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个坚持”教育如何与法院工作紧密结合
作者:刘黎明 发布时间:2021-03-31 16:20:56
两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两个坚持”教育工作与经常性理论学习、日常组织生活结合起来,与推动“一体化”建设、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结合起来,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就是要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人民法院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砥砺前行。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河北省委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法院干警头脑、占领人民法院意识形态阵地。正确认识和践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从历史的方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大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体系的维度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从治理的需求来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所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开展“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教育是全面加强法院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员干警政治素质、政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法院队伍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两个坚持”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两个坚持”教育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做到“两个坚持”是在司法审判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现实路径。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司法审判的政治性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法治才能在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上前进。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司法审判的政治效果,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司法审判站稳政治立场,在法律框架内实现党的战略意图,充分发挥司法审判承载的政治功能。人民法院践行为民宗旨,使群众合法权益受到平等的、充分的保护,既实现个案公平正义,又兼顾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普遍认同,最大限度增进和谐,维护人民的权益,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实现路径,依法治国要求人民法院发挥司法审判的职能作用,严格依法办案,以国法作为判断是非的基本依据,让违法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治,无辜受害人能够获得应有的救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两个坚持”是从国体、政体和治国方略三个层面综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审判制度的本质,达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两个坚持”是在司法审判中做到“两个维护”的有效途径。人民法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捍卫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安全、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稳定,是人民法院的使命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审判中履行好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职能和法律职责达到统一,正是做到“两个维护”的有效途径。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矛盾,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重大社会问题和突发性事件表现为司法矛盾和法律纠纷。“两个坚持”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做到党的事业推进到哪里,司法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职能定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自觉保障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审判工作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找到法律问题和法律事件背后潜藏的社会矛盾,看清案件纠纷掩盖的矛盾本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科学预见审判工作发展走势和隐藏的风险挑战,确保人民法院的工作紧紧围绕党委的决策展开,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法办案中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司法审判效果维护党委工作大局。 (三)“两个坚持”是抵御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的有效武器。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下的“司法独立”实际上捍卫的是资本主义根本制度、核心价值观及其根本利益,表现为只讲所谓的“法律”,不讲天理人情,孤立办案、关门办案、机械办案、就案办案,在审判中只讲程序公正不讲实体正义,只讲当事人主义不讲职权主义。“两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司法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确保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始终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道路上,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就是坚持尊重司法中立性的基本规律,运用历史的发展的客观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性分析法律问题,发现隐藏于纠纷背后的法律关系,将法律本身还原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理解法律规定的实质内涵,科学诠释案件事实的法律意蕴,给民众和社会客观真实、完整全面、严谨准确的司法答案。 (四)“两个坚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追求良法善治的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两个坚持”的实质就是通过审判实践发挥良法善治功能,通过执法办案实现国家治理发展的战略。“两个坚持”是更高水平的审判,采取一系列配套工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诉源治理,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的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行政争议诉前实质化解等,既全面精准地适用法律,又着眼深度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纠纷,以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实现良法善治。“两个坚持”就是发挥制度优势,实现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衔接,在重大复杂敏感案事件的处理上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达到不断回应公众需求的、多中心良性互动的过程,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保证公众有序参与,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进一种良法善治。 (五)“两个坚持”是满足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的时代需要。当前司法产品供给质量不高,机械适用法律、关门审案办案、孤立理解条文现象是人民法院面临的突出问题,有的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注不够,政治站位不高,办案中不善于进行政治考量,判决与党和人民的期待相悖,有的执纪不严、作风不硬,不能善意积极合理全面地推进程序,导致程序空转,增加群众诉累。“两个坚持”恰恰是提升人民法院审执质效、司法公信力和解决审判执行工作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两个坚持”就是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顺应民心、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妥善审理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织密民生、人权、产权司法保障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从社情民意中理解和把握法律的精神,从人民群众的意见中寻找定分止争的智慧和答案,从人民群众的评判中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回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两个坚持”教育与法院工作密切联系的实现路径 (一)必须以对党忠诚的赤心提升政治素养、锻造政治品格,用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用政治理论培育品行。对基层人民法官来说,做好“学用”十分重要: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历次全会精神进行再学习,用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对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再学习,用科学理论、特色思想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行再学习,用经典理论武装头脑、陶冶政治品格。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党史进行再学习,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坚定党的领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器,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知行合一的在司法实践中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五是对党章、党规、党纪进行再学习,用铁规纲纪正身修身、规范行为,坚决做到党提倡的坚决响应、党决定的坚决照办、党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以秉行忠于法律的敬业精神为追求,把法律法规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严格认真、不折不扣的执行好。必须有举、有措、有作为的路径上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对标这一要求,基层人民法官应当深切地感到,要把法律法规实施好,一是在坚持职业本色上下功夫。坚定法律信仰,时时刻刻维护法律,事事处处讲法用法;持之以恒学法,全面理解和掌握程序法、实体法和新的司法解释,理清法律关系、法律规则、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价值和法律精神,做到通晓法律、对法律精益求精。在坚持公平正义上下功夫。把好每一起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确保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加强审判研究,紧扣司法实践,认真分析司法工作中存在的法律使用不当、裁判有失公平、案件久执不能等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不断提高公正司法水平;打破思维定势,在具体案件办理中,坚决克服“坐堂办案”等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举措,做好提升案件质效大文章;突出自己在执法办案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相互之间对审判运行中送达、审限、庭审、宣判及法律条文适用、裁判文书制作等节点工作的相互提醒和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倒逼案件质效的提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优化案件调解、案件速裁、简案简审、繁案精审的方式和方法,让它们成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有力推手;以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为主线,聚焦强制执行措施依法实施、执行威慑机制功能发挥、打压执行老赖生存空间、开展百日执行专项活动、加大执行宣传造势力度等工作,在用足执行法规、联动共振发力、营造执行氛围中,不断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执行工作更显公平和正义。在坚持敬业奉献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法院工作无小事理念,把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贯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自己敬业守责;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宽大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法院人的精神高地;认真执行法院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对分内分外事,都要以团结协调、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的态度,扭住不放、一干到底;认真落实司法责任制,严格执行好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的原则,用心办案、尽心办案、精心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积极投身司法实践锻炼活动,在巡回审判、审判五进、诉调对接、诉源治理等工作中当主角,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能力;面对审判执行工作任务重、急事难事叠加等现实,敢于直面问题,努力做到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关键时刻顶得上、危急关头豁得出;正确认识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在“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神境界中,不图名、不图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做好工作。 (二)实现思想理念升级。思维决定高度,理念决定行动。“两个坚持”首先要进行思想理念的革命。要有信念、讲信仰,能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分析问题、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错综复杂的案件面前不迷失自我,杜绝任何对政治要求的淡化、弱化、虚化,在司法审判中防范政治风险,维护政治安全。关注裁判的社会价值取向,向社会宣示正义准则,适用法律时充分体现公众对法律的公正情感和对利益衡量的期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公众的拥护和支持,构建公众对法治的信仰,真正实现司法的社会功能。审判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更开阔的思维去考虑个案的审理会给当事人带来的利益,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慎而又慎,仔细甄别案件的法律性质,并敏锐地洞察其潜在的社会影响,努力通过审判维护稳定和秩序,整合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心里要装着国家、民族和社会,处理案件的视野不应止于法律,要在司法实践中关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从社会、人情等多个角度观察、分析、处理矛盾纠纷,用心去感悟人情、法律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司法裁判要依法依规,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符合社会普遍正义这个天理,顺应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和基本道德诉求,做到因事制宜、因案制宜,确保裁判结果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同。 (三)推动能力素质提升。“两个坚持”要在强化内功上下功夫,把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作为核心战斗力,坚持不懈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审判实战促队伍能力提升。扭住“关键少数”,有效发挥党组、院庭长对重大案件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政治理论与审判业务学习相结合、党员志愿活动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党建考评考核与审判质效考核相结合。树牢实战、实用、实效导向,通过岗位练兵、集中研讨、专业授课、监督指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教育引导法官知大局、识大体、懂大势,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大局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教育引导法官兼顾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注意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公平正义;教育引导法官兼顾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司法公正;教育引导法官求真务实、深入调查,克服坐堂问案、一判了之;教育引导法官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法理情融合,实质性化解矛盾;教育引导法官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审判纪律,确保廉洁公正司法。 (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关于强化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要求,细化院庭长监管“四类案件”的具体范围,厘清正常行使监督管理权与干预过问案件的界限,明确监管权的行使方式和不履行监管职责的后果,解决好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问题。建立完善发回改判案件“四个一律”制度,即所有发改案件一律与一审法院办案人员沟通,沟通意见一律形成书面材料并归入案卷附卷;对可能发改的案件一律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被发改案件一律进行质量评价定责,避免二审法官随意发改,提高一审法官办案质效。强力推进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活动,多措并举,严防边清边积,推动案件审理实现良性循环。严格落实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尤其发挥好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对重大案件的把关和审判指导作用,审委会定期通报。严格执行法官惩戒问责制度,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瑕疵案的,严肃追责问责。 (五)在坚持廉洁自律上下功夫。认真学习《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等铁规钢纪,增强自身免疫力;认真执行“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等铁规禁令,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能什么饭都吃、什么酒都喝、什么人都交、什么话都说,让制度规定成为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腿的高压线;积极深入地投身“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等常规和专题廉洁司法教育活动,并把各种例会当作廉洁教育的“大课堂”,在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程中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以法院组织的日常检查、明察暗访、突击督察为活动为结合点,严格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深入落实司法责任制,正确处理充分放权和有效监督的关系,切实纠正监督就是干预、批示就是违规、法官就要独立,进而排斥监督管理,排斥民主集中制,甚至排斥党的领导等错误观点。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拓宽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的渠道和方式,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在法院机关内部要明确法官权责清单,确保有序放权、科学配权、规范用权、严格限权;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和审判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细化“四类案件”具体情形,实现监督管理自动触发、全程留痕、实时查询、有效追溯;院庭长既要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新型案件,又要担负起领导监督之责,除加强对“四类案件”监管外,还要对于久拖不决、违法审判等突出问题强化管控;严格执行法官惩戒问责制度,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瑕疵案的,不折不扣地兑现司法责任制;认真落实“三项规定”,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努力营造良好审判环境。 在新时代新征途上,人民法官秉行人民至上的执法理念,必须是积极的、主动的,必须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让司法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赢得民心、获得支持为落脚点,因此,做好“两个坚持”十分重要:要倾心掌握民情,通过携卷下访、巡回审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做好畅通民情的信息员;要倾心解民之忧,通过干警包村入户、走访座谈,掌握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要求,做好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员;要倾心掌握政情,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的实事大事,掌握政策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为党和政府当好助手和参谋,做好党群互动的落实员;要立足诉讼服务,让诉讼引导、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一站式服务暖民心;要拓展审判便民工作法,让就地办案、假日执行等做法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要广泛开展诉讼调解工作,让群众在温心调解、诚心调解、耐心调解的氛围中感受司法的亲和;要能动开展定纷止争工作,强化人民法官矛盾纠纷调节器作用,通过简案简审、繁案精审,给力息诉止争;要打破思维定势,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既要权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又要权衡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对一些涉及面广、成因复杂的案件,在不违背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坚持特事特办,避免机械办案;要依托智慧法院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诉讼”工作,以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坚决纠正“六难三案”和“四风”问题的新态势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和正义。通过“十要”,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孟村县人民法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