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县法院建立“对接息访星期五”制度
发布时间:2012-02-06 10:57:00
光明网讯
近年来,为了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效率,重庆市开县法院采取“对接息访星期五”制度,明确涉诉信访责任主体,形成了定期内外沟通、隐患排查、跟踪回访和信息通报的良性运行模式,实现了涉诉信息互动共享,矛盾纠纷及时排除,效果较好。2011年,全院共受理涉诉信访案件110件,结案105件,结案率达到95.45%,其余案件也在动态跟踪和监督中。
从被动接案到定期外部信息收集。开县法院立案庭与县政府法制办、信访办、司法局、国土局、工商局、人民医院六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诉信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本院能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该类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如原告唐和刚不服开县国土局拆迁房屋登记纠纷一案中,唐和刚不服一审判决,法院及早与国土局取得对接,对其进行诉后回访,并给予司法救助,当事人最终服判息访。 定期内部隐患排查。每周五派专人到各业务庭对接开展信访隐患排查,就各业务庭办理的案件及办案人员的审判行为是否可能引发信访进行摸底,对有信访苗头的案件进行登记备案,密切关注,实现内部信访信息及早掌握、实时共享。 定期台账跟踪回访。对于登记的涉诉信访信息建立台账后分流处理,或移交或跟踪回访。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及时报请院领导批准后向有关机关和部门对接移交,并随时跟踪。对于应有本院处理的,院督查办每周五或电话或走访相关部门,掌握信访动向,防止出现漏管失控。 定期内网信息通报。每周五之前在该院内网通报本周信访案件和处理情况,做到全院信息共享,对于未办毕的案件随时警示督促;对于已经处理完毕的案件,也及时从网上撤下并销号。从去年五月开始,开县法院对全部涉诉信访案件扫描并上网,其中55件在2周内办毕,23件在1个月内办毕,时间较去年缩短一半,信访处理效率大为提高。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