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案多人少、案件审理周期过长如何解决? 郑州高新区法院试水“法官工作室”审理模式
作者:安士勇 李颖 何展 发布时间:2013-07-15 11:01:48
【核心阅读】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价值追求。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河南省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从着力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入手,针对推进公正司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人民法院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行了“法官工作室”审理模式,在内增凝聚力、外树公信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民潘先生是一家奔驰4S店的法定代表人。6月14日,潘先生谈起最近经历的一场合同官司,他不禁对河南省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竖起大拇指,连夸给力。 去年8月23日,这家奔驰4S店与被告齐某签订了一份《汽车(贷款)买卖合同》,齐某在4S店购买奔驰一辆,首付了17万元,剩余69万余元向郑州银行借款支付给原告。后被告在原告交付车辆后,拒不依照合同约定办理车辆抵押登记和上牌等手续,致使被告未申请到汽车贷款,且被告也未按照合同约定将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 案件起诉到了高新区法院。3月11日,听说被告齐某要到郑州奔驰4S店做保养,原告便向法院提交了财产保全申请书,法院审查后,第二天上午便派诉讼保全小组将其汽车扣押。保全工作的及时、高效,为案件的顺利解决铺平了道路,被告很快出具了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的书面保证,双方握手言和。 探索 “法官工作室”审理模式 案多人少的矛盾在法院尤为突出,如何杜绝超期案件产生,突破制约法院发展的瓶颈,成为法院科学发展的第一大难题。郑州高新区法院党组在多次外出调研学习、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法官工作室”审理模式,即: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法官助理各一名和书记员两名,共同组成相对固定的办案工作组,以组长即审判员为核心,各成员协同配合、分工明确。并设置保全组,专门进行诉讼保全工作。同时,建立了与“法官工作室”相配套的案件评讲机制和信访案件评审制度,有效监督法官工作室日常工作。 专职的诉讼保全小组是高新区法院新推行的法官工作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庭室案件的诉讼保全和特殊案件的送达工作,这实现了保全工作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提高了保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原告的时间和经济损失。“诉讼保全小组可是我们的尖刀部队,他们随时待命,打起背包就出发,找得到人,找得到财产,案件就会很快突破。”谈到自己的得力干将,民一庭的庭长刘学很是骄傲。 让法官助理发挥作用 今年二十五岁的小胡,毕业后就进入高新区法院成为一名书记员,恰逢今年高新区法院法官工作室挂牌成立,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他脱颖而出,成功转型为一名法官助理。 法官助理的职责是协助法官处理草拟文书、专业调研等辅助性事项,这样可以使法官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更专注于审判业务,提高审判效率,缩短办案周期。法官工作室成立之前,各个业务庭的法官平均每人带五个书记员,工作分工模糊笼统。成立了法官工作室之后,助理审判员、法官助理与法官同坐一个办公室,明确了自己的固定的“导师”,包括审判在内的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了深入参与的机会。有些组员工作经验不足,遇到拿不准的问题,事无巨细都能第一时间跟“导师”汇报、请教,得到最及时、直接的指点。 作为法官助理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书写文书,一只只装载文书的牛皮档案袋,一支支握到手心出汗的黑色水笔,是小胡每天固定而忠实的陪伴。在书写文书的过程中,法官助理分析法理、表达判断,这是以前做书记员时没有的体验,兴奋的同时,他们也深感责任重大。写完初稿交给“导师”修改,得到包括思路、内容甚至标点的详细修改,然后自己再反复琢磨,一份份文书的“洗礼”,这些年轻的法官助理一天天在成长。 “成立法官工作室以来,工作室的所有组员收益最大的也许就是我们了,我们每天都能得到组长“导师”的提点,从程序到实践,甚至是做人都得到了综合提高”法官助理小胡非常感激地说。 小胡和其他组员的忙,法官工作室的“老朋友”张姐也是深有感触。 张姐是工商分行风险处置办负责人,少不了要和法院打交道,因为借贷形势严峻,不良贷款的诉讼程序几乎成为一种必要的“非常手段”。“有时候晚上七八点了,我还会意外地接到法官的电话,不聊别的,开门见山就问我案子的有关情况,甚至偶尔周末因工作原因去他们办公室,也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张姐感动地说。 法官工作室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拐过高新区法院三楼大厅,一进入办公区域,就能看到悬挂着 “李建涛法官工作室”牌子的办公室。每个法官工作室都有专属的调解室,桌上摆放着鲜花,墙上张贴着诸如“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的字画,走进去,迎面而来的就是温馨祥和的气息。 去年才走马上任的院长靳四梅,是这次法官工作室的“总工程师”,她坦言,直接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法官工作室,能提升法官的职业尊荣感,打造审判品牌,增加法官办案积极性。 以前各个法官从发应诉、写文书,到送达、调取证据、现场勘查,再到后期案卷归档等办案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造成法官案件压力大,办案积极性不高,办案周期较长。“法官工作室”成立后,大量细节工作分流到每个组员身上,大家各司其职,由于任务细分,重点更加明确。主审法官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专注于案件本身,工作效率、办案质量都得到了提升,下班后也能有时间陪陪家人,法官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另外,新制度赋予了主审法官一定的职权,同时院长、庭长的监督管理职能也得到加强,遵循了放权与监督并重的原则。 李建涛法官提供了这样的数据,“以前每周结案一般在十件左右,实行法官工作室制度之后这几个礼拜平均每周都能结案达三十件,结案率提高了两倍。” 【延伸阅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院长助理王韶华指出,开展基层法院审判模式改革是践行党的十八大关于强化法法治精神和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这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到基层法院调研审判模式改革。高新区法院提出的“法官工作室”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审判模式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一是增强了法官的职业尊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和有机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保全组的设置,实现了保全工作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建立的庭级案件评奖机制和信访案件评审制度,可以对新的审判模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