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百姓的“铁面法官”
作者:刘佳南 发布时间:2012-05-17 10:42:10
民生、民情,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位守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卫士,18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倾一腔真情带队伍,献一片赤诚铸天平,用一腔热情干事业,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8年来,播撒辉煌的记忆,却始终以一颗坦然的心,固守着那份“为民司法,永无止境”的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执行法官的真谛。
他就是穆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兴利。自2005年任执行局局长至今,他办结各类执行案件近千件,无一更审改判、无一上访缠诉问题发生,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铁面法官”“。 百折不挠 他秉持一个“硬”字 他深知动力源于热爱,勤奋成就伟业。只有对工作满腔热忱,把困难当作挑战,肯于吃苦耐劳,敢于碰硬,乐于奉献,才能创造工作业绩的辉煌。 说到碰硬,不能不说他成功执结全国首例申请执行人金某与中石油集团总公司劳动纠纷一案。金某诉中石油穆棱经营部劳动关系一案,金某从立案、诉讼环节就进京访10余次,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以无人事权为由表示无法履行,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面对困难和压力,刘兴利认真研究执行方案,最终决定从被执行人单位开始一级一级执行,从经营部到市公司到省公司,最终来到中石油总公司。 8月的北京酷暑难耐,由于经费有限,执行人员只能住地下室,正在北京准备上访的金某,也被执行人员的精神所感动,表示能耐心等候执行结果,暂不上访。到中石油别说执行,连大门都进不去,几天的等待,刘兴利的嘴上都起了泡。由于他和书记员的据理力争,最终引起了中石油高层的注意,安排相关人员接待了执行法官。 面对中石油的领导,他不卑不亢,耐心地宣讲法律及生效文书的严肃性,反复分析案情、解释法律规定,以法讲案和据理力争后,终于使对方意识到:对一大批职工买断工龄是为了中石油能在美国上市,即便这是国家制订的政策,全国范围内类似的情况也比较多,恢复劳动关系的目前尚无一例,法院执行到中油集团公司的更是绝无仅有,但也要模范执行法律,履行法院判决与遵守国家政策并不矛盾。最终,中石油总公司同意为金某恢复劳动关系,案件圆满执结。 在执行案件时,面对个别被执行人的粗暴、蛮横和凶悍,他从无惧色,因为他知道自己代表的是法律的正义和人民的利益,这种高傲是不向邪恶屈服和低头的。2010年,在对被执行人省内某糖厂划拨银行存款时,银行拒不协助,他当即依法拘留行长。为取得良好的办案效果,他返回银行面对数十名银行职工的叫嚷,坦然平静的阐明法理,让大家从原告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申请人的难处,克己之欲,施爱于人,最大限度地履行应尽义务。最终平息了风波,使执行款得以顺利地扣划。 刚正不阿 他坚持一个“公”字 他深知公正是案件的灵魂,高效是案件的生命。每一起案件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都是群众审视法律和评价法官的一面镜子,每办一起案件都得谨慎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公正更要高效。 在法院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执行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更是苦上加苦,累上加累。作为执行局长,为了寻找被执行人,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他常常带领大家天不明就出发,摸着黑回家,路上吃饭、不按时吃饭或者干脆饿一顿不吃,甚至用休息日办案都已经成为了常态。但他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宁可自己多吃点苦、多受些累,也不能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打折。迄今为止,他所办结的900多件执行案件,法律文书没有出现差错,办案程序没有出现不当,案件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办结之后没有出现上访。 申请执行人王某因事故造成腿部残疾,每次来法院都是拄着双拐,为治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而被执行人李某外出打工,行踪不定,长期躲避执行。为尽快执结该案,他多次走访被执行人亲属,向所在村委会干部了解情况,终于在腊月三十早晨将被执行人堵在家中,经过耐心的批评教育和不履行法律义务就依法拘留的强制威慑,促使李某向亲友借钱偿还了申请人,案件圆满执结。 棚户区改造是困扰城市规划及住房改善的一大难题,在处理穆棱市棚户区改造的强制拆迁案件时,他深入到每一户拆迁户家里,了解大家想法,他常对被拆迁户说“今天我穿着这一身工作装站在这里是代表法律,是忠于工作职责,可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位普通的市民,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一句朴实而真情的话语拉近了与被拆迁户的距离。同时他带领执行人员反复宣讲棚户区改造给被拆迁户带来的好处,耐心细致地讲明法律、政策。“我们执行法官多跑几趟腿,多说几句话,就能少一些社会矛盾,就更能帮助党和政府把好事办好”。刘兴利说。 通过刘兴利和全局同事的共同努力,2011年上半年44件拆迁案件全部顺利执结,未拘一人,无一人上访,既保证了社会稳定,又解决了困扰政府的难题,也为穆棱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甘于清贫 他守住一个“廉”字 他深知廉洁是法官执法品格的试金石,一个优秀的法官,不仅仅是多办案、办好案,最关键的一条,时时能顶住钱的诱惑,权的压力,坚决维护法律的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 有一次,案件被执行人不怀好意地质问他:“她(申请人)给了你们什么好处,你们这么卖力?”,他正告道:“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他始终认为干份内的事不接受带有馈赠的谢意是理所当然的,“喝凉酒,花不干净的钱早晚都是病。”所以从不拿当事人一分钱,即使被误解也理直气壮。 去年,在清理执行积案时,清理出一个病退的老执行员多年未结的骨头案,他决定亲自办理此案。