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坚守法治信仰,谱写依法治国新篇章
作者:高胜敏 李航   发布时间:2015-03-25 13:14:18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2014年12月10日17时20分。

    邹碧华,这位孜孜不倦的司法改革“燃灯者”,在他儿子生日前的一天,因积劳成疾阖然离世。他书房的案头,静静地摆放着他和上海司改团队历经34稿终于成型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邹碧华是带着遗憾走的:全国司法改革正全面铺开,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亟需一批能够攻坚克难的专业性人才。作为一员长期浸淫司法体制改革研究的干将,未能一展抱负却突然离世,着实令人悲痛。然而,邹碧华也是载誉离去:在总书记的亲自批示下,现如今举国上下以其为对象掀起一股学习热潮,他为法院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充分彰显了其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身为法官,我们为何来?邹碧华二十六年的职业生涯,给出了一个生动的诠释:身为法官,就当爱民如己、热情周到,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得到公正对待;身为法官,就当浩然正气、勇于担当,尽最大努力惩恶扬善,传递社会正能量;身为法官,就当克己奉公、洁身自好,牢记法律红线不可触、道德底线不可越。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就是要如同邹碧华母亲所讲的、邹碧华本人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做一名有良心的法官”。

    事实证明,办好一件案子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地把每一件案子都办好。在面对庄严国旗进行法官宣誓之初,每一名走向审判岗位的宣誓者心中,都曾经充满了“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终身”的豪情和斗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繁重的工作、有限的薪水、缓慢的升职,很多法官的职业热情逐渐消褪,对自身的要求也开始放松:有的人不想学不愿学,习惯于得过且过,全凭老经验老知识办案,审判水平难有提升,乃至作出错误裁判仍浑然不觉;有的人以“官”自居,对待群众摆姿态、打官腔,甚至将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当做“胡搅蛮缠”;更有甚者,一些人经不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最终沦为阶下囚,令法院事业蒙上耻辱。反观邹碧华为何能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法治梦想,始终秉持一份农家子弟勤奋向上的执着,便是其毅然前行的动力源泉。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践行“邹碧华精神”,就是要发扬一名法律人对法治信仰的不懈追求,历经艰难不改其志,哪怕是“一点一点往前拱”。法官有了这份坚守,宠与辱,得与失,心中不再迷惘;法官有了这份信仰,一箪食,一瓢饮,也能怡然自得。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披坚执锐、攻坚克难,为司法改革积蓄更大的推力,在法治中国的道路上蹄疾步稳、笃实前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