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牡丹江法院:执行辐射的司法温暖
作者:郑建华 崔晓翕 发布时间:2014-04-28 11:02:07
“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这一工作目标,把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作为法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载体,积极行动,多措并举,优质高效执结各类涉民生执行案件,为人民群众送去司法温暖,社会各界及人大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 急事快办——农民工孩子学费有了着落 2014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三九”第四天,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多亏法官们帮着追回了血汗钱,要不然咋过这个年呀?法院真拿我们农民工当回事。大家伙儿没别的表示,鼓鼓掌!”老陈的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响起,像冬日里久违的灿烂阳光,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事情还要从2012年说起。 老陈家境贫寒,独生子小陈的学习却着实争气,一路以全村、全镇最好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数额不菲的学费让爷俩长吁短叹了半宿。第二天,儿子跑到镇上当起了家教,老陈背着简单的行李,跟着包工头孟某来到牡丹江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由于没啥技术,年过半百的老陈干起了工地上最脏最累的活——扛包运水泥。每天,他都是起得最早、扛得最多、跑得最快的一个。每当支撑不住的时候,老陈眼前就会出现那张大红的“录取通知书”,身上就好像添了使不完的劲。 一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工程完工了,工钱却一分没拿到。 老陈急了,和工友们一次次地往工地上跑。 孟某先是让农民工们等等、等等,等来等去,竟然“人间蒸发”了。 想着爷俩为了省钱,两年春节都没回家;儿子因为营养不良,又学习又打工,好几次累得病倒……老陈一股火上来,就想把眼前的大楼拆了、砸了、烧了。 “老陈,可不敢啊,想想孩子,不能干傻事啊。”工友一把抱住老陈。 “咱们上法院打官司,告他去。”走投无路的19名农民工来到了牡丹江市阳明区人民法院。 专人指导、费用减免、特事特办,阳明区法院为农民工维权开通了“绿色通道”。由于老陈他们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很快就进入到了执行环节。 “19名农民工背后就是19个家庭,我们要依法从严从快执行,不让‘迟到的工钱’给农民工家庭生活造成困难。”阳明区法院院长邵金秋如是说。 被执行人找不到,就发动群众。阳明区法院在群众中聘请了执行联络员,对提供被执行人下落、财产并查实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财产查不出,就下发“敦促执行令”,告知孟某家人必须如实申报当前孟某及家庭财产情况,拒绝申报或虚假申报的,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一周后,执行法官接到群众举报,将刚刚回到牡丹江准备过年的孟某逮了个正着。 “过年了,你想回家团圆。你看看给你干活的那些人,讨不来工钱,孩子上不了学、爹妈看不了病,他们的年怎么过?” “如果你不及时给付欠账,这个年,恐怕你也要在看守所里度过了。你的父母、妻儿,他们的年怎么过?” 在法官义正词严和依法强制执行的高压态势下,孟某白了脸、傻了眼,侥幸思想被一下子击破,发动亲友四处借款,一次性付清23万元工资款。 老陈紧紧攥着现场发放的工资款,一边笑一边掉着泪。他们用掌声表达着对法院的感谢之情,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穆棱市大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春艳: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最基层的人大代表,我非常关心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这几年,牡丹江两级法院对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非常有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非常认可。比如目前比较突出的农民工讨薪问题,只要告到法院,法院就千方百计、穷尽一切办法帮着把钱要回来,保证不让农民工流汗又流泪。 小事大办——老两口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在牡丹江市爱民区北安乡放牛村的一间简陋的平房里,不大的空间里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 年过八旬的张老太一边看着小砂锅里的药,一边和躺在炕上、因病不能自理的张老汉絮叨着这一辈子的辛苦。 又是一个该交赡养费的日子,可是从日初到日落,没见一个孩子登门。 张老汉夫妇俩年轻时闯关东到了东北,生了五女二子。虽然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可想着一家子人热热闹闹、老有所依,苦点累点也不觉得啥。 