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首页> 首页人物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一心为民促和谐
——记湖北枣阳法院新市法庭庭长包宗成
作者:梁军   发布时间:2012-05-25 14:34:52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火青同志的故乡,地处桐柏山余脉、鄂豫两省四县市(区)(枣阳、唐河、桐柏、曾都区)结合部,俗有 "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市)"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法律工作的积极跟进。他顺势而为,真心为群众解纷争,息矛盾,维权益,以无私的坚守保一方平安,佑百姓乐业,他就是枣阳法院新市法庭庭长包宗成。仅2011年,他带领一名书记员就办理各类案件252件,76%以上是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无一件发回重审或改判。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3场次,指导民调组织调解各类纠纷50余件,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

    (一)

    “谢谢你包庭长,如果没有你们从中撮合,我们两家的矛盾还不知何时才能了结呢!”2011年7月15日,老王、老肖在领取调解协议书时,向法庭干警表达谢意。

    原来,去年6月,村民老王拆旧房建新房,房子的主体工程刚刚完工,邻居老肖便拉了两车砖堵住了通道,导致老王的施工材料无法运送而停工,两家为此发生了争执。村干部前来调解,但因双方正在气头上,关系较僵,都不愿意示弱,非得在法庭上见真章不可。于是,老王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老肖清除通道并赔偿误工两个月的损失。老肖则提出了反诉,要求老王赔偿因建房损坏围墙的损失,双方各不相让。

    审理中,包宗成查明基本事实后,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认为:该案虽是村民之间的小纠纷,但处理不当将会给邻居的双方留下矛盾和积怨,还将影响双方世代感情,增加不稳定因素。只有化解双方矛盾,解开彼此心结才是案件最佳处理途径。于是,他没有急于下判,而是主动向村委会干部和周围群众了解双方的有关情况。

    得知“原、被告过去关系不错,两家时常相互帮助”之后,包宗成会同村干部多次前往双方家中分别与当事人沟通,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有针对地进行讲解,缓和当事人过激的心理,入情入理地阐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不和睦的危害性,再引导其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真情所致,金石为开”。在他耐心地劝说下,老王和老肖原有的那种势不两立的对立情绪趋于缓和,并作出了让步,老肖自觉清除了堆放在通道上的砖头,并购买了礼品到老王家表示道歉,老王也表示不要老肖赔偿那么高的误工损失。于是,原、被告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当庭达成和解协议。

    (二)

    “现在没人养活我们,法庭管不管?要是不管,我们老俩口就上街买瓶农药喝不活了!”一天上午,在新市法庭门前,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哭喊着。听见哭喊声,正在开庭审案的包宗成立即休庭,和法庭干警来到门口了解情况。见此情景,他和同事把两位老人扶进办公室,又倒上一杯水,请他们慢慢细说原由。

    “我姓魏、老伴姓杨,我们今年80岁了,身体不好,长期患病,我们生养了五个子女,各忙各的,都对我们不闻不问的,饭也吃不上,看病没有钱,法庭要是不能给我们做主,我们就不活了......”老人说得老泪纵横,手直发抖。听到这儿,包宗成先是对老人进行安慰,让他们的情绪平稳下来,然后按程序给他们立了案。当天下午,他带领书记员找到了老人所在村的村委会干部,了解了老人的真实生活情况。随后又逐个找到居住在不同地方的5个子女。

    考虑老人行动不便,也为了在当地开展以敬重赡养老人为荣的法制教育,该案的庭审安排在老人所在村进行。包宗成从赡养义务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和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角度,对5名被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批评教育。老人子女听后均垂下了头感到很惭愧,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三个儿子当即表示,由他们负担起对老人的赡养,不用两个妹妹承担。最终,在包宗成的悉心帮助与引导下,几个子女对老人以后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妥善的安排。活生生的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百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两天后,当包宗成把盖有红彤彤法院印章的调解书送到老人手里时,老人热泪盈眶说:“有法庭做主,我们的生活无忧了,谢谢法官啦!”

    (三)

    新市法庭管辖新市、鹿头两个乡镇,辖区人口14万余人。而包宗成手下只有一名书记员。面对案多人少,群众打官司不便之矛盾,他坚持在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上下功夫,深入各乡村和有关企业开展巡回审判。设立“假日法庭”,方便群众诉讼。

    工作中,他克服因风湿性心脏病做心脏换瓣手术后带来身体上的不便,时刻怀揣药瓶,任劳任怨地战斗在审判工作一线,扮演着庭长、审判员、内勤、司机等多种角色。去年在审理刘某诉金某水果买卖货款纠纷一案中,被告拖欠原告桃子款3万多元,原告来到新市法庭起诉,并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受理该案后,包宗成认为该案不能拖,于是立即制作诉讼保全裁定,并组织人员连夜行动,先将金某的车辆查封。第二天,欠债多时的被告主动找到法庭,在他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当天的事当天完,明天的事,提前做。这是包宗成的习惯,凡白天忙不完的事情,晚上再晚也要加班完成。采访中,妻子刘春波心疼地说:“他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不要命。我多次劝他都不管用。有时晚上我睡醒一觉,一看表,已经凌晨两点多了,他还在不停地写……”

    去年9月6日,包宗成一上午开了三个庭,他和书记员不辞辛劳,甚至顾不上吃中饭,一直坚持工作到下午一点,才将三个案件审理结束。下午,他不顾疲劳,又忙着去信用社查询当事人存款情况,尔后来到鹿头镇送达两个案件的判决书。返回法庭的路上,他想起第二天的一个民调培训会的讲课材料还没写完,晚上再次加班精心准备讲稿。据了解,2007年,包宗成以389分的较高分值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之后,遂主动提出要求到基层法庭工作,院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一直没有答应。2010年,43岁的他又再三向院领导请缨,这才从院机关来到新市法庭。在担任庭长期间,他每年接手案子160起以上,开庭审理、制作裁判文书、卷宗存档等各项工作错综复杂,加班加点忙工作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我们是小法庭,面向的是大社会,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法官,光审好案子还不够,法官要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要用爱和责任办好每一件案件。”在他的办案日记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语言朴实,诠释了他对司法为民的认识。敬业奉献,换来的是百姓对这名乡村法官的感激、爱戴。近年来,他先后荣获法院“十佳干警”、“全市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