因为案件诉讼历时多年,执行也一直不顺,颇费周折,难有进展,申请执行人,总担心案件没有任何结果,就趁他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悄悄地放下装有5000元现金的信封,他追到楼下将钱塞到申请人手里说:“你的心情我理解,案子不管怎么难办,我们都不会退缩,这是我们的职责,你不必担心!”在协调努力后,被执行人终于履行了7万多元的债务。 申请人接过执行款时动情地说:“刘局长,你真为咱老百姓作主啊,我全家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好!”他平静地说:“不必客气,没有及时结案已经是我们的过错了。秉公办案这在我们任何一个法官身上都是很平常、应该做好的事。” 忘我工作 他选择一个“忠”字 他深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法官要想成就事业,就要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就要敢于和时刻准备为人民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多年来,超负荷的工作早已使他身心疲惫,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使他的胃部出现溃疡,常常疼痛吃不下饭,医生曾不止一次严肃地告诫他,如不抓紧治疗胃部随时可能出现穿孔。可是他,一次次地把诊断书悄悄藏起来,即使在棚户区改造拆迁时,他也只是抽空到医院打了20多天点滴,愣是没有请一天病假,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为了办案,他顾不上照顾自己,也顾不上照顾家庭。父母重病时,他只能抽空到医院探望,把老人托付给妻子陪护。两位老人不到七十岁,三年内相继离世,因为没能在病床前尽孝,自责对老人照顾太少,他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流泪,祈祷老人原谅儿子的不孝,天堂里一路走好。 照顾女儿和打理家务的责任更是都扔给了妻子。去年春天,刚上初中的女儿得了急性肝炎,他爱人急得团团转,打电话催他回家,当时他与同事一起正在去济南办案的路上,同事劝他返回,他因担心错过正在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财产调查取证的关键时期,会给被执行人提供恶意逃债之机,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就咬牙坚持继续前往,到肇事车辆车籍所在地办理完财产扣押手续,把案子办完后,才怀着对妻儿的愧疚踏上归程。回到家,望着女儿削瘦的样子和妻子责备的眼神,他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是呀,自己对不起妻子和女儿的地方太多了。 懂事的女儿从不责怪爸爸,在他35岁生日的时候给他邮寄了一枚亲手制作的表达全家人相亲相爱的贺卡,这张贺卡他一直挂在自己办公室里,工作特别紧张劳累的时候,每看一眼就感到有种说不出的幸福。 勤奋好学 他恪守一个“勤”字 他深知要做一个好法官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因此对业务知识和办案技巧充满渴求,办案时和工作之余都是勤奋好学。 跟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揣摩他们成熟的工作经验;向书本学,把法学理论学深吃透,在执行工作期间,把最高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规定背熟,在做当事人工作时直接援引相关规定原文,让当事人感到法律规定是清楚明白不容含糊的;用网络学,每次外出办案他都忙里偷闲在乘车的途中阅读,只要有时间就上网浏览执行工作动态和巧结执行难案的典型案例与最新经验;在实践中学,与喜欢争辩的同志一起研究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理清疑难案件深层的法律关系。 2003年,他报名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当时很多人都很不解,以为他都已经是法官了,根本不需要再通过这个考试取得任法官资格,而且这个考试也太难了。他认为,做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法官,如果通不过自己国家的司法考试,那么这个人做法官还是有欠缺的。当时单位为鼓励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允许干警可以请假学习备考,但由于他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请假学习,于是在业余时间,甚至在公出的火车上,他都手不释卷,认真学习、备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全国司法大考。 2006年,省法院教育培训部门下发了关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委托黑龙江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面对入学考试难、考上了毕业答辩难,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但他却觉得这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得机会。于是他在业余时间又捧起厚厚的英文书和专业书籍,经过努力,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被录取到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学习。他觉得这次学习不是仅仅为了混一张文凭,而是要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法律素养。他经常拿法律实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专家教授请教,在做硕士论文中,他选择了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2009年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民事执行权研究》顺利通过答辩,并被黑龙江大学评定为优秀论文。 肩扛正义,怀揣公平,仗剑为民,心底坦然。身为执行法官,长期以来,刘兴利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以一腔赤诚的奉献精神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到每一起执行案件中,以一颗坦然的心,书写着公平与正义。 来源:
牡丹江中级法院网
责任编辑:
孟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