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强道德修养 重塑良好官德
作者:熊岚 发布时间:2013-12-11 08:54:53
云南官员强奸幼女案再审终于有了结果,郭玉驰因强奸幼女再审改判为有期徒刑8年,纠正了原来有期徒刑5年的不当刑罚。社会舆论总算平息了一些,但对被害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官员性侵幼女早已不是新闻,从去年以来,浙江永康,福建安溪、贵州习水、陕西略阳等地,就不断出现幼女被性侵案件,犯罪主体多数是官员。尽管涉事官员已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我们仍然忍不住思考,为什么像性侵幼女这种极端恶劣的事件会频繁发生在官员身上?官员本应有比普通老百姓更高的道德水准,更强的是非善恶观念,却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痛恨的事情,这足以证明有些官员的道德水准已经跌入谷底,超过了人们所能容忍的极限。 法律的惩治是事后的,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威慑作用,但事后惩治不如事前预防,况且不是所有官员的罪恶行径都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不是万能的,它只能约束人的行为,不能控制人的思想。人的道德素质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人们不做坏事不是怕受到惩罚,而是他的内心告诉他做坏事是不道德的,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官员作为掌握着国家一定权力的群体,更应该用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普通人道德品质低下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远不如官员道德低下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大。官员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人们对官员的印象普遍不好,政府也会无威信可言,官民矛盾会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政府就会越发疏离。因此,官德建设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个紧迫的课题。官员群体道德品质的高尚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我们有必要思考如何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 我国古代对于官德有着丰富的论述。有些思想超越了时代和阶级局限,散发着普世价值的光芒。我国古代的官德建设走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即内在要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对外施行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基本上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研究旨趣相应的一套话语。“修”,乃是修养以巩固根基的意思,或曰建立自我与处世的基本点。它强调的是由一个人的内部心性进行道德的基础性建设,把自我充分完善,然后把这种德行自然地涌流出来,治理家,乡、邦、天下。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孔子和孟子得其真传,又有发展。孟子提出:“行仁政而王,其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但仁政以执政者“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也”。孟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之类的太古之帝王,孟子认为通过修身,人皆可以成尧舜,实际上是对官员们讲的,尤其是对最高统治者讲的。 我们今天对待古人的官德思想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厚今薄古、古为今用。“内圣外王”对于我们今天的官德建设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古人来说,“内圣”是手段,“外王”是目的,其实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内在修养是官德的根本,做到了“内圣”,自然会外化于行。 中国传统官德十分强调做好官先要做好人。官员首先必须要是好人。好人是一个朴实而宽泛的概念,群众公认的优秀品质,官员必须具备,如平易、勤劳、善良、简朴等等。总之,中国传统官德强调以修身为本,官员要通过努力使自己向“止于至善”的境界提升,这一思想必须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官德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期的官德建设要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对于许多领域都有纲领性意义。作为官德建设纲领,它首先具有普遍意义的“善”的内蕴,可以成为鉴别善恶的尺度,特别是成为鉴别官员行为善恶的尺度。对于官德来说,群众路线是有最本原的“善”、最高的“善”的地位的。在群众路线里,群众是目的,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是官员的道德动机,也是道德责任,也是评价官员善恶的最根本标准。贯彻群众路线要求官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政绩观。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既指人民群众,也包括有血肉之躯的个体的人。对于前者,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胡锦涛所说的“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它的对立面是以官为本。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这是需要抛弃的封建糟粕,终将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对于后者来说,就是官员要尊重人、理解人、与人为善。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来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它的对立面是以物为本,如大搞形象工程、堆积虚假政绩、蔑视人权,用权力对人实施肉体与精神上的摧残等等。为政以德,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为本,对于官员来说,就是要把人当做真正主体,以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塑造人作为从政的价值取向,这要求官员在道德境界上有关注人的生活状况,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命运的情感,有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官德建设内在修养是根本,外在的监督制约机制也必不可少。除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监督、法律监督外,官德舆论对于官德监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许多引起人们关注的大案、要案被披露都是舆论监督发挥作用的结果。加强官德舆论建设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官德舆论包括党政舆论、官员内部舆论、民众舆论、新闻舆论等。官员应正视各种舆论,不应害怕舆论、压制舆论。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党对官德舆论建设的领导,党本身也是舆论监督的对象,党对舆论建设的领导也是为了使群众更方便、更有力地开展舆论监督。 从根本上说,社会上之所以有人做官,乃是人民需要。人民之所以需要官员,是需要官员为他们服务 ,而不是去祸害他们。官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具有腐败和扩张的劣根性,因而需要制约。这种制约既靠良好的官德,也靠外部的约束。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来说,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内在修养,牢记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肩负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
陈文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