,对司法建议的发出情况、数量和质量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规范细致考核,实现了上海法院的司法建议工作的资源整合、规范有序和双向互动。 三、对接民众司法需求,拓展多样化服务方式,为公众参与提供便捷途径 上海法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拓展司法服务当事人的范围和领域,拓宽司法接受公众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形成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的良性互动机制。完成法庭装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庭审录音录像全程化、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目前,在全市336个标准化法庭开庭的所有案件已全部实现全程录音、录像。2010年1月至11月,对313件案件进行了庭审网络直播,网上点击率1580余万人次,使审判活动更直观、便捷、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落实审判公开的有力推手;开发在线诉讼服务综合平台,提供网上立案审查、案件材料收转、文书送达、联系法官、进度查询、执行督办、信访回复等“一站式”在线服务,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开通“社会公众远程查阅电子诉讼档案服务平台”,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社会公众查阅电子档案万余件次,方便了群众,提升了档案服务质量;开发了远程审判系统,对800余件案件实行了远程开庭审理,方便了远途当事人参加诉讼,提高了审判效率;实施网上信访系统,做到“有信速复、每信必复”,2010年1月至11月,网上信访共2559件次,全部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发挥了法院与群众间的桥梁作用;实现裁判文书上网与附录法律条文网络化,三级法院的判决书均附录法律条文,上网公开的生效法律文书已有22.9万余份,方便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 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服务审判、服务管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信息化的基础还在于信息数据的及时、全面录入,自动、即时生成,确保数据准确,力求使用便捷。为此,上海法院在审判信息的采集上,由办案法官根据案件进程随时输入信息,对普通、大量、频繁适用的信息内容,预先设置,方便选取,减少信息输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审判信息的检查上,通过软件智能设计确保重要审判信息及时准确输入,自动防止漏输错输等问题,并定期检查、通报信息输入差错情况,确保数据输入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不可更改性;在审判数据的生成上,实现数据的自动、即时生成,避免手工报表可能产生的迟延、差错乃至失真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上海法院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审判、管理和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上海法院将根据最高法院要求,认真学习兄弟法院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的科技含量,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依靠信息化手段全力提升审判绩效,全程强化审判管理,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努力推动上海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穆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