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工作求突破 注重实效促成果
——扬州中院创新机制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纠纷纪实 作者:沈兆明 阮骏 发布时间:2011-07-11 16:00:38
连续十三年被扬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8-201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活动中排名第一,因成绩显著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是什么让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一直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该院院长时永才给出了答案:“面对新形势,涉诉信访难题的解决走老路用老方法已被实践证明走不顺行不通,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转变了观念,启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人人都是责任人 【镜头一】6月30日的下午,扬州中院小法庭内坐满了等待接访的当事人,他们焦灼的目光随着时永才院长的到来变得缓和,时院长和蔼地与信访人打招呼:“不要着急,大家按照次序一个一个来。”与此同时,全市基层法院院长也都在本院接待来访当事人。这是扬州法院将每月的15日和30日作为院长接待日并且实行两级法院联动接访后的一幕。 【镜头二】中院审判委员会正在召开重点信访案件会商会。徐军副院长对朱某某承租协议纠纷信访案的化解情况作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针对措施。包括该案在内,徐院长是七个重点案件的包案领导,他笑着说“压力很大,任务不轻,要负责拿方案、包结案,不仅仅是汇报那么简单了”。 【创新举措】扬州中院贯彻“人人关心信访,人人参与信访”的理念,出台一系列规定,明确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长为直接责任人,严格执行领导包案制,部门之间既要分工负责,也要相互协调配合,同时要求案件承办人牢固树立既是办案的责任人,也是处理涉诉信访案件责任人的意识,注重判后答疑的效果。初步形成“全院大信访”的格局。 【数字看成效】扬州中院来信来访数字由2008年的2237件下降到2010年的1593件,进京上访人数从2008年的39人次变为2010年的9人次,申诉率从2008年的17.21%下降到2010年的10.37%,投诉率则从2008年的10.60%下降到2010年的8.26%。 【点评】信访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人。解决了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就为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跳出案件办信访 【镜头】因历史房产原因,年近九旬的薛某多年上访。扬州两级法院多次接待薛乃贵,试图化解他和对方的世代纠纷,但均无果。薛某独居生活多年,一女一子均下岗,家庭生活困难。法院以此为突破口,多次找薛乃贵的儿子做工作,并帮助其解决部分生活困难,同时又多次到对方当事人的子女家中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在法院的努力下,最终双方尽释前嫌、握手言和。 【创新举措】扬州中院在办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摒弃僵化的思想模式,不囿于案件本身办信访,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召开信访听证会对案件进行听证复查,充分听取上访人的诉求,如果符合再审条件依法提起再审;原判正确并无不当的则讲明道理,理顺当事人情绪,符合信访终结条件的,及时终结。对于原判正确、处置得当的案件,如上访人确有实际困难的,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经济补偿、法院援助、社会援助等方式帮助上访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使其服判息诉。 【数字看成效】扬州中院近三年来化解的重点信访案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通过非诉解决的方式化解了矛盾。重点交办涉诉信访案件息诉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全省排名第一。 【点评】信访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积极救济民权正是以人为本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治标更要重治本 【镜头一】日前,扬州大虹桥拆迁路段的六位居民来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邱世国法官送来锦旗。因拆迁问题,这几户居民欲起诉扬州市政府,中院立案庭邱法官充分运用立案调解程序,积极引导他们与当地政府协商解决,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镜头二】民一庭的王法官在刚收到的案件卷宗内,发现了一张涉诉案件风险评估与提示表,上面写着“上诉人在递交上诉状过程中曾透露要上访的想法,须留意。风险等级:一级”。王法官随即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将此注明,提醒自己在日后开庭审理中密切注意当事人言行。 【创新举措】扬州中院积极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理、执行的全过程,积极促进当事人以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建立涉诉案件风险评估与提示制度,在受理案件后的各个阶段,根据已掌握的动态信息,对当事人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和化解,成为全省法院中对案件实行风险评估的首创。 【数字看成效】2010年,扬州法院全年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为61.71%,同比上升3.76个百分点,投诉率大幅度下降;诉前调解案件同比上升538.78%,诉前调解成功率为86.89%,其中,市中院诉前调解成功率为100%,居全省法院首位。 【点评】审判工作是法院的第一要务,提高审判工作的质效能够有效杜绝涉诉信访案件的产生。 关键词:多方合力共解难题 【镜头】2009年的一天早晨,往日寂静的法院大院忽然热闹起来,因为来了一支女子腰鼓队,咚咚咚,整齐划一韵律十足的节奏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这是老上访户梅某念在自己多年的纠纷经法院协调圆满解决后,带着腰鼓队的姐妹们一起送“喝彩”来了。梅某有多起案件在扬州多家法院诉讼,但均因其诉求不合法未得到支持。梅某坚持己见一直上访,2007年经维扬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协调达成了相关协议。 【创新举措】扬州中院与市联席办、市政法委、市信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涉诉信访案件管理工作的意见》,把信访案件纳入到政府框架,建立起党委领导、法院理诉、属地政府稳控的多元化解信访难题的工作新样式。同时,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扬州中院设立执行救助基金,所辖7个基层法院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数额不等的救助基金。 【数字看成效】近两年来,扬州中院通过多元化解机制这一模式共向当地党委政府移交转办了5件重点信访案件,以市联席办的名义统一管理、交办与考核;90%的案件移交当地政府稳控,90%的信访案件有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近三年来共拨付80余万救助资金给生活困难的当事人。 【点评】要做好涉诉信访重点案件的息诉稳控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政府的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解决涉诉信访案件的工作合力。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