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玉鲁) 6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郭小岚,望着一对青年男女又重新牵手回家的背景,她欣慰地笑了。据了解,这是该院在家庭婚姻案件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后,今年又重新和好的第73个家庭。
2014年,该院共受理家庭婚姻案件315件,判决127件,调撤153件,调撤率49%;截至2015年4月30日,该院受理此类案件207件,结案130件,调解撤诉76件,调撤率58%。
如何让游离在“解体”边缘的家庭重归于好?其实在3年前,西工法院就对此类案件的审理进行了探索。首先成立婚姻家庭专门合议庭,抽调2名有审判经验的女法官组成合议庭专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其次,在选任人民陪审员时,遴选13名调解经验丰富的社区调解员陪审婚姻家庭的审理。通过审判实践,她们对此类案件进行研判,一是婚姻家庭出现裂痕低龄化;二是双方认识渠道多样化,特别是电子通讯业的发达,为青年婚恋拓宽空间,为以“感情不和”提出解除婚姻关系埋下伏笔;三是涉案标的逐年增大;四是冲动式离婚增多。针对家庭婚姻案件出现的新特点,传统办案方式出现“短板”:一开庭双方家长相互指责,矛盾激烈,甚至发生法庭上相互对骂,严重者发生肢体冲突。对此,她们从根源上解决双方心理“闸门”入手,从去年开始引入心理疏导机制。为增强自己“心智”,合议庭法官向心理咨询师虚心请教,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在审判实践中探索其审判规律。“特别是首次来到法院离婚的双方当事人,承办法官首先要对双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成功率能达到70%。”郭小岚法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