一辈子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走过来了,耄耋之年的老两口渐渐干不动活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积蓄也一点点花光了。老两口发现,以前偶尔还来走动的儿女好久不露面了,赡养费更是一分没有。老两口一气之下,将七名子女告上了法庭。 2012年底,爱民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七名子女每人每月承担150元赡养费。判决书生效半年多了,却没有一个子女主动履行。 去年5月,张老太生病急需医药费,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赡养费也许可以强制执行回来,但家庭的温暖、家人的感情恐怕也会被这强制断送。这决不是法律应有的效果,更不会是当事人想要的结果。”爱民区法院院长卢俊成要求执行干警寻找最佳解决途径。 带着好好修补这个大家庭裂痕的强烈愿望,执行法官开始对七名被执行人耐心讲法讲理讲情。 “你们现在也都为人父母了,如果有一天你们走不动了,没人管、没人问,没有钱、光有病,你们怎么想、怎么办?” 一遍遍,真挚的话语唤回了远去的良知。大女儿、三女儿主动要求在母亲住院期间轮流陪同护理,小女儿则主动承担了全部住院费用。 剩下的四个子女仍然拒不履行。执行法官决定对带头不履行义务的老三予以拘留,并依法冻结他的家庭存款。 看着警车拉着戴上手拷的老三飞驰而去,其他几个人一下子傻了眼。老三媳妇坐到地上号啕大哭,追悔不已。 法官们趁热打铁,请来了村里的长辈进行再说服再教育。 面对亲情的感召与法律的威严,七个子女终于彻底悔悟。他们在法官的陪同下,一起来到病房。一家人执手相看泪眼,一句久违的“爹!娘!”融化了老人心底的寒冰,老两口脸上乐开了花。 [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亚英:法院的工作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在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群众的认可,赢得了民心。老百姓将矛盾纠纷交给法院解决,是基于对法律的信仰和司法权威的信任。公正的判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兑现,那就辜负了老百姓的这份信任,司法的权威就要打折。我对法院今后的执行工作充满信心。 难事合办——为申请人家属追回“保命钱” 寒冬腊月,午夜时分,牡丹江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张亚亮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 “我们是民航牡丹江机场,《债务人名录》里的陈某使用身份证购买了牡丹江至广州的‘红眼航班’的飞机票,飞机还有一小时起飞。” “太好了,请帮忙盯紧安检,我们马上就到!”张亚亮挂了电话,立即向主管领导王菲进行了汇报。 “立即启动涉民生专项执行紧急预案!”王菲话音未落,执行法官和法警组成的快速反应小分队,已经紧急集合赶往机场。 陈某曾经是一家大型木材厂的老板,因为资金链断裂,2011年向战友叶某借款50万元应急,原定半年还本付息,后经法院调解,又延缓半年偿还,但拖了两年多仍未还。 2012年底,叶某的妻子患上尿毒症,巨额的医药费渐渐拖垮了原本富裕安乐的家庭,这50万元欠款就成了妻子的保命钱。可是这时,陈某却找不到了。 执法法官定期向社会执行联动部门寻找他的踪影。“你好,我们是市中级法院的执行员。”面对“从天而降”的法院执行人员,正在安检的陈某一下僵住了,瞬间变得目瞪口呆。 不到20分钟便赶到机场的执行法官们,在机场公安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将陈某扣留,明确告知他:“因欠债不还,依法你不能进行乘坐飞机、入住高档酒店、外出旅游等高消费。同时,不能进行公司注册、投资开业、银行贷款等商业行为。” 眼瞅一笔高额投资就要“泡汤”,陈某当即写下还款计划,并给家人打电话筹款,当天给付10万元,其余欠款保证半个月内全部还清。 “感谢法院为我要回了保命钱,我老伴儿还能多活几年!”叶某双手颤抖着接过10万元现金,眼里充满了泪水。 “化解执行难,法院不能唱独角戏,执行部门更不能关起门来自顾自地执行,必须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的执行联动大格局,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牡丹江中院院长张敏说。 [代表声音]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牡丹江市阳光外语学校副校长董丽霞:法院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合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既从心理上震慑了那些不讲诚信的“老赖”,也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执行合力,让“老赖”去除侥幸心理,不得不履行法律义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不讲诚信的人,不能和他交朋友,更不能和他做生意。希望法院进一步加大执行宣传力度,借助媒体多讲一些执行故事,使严肃的执法活动变成生动的普法课堂,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多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
李亨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