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民商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浅析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
作者:占志微 罗群   发布时间:2013-04-09 10:55:30


    意思表示不真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与无意的不真实。所谓有意的不真实,是指表意人于表意时知道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反之,表意人于表意时不知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的,则为无意的不真实。在交易的过程中,意思表示的真实与否对双方法律行为的效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意思表示的种类及效力作简要分析。

  一、关于有意的不真实

  有意的不真实分为四种: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隐藏行为。

  1、真意保留

  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的构成要件:(1)须有意思表示;(2)表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3)须表意人明知表意与真意不符。真意保留的效力为原则有效,但如果行为人表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为相对人所知的,则无效,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戏谑行为

  戏谑行为是真意保留的一个变种,但法律效果截然不同。戏谑行为的要件:(1)表意人的意思属于真意保留;(2)表意人有理由期待,其不一致的意思表示不至于被对方误解(即有正当的理由期待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明白自己内心的真意)。戏谑行为的法律效力为一律无效。但要注意的是,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应当依照诚实信用原则毫不迟延的向对方澄清误会 ,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依赖利益损失。

  3、虚伪表示

  虚伪表示又称双方虚假行为,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其构成要件是:(1)须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形成通谋);(2)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虚伪表示的法律效果在当事人之间,因当事人无受其拘束的意思,故虚伪表示一律无效,但虚伪表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4、隐藏行为

  隐藏行为是指虚伪表示中依其真意所欲发生的法律行为。隐藏行为必须与虚伪表示如影随形。隐藏行为的要件:(1)表意人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2)表意人另外作虚伪行为;(3)以虚伪行为隐藏真实的意思表示。隐藏行为的效力为虚伪行为一律无效,但被隐藏行为不因被隐藏的事实而无效,其是否有效,应适用关于该行为的规定。

  二、关于无意的不真实

  无意的不真实即重大误解,是指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时,不知道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

  1、构成要件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1)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发生重大误解,如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的错误认识,而不是鸡毛蒜皮、无关宏旨的误解;(2)表意人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3)表意人因误解遭受重大损失。

  关于标的物的错误,须注意两点:(1)对于标的物的错误须为性质的错误而非价值错误;(2)对于标的物价值的错误属于风险,不构成重大误解;而对标的物性质的错误,限于法律行为作出时发生的错误,对于未来发生的情况的错误认识,属于投机的范围,不构成重大误解。

  2、重大误解中关于狭义动机错误的分析

  狭义的动机错误不属于重大误解。重大误解须为对法律行为所形成之法律关系的要素错误,即对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发生错误,如果意思表示的内容并无错误,仅仅是作出意思表示的内心起因发生错误,属于狭义的动机错误,不构成重大误解。例如,郭奇为博得女友林林的欢心,花了10000元买了一枚金戒指给林林,林林拿到戒指后对郭奇说,其实我已经结婚了。此时的甲无权撤销戒指的买卖合同,因为甲对戒指买卖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的要素均未发生错误,不构成重大误解。

  关于重大误解还须强调几个问题:(1)表意人利用使者为意思表示的,若使者因过失传达错误,可构成重大误解;反之,若使者故意传达错误,该意思表示不能生效,表意人就不会构成重大误解;(2)保证人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错误认识,系保证人应当承担的典型风险,不构成重大误解;(3)计算错误一般不构成重大误解。

  3、重大误解法律行为的效力

  因重大误解实施的单方、双方、多方的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法律行为。

    (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张红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