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司法服务平台向社会管理创新延伸
——湖南常德中院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纪实
作者:赵敏   发布时间:2011-09-07 13:45:13


    当事人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矛盾冲突双方冰释前嫌,穷尽司法程序的受害人收到法官送来的救命钱,城市发展蒸蒸日上……围绕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目标,湖南常德中院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在司法领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作为,打造“五个一流工程”法院,努力为“现代常德、幸福家园”护航。

    能动司法打造“阳光”法院

    常德中院始终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开展审判工作,院党组对如何更好地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服务大局的新举措。

    为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审判工作,妥善审理破产案件,积极协助政府做好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稳定工作;加强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司法保护,维护招商引资环境;办理大量城市规划、拆迁、环境治污等各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支持依法行政,推进城市发展;认真解决执行难题,开展清理执行积案、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继续贯彻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全市法院执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积极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管辖权,为常德涉外贸易和投资环境改善提供司法服务。

    常德中院通过抓重点,不断推出亮点,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法院各项工作中来。全面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提高了办案质量、文书质量和法院的公信力;实施阳光审判,,进一步提升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开展“人大代表听庭评庭”活动,全市法院组织庭审24场,5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了听庭评庭活动,反响较好。认真组织开展“司法公正常德行”活动,积极参与两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活动启动仪式、宣传一条街、法官宣誓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按照“廉洁司法、行为正当”活动主题,认真查摆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当事人、律师、相关部门以及群众发放问卷调查表1200余份,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并认真组织整改。常德中院强化能动司法,全方位拓宽服务渠道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了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多元调解化解社会矛盾

    在诉讼外化解矛盾,是人民群众最得实惠、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是减轻法院审判工作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先选择,是人民法院服务大局、促进社会综治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方式。常德中院积极指导辖区基层法院推进“三调联动“工作开展,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形成调解合力,努力降低民间纠纷率。对婚姻家庭、民间借贷、损害赔偿、相邻权纠纷、继承等民事纠纷案件,注重运用调解方式进行“速裁”,尽可能做到“案结事了”。将司法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落实诉前、审前调解、诉中委托调解、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等制度,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选择典型案件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达到以案学法和掌握调解技巧的目的。人民法庭接受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运行机制、工作程序和制度、调解方式及文书制作。派出具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的审判人员定期开展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使人民调解员能够掌握民事纠纷的性质、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艺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水平。同时,在立案信访窗口积极推行诉前调解和立案调解,在全省法院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工作联动机制。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推进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获得社会各界以及上级法院的一致肯定。

    涉诉信访实现良性循环

    常德中院以法院信访工作为窗口,努力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狠抓了涉诉信访工作。坚持把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当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工作理念和机制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院领导挂帅亲抓实管,全院重视信访、思考信访、参与信访的大信访格局。实行院领导周值班制度,每个工作日,都有院领导值班,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并对所接访的案件实行全程督办。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邬文生亲自接待来访当事人达50余次,力求能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涉法进京上访户反映的案件,院长负总责,一名院领导作为包案复查处理的责任人,由立案庭明确一名承办法官,包干负责处理,实行责任连带,以强化工作落实。

    在及时化解信访矛盾在依法履责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借助多方力量,尽可能使上访人员的诉求得到落实。充分发挥立案庭职能作用,对当事人的申诉,经过听证、审查确有问题的案件,依法启动再审,把矛盾解决在当地,减少当事人诉累。采取强力措施控制无理信访。对无理缠访和带暴力上访倾向,且不听劝阻的违法上访老户,采取了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警告性谈话,促其自动息诉。主动与党委、人大、政府等部门加强联系协调,共同配合做好息诉息访工作。同时,坚持制度规范,监督考核到位。建立信访工作台帐,实行首办责任制,将案件息访率作为司法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大强化了法官息诉息访意识,坚持做到信访有专人接待,尽可能地将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避免当事人反复信访,重复申诉,久诉不息。

    今年上半年,共处理群众来信147件,接待来访225人次,未发生一起因违法办案、司法不公造成的涉诉上访案件,中央、省、市交办的案件全部办结回复。

    司法惠民举措聚掌成拳

    从破解打官司难入手,让司法惠及民生落在实处:不断加强信访、立案“文明窗口”建设,完善接待、咨询、立案、交费的“一站式”工作机制,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立案大厅设立了导诉台,对来诉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诉讼指引、引导;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帮助办妥立案手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急事急办;对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低保人员、特困群众以及涉及民生的案件,依法给予减、缓、免交诉讼费,维护弱势群体平等的诉讼权利;积极推行便捷立案方式,实行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网上立案1200余件;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审结各类案件2100余件。全面开展司法维权工作,审结涉及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以及涉军等案件1500余件,维护特殊群体诉讼权益。对经济确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刑事被害人和涉诉上访群众实施救助580人次。市级司法救助33案35.3万元,解决了部分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今年1-6月,全市法院实际发放司法救助基金124.6万元,为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用200余万元,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

    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职能表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常德中院通过审判手段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将有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