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次陪审
作者:洪书琴 朱秀英 发布时间:2010-12-24 12:06:36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得到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便宝贝似的捧在手里,一边看一边推想。现在,除了本职工作,我有幸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和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和一些犯下罪行的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接触。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案例触目惊心,一个个需要救赎的灵魂令人叹息。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参加河北省永清县法院一次庭审的情景—— 王瑞(化名)被带进了刑事审判庭。他身材瘦小,面色苍白,一双惊疑不定的眼睛不住地左顾右盼,打量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当他与我的目光相遇的时候,我有意用柔和的眼光看着他,我想这多少能给这个孩子一点安慰吧。 王瑞犯罪时只有十六岁,2008年9月,正值果实累累的金秋时节,当他的父母收获着丰收的喜悦时,也不得不收获了儿子苦涩的青春叛逆的恶果—— 那天下午,王瑞来到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刘旭(化名)家,见只有刘的母亲一人在家,想起这个女人曾经不让刘旭和自己交往 ,于是向朋友的母亲举起了刀子。邻居闻讯赶来,又被王瑞用菜刀砍伤在地。 看着血痕累累的现场照片,我只感到阵阵恶心,仿佛闻到缕缕血腥。如果不是坐在威严的法庭里,真的很难想象眼前的一切就是这个体力单薄的少年所为。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不管作为监护人的父亲如何辩解,孩子毕竟欠下了两笔血债! 我忍不住问这个已经成为“被告人”的少年: “起诉书称你初中文化,你初中毕业了吗?” “没有。” “上到初几?” “初一没上完就不上了。” “为什么不上了?” “厌学。” 他很坦然地答道。 我轻轻地点头,然后轻轻地摇头。看着他一脸的淡漠,仿佛一眼望到了这个孩子十几年走过来的那条人生的道路,路的那头是溺爱、任性、叛逆和教育的失当,路的这头是杂草、荆棘和恶果。 现在,那个曾经我行我素的他,只能坐在狭小的羁押室里,一副手铐一头锁住曾经举起凶器的手臂,一头锁住冰冷的铁栏杆。 “法庭辩论到此结束,现在由被告人王瑞做最后陈述。”审判长的声音清晰而威严。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我以前不懂法,一时鲁莽才犯下了如此罪行,给受害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恳求法官念在我年幼无知、一时莽撞,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一定痛改前非、回报社会。”他一口气背完了在看守所不知背诵过多少遍“悔过”——要是上学时这么用心就好了! 审判长宣布休庭。这时他迫不及待连声喊道:“什么时候宣判啊?” 不知道他为什么急着知道判决的结果?不知道这个结果对他、他的父母亲人和被他伤害的人意味着什么?不知道他是否真的会“重新做人”?不知道他是不是反思过自己的人生历程? 不知道曾经张扬的个性青春被锁在冰冷的铁窗里,将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佳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