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的坚守
作者:张琼 发布时间:2013-12-04 15:01:46
根,木与艮构成,本义为“树木与土地的结合部分”。在植物学中,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据《广雅·释诂一》,根,始也。根引申为事物的本源。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人民群众既是我们党的根本,也是我们法官的根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那么,作为一名法官,如何才能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呢?唯有以真心与人们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而生根;以行动践行司法为民而守根;以清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而系根。翟树全、郭兴利,这些熟悉的名字,用行动为我们演绎了一幕幕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感人故事。 生根 无根之浮萍,随波逐流。 根深才能叶茂,固本方能兴业。要在人民群众之间生根,必须要怀爱民之心。翟树全如此,郭兴利也如此。 当被问到面对高薪聘请或组织调动,为何不为所动时,翟树全说:“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对这里的农民群众的感情太深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从小家庭贫困,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完成学业的,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当上法官后,和他们接触更多了,百姓的淳朴、善良、信任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种感情是纯洁的。” 在郭兴利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写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匾额。这块匾额是他刚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时,父亲为勉励他努力工作送给他的。他说:“这是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对父老乡亲们的一份责任,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离不开大山的百姓,这里,是我永远的家!”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展现的却是与老百姓那割不断的情,斩不断的爱。他们的爱民之心深深触动我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那里的土地,那里的百姓,哺育他们成长,养育他们成才,他们的根在那里,他们的源在那里。 那么,我的根呢?你的根呢?还在人民群众之间么?我们如何像翟树全、郭兴利一样深深的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呢? 唯有如他们一样,深怀爱民之心,坚守心中的信仰,坚守心中的“根”。 守根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不可也。要在人民群众之间扎根,必须要行为民之举。 24年来,翟树全承办了2200多件民商事案件,就地调处了大量没有立案的民间纠纷。他所办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引发上访、无一矛盾激化,调撤率在90%以上。他调解的纠纷和审结的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事件。他有一个亲切的名字——“乡村法官”。 23年来,郭兴利办案2450余件,无一被发改、无一被投诉,无一不廉举报。23年,他背烂了10个背篼,磨坏了37副背绳,骑坏了5辆自行车。23年,他的19位同事因种种原因相继离开了那个偏远的山区法庭。只有他像剑门关古蜀道旁的千年翠柏,笃定而专注,一直没挪窝;只有那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匾额一直陪伴着他。他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背篼法官”。 5年,不长;10年,不长;20年呢?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20年呢? 守根,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他们却几乎用了一生来书写。 “乡村法官”翟树全面对不同矛盾的特点,不同身份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即“十大调解法”:一是公平对待法,二是充分倾听法,三是寻求外力法,四是细节取胜法,五是切中要害法,六是趁热打铁法,七是诙谐幽默法,八是回顾往昔法,九是亲情感化法,十是说服教育法。 “背篼法官”郭兴利也总结了一套调解的工作经验:“四心、三把握、两书、一联动”。“四心”即耐心、细心、热心、公心;“三把握”即把握好调解的前提、把握好个案特点、把握好调解时机;“两书”即《调解预约书》和《执行告知书》;“联动”即与村社干部等人民调解员一起调解案件。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地方,却有一套如此相似的方法——调解。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心是一样的,他们有共同的“根”——人民群众,他们有共同的爱——司法为民。 我,有不同么?我不禁自问。 没有。 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人民法官。我也不乏爱民、守根之心。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把人民群众的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大学毕业,我顺利进入了基层法院工作。虽然没有在审判一线工作,但我深知,守根的形式不只一种。 5年,我用我的方式坚守我心中的“根”:踏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服务好。 因为,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的行为是统一的,我们用各自的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根”——人民群众。 系根 奢欲贪、俭生廉,不念戒奢以俭,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在人民群众之间扎根,必须要树清廉之风。 24年来,翟树全没喝过当事人一杯酒、没拿过当事人一分钱、没收过当事人一份礼。面对家中的经济压力,他也仅仅有过刹那间的动摇,便毅然选择坚守,坚守法官的使命。在翟树全的眼中,百姓的信任,才是最大的财富。 23年来,郭兴利没收过任何当事人的财物,下乡办案时,没有在老乡家里吃过一顿饭。平日里,他总是穿着法官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是经济拮据,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 我的眼睛湿润了,做一名清廉的人民法官,是他们的淡泊之志。 “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是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根系人民群众的原由。 他们这一生,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也不需要刻意用色彩去渲染。一句“乡村法官”、“背篓法官”就够了,因为那就是茂叶。 我们,如何才能能像翟树全、郭兴利一样枝繁叶茂呢? 答案已了然于胸。 那就是踏着他们的步伐,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举,守淡泊之志,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责任编辑:
陈文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