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麒麟女法官:在法与爱中铺就和谐路
作者:区鸿雁 何梅   发布时间:2011-06-29 14:39:27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位于滇东高原中部,地处我国珠江流域的发源地,爨文化的发祥地,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辖有5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镇、11个村(居)民委员会的山城中,有一支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法官团队——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

    在这个法官团队中,有一支忙碌的女法官队伍,她们自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庭长和办案法官均为女法官。她们穿上法袍,坐在国徽下,庄重、威严,英姿飒爽;脱下法袍,她们是父母的乖女,丈夫的贤妻,孩子的妈妈。她们,就是被当地未成年被告人称为“妈妈法庭”的少年案件审判法庭的女法官们。

    “法官妈妈,相信我!”

    “法官妈妈,相信我一定会战胜心中偶然出现的坏念头,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个少年犯对回访的法官妈妈如是说。“如果不是法官及时来回访帮教,他可能又会走上犯罪道路,法官比我们做父母的还关心这些孩子,我们从内心非常感谢……”采访中,许多家长如是说。

    “那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到底怎样?一直是麒麟区法官妈妈们的牵挂,带着这些问题,法官们从2007年至今有了个不成文的约定,办案之余定时不定时到那些被判处缓刑的孩子家,和他们及家人拉拉家常。经回访考察,大多数被判缓刑释放回家后的孩子均有了很好的转变,学会尊重人、爱护人,其中一位孩子说:“经历这些挫折,让我们感受到家人没有抛弃我,审理案件的阿姨关心我,我要怀着感恩之心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姚缓刑释放半年多,一直在外打工,近期在一家娱乐场所工作时,父母打听到其工作环境复杂,害怕其重蹈覆辙,多次劝说导致双方闹僵。无奈的父母向法官请教挽救孩子的办法。法官为此专门找到小姚及其父母进行沟通、协调,对双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体会到父母苦心的小姚主动决定重新换一个工作,改变一下工作环境,他父母也终于放下了压在心头的重石。

    女法官们通过对缓刑少年进行回访帮教,针对回访发现的普遍问题举办“学法守法”培训班。“回访——帮教——培训——再回访”模式,为缓刑少年平稳渡过考察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让“那些孩子”能够平稳度过考察期,麒麟区法院少年庭的女法官们从2007年起就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每半年举办一期“学法守法”培训班,邀请关工委、共青团和妇联等相关专家和法官一起,对“那些孩子”进行巩固教育培训,用女性的博爱和智慧感染着一颗颗已是茫然、颓废、堕落的心。该院司法统计表明,2007年至今,法官们利用审判之余回访判处非监禁刑的少年犯100余人次,其中及时发现制止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仅有8人次。

    加强校访、家访和回访工作,以邀请在校学生旁听刑事案件庭审、选择典型案件到学校开庭、开办“学法守法培训班”、将未成年犯罪典型案例编成警示教育读本等方式,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矫正和挽救,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从这些方面看,麒麟区少年庭法官们做了大量的业外工作。采访中,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雪松这样评价他麾下的少年法官们。

    为了孩子的天空

    “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应该向花季一样灿烂美丽,可那些孩子就象一棵本该茁壮成长的小树却遭了虫蛀一样,我总想尽自己所能拉他们一把,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法官,更因为我也是个母亲。” 采访中,麒麟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向晖一直这样说。

    惩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实践起来却难乎其难。高二学生小丁,作案时还不满16岁。经过了解,向晖才知道小丁家在距曲靖上百公里外的贵州盘县。小丁从小学习好,父母为了让其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想办法把他转到了曲靖市麒麟区读书,并在城区买了一套房子,由其居住。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小丁迷上了打电子游戏,并在经济状况无法满足其需要时,持刀抢人。法庭审理中,悔恨万分的小丁深刻检讨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鉴于小丁还是在校学生等等情节,法庭对小丁判处了缓刑。

    按理说,案子结了,法官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可当向晖了解到案发后,学校就取消了小丁的学籍,她又开始为其能重返校园而奔波,终于与贵州盘县小丁原来就读的学校联系好,将其送到该校继续完成学业。

    2010年11月4日下午,在审理“小孙、小李等抢劫案”中,主审法官经过庭前认真阅卷,亲自到看守所会见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了解犯罪成因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了当天的庭审,引导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辩论。

    法庭邀请了小李、小孙的班主任和学校的校长、法定代理人参加。庭审中,法官妈妈对他们现场帮教:“你们知道吗?无论你抢到的钱有多少,你们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看,坐在你们身后的父母痛不余生……”法官那充满女性特有的母爱、温柔、耐心、细致的话语,让二人泣不成声,他们当庭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把握这次自新的机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和遵纪守法的人。看到学生流下的悔恨泪,学校校长也当场表示,过去在教育、管理上存在疏漏,今后一定吸取教训,并希望法院对其判处缓刑,学校愿意接收他们返校学习。

    司法统计表明,仅2008年至今,麒麟区法院少年法庭办理涉少刑事案件近500件,审理涉案少年近千人,其中采用庭前庭中庭后“三步法”办理的高达90%以上。

    庭外延伸送春风

    “我们也没想到法制课会在聋哑学生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非常感谢法官为这群特殊少年上课。”在一次特殊法制课后,学校老师真诚地说。

    事后施教,莫若事前预防。少年审判工作中,麒麟区法院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法进校园活动。如与辖区多所学校建立了法制教育联系点,多次走进校园宣讲法律知识。2009年6月,针对全国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被诱骗犯罪的情况,法官们主动走进当地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校)。课堂上,学校老师通过手语同步把法官讲授内容传递给学生。

    “这种做法对不对?”“不对!”“长达后愿不愿意当法官?”“愿意!”“愿不愿意当律师!”“愿意!”“愿不愿意当被告人?”孩子们整齐回答道:“不愿意!”为预防逐年增加的在校学生犯罪,少年法官们还创新送法进校园方式,先后到当地中小学举办穿插法律知识问答的“模拟法庭”等。

    2010年9月,经过认真准备的麒麟法院女法官们,按照典型案例、法官寄语、悔悟心声的模式,编辑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警示教育读本《为你点亮一盏烛光》,分送市、区有关单位和学校。当地一位市级事业单位领导翻看该书后,主动和法院联系,印刷1000余册读本发给单位职工,作为职工教育孩子的法律知识读本。

    为种种原因不履行或不能监护义务的孩子找监护人,是麒麟区法院去年引入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特邀监护人制度。采访中,向晖说引入并结合曲靖实际完善健全了这个制度,主要是为没有监护人的少年犯联系监护人,为多种原因监护人不能出庭的少年被告人履行监护义务。

    “柔情道义担肩上,春风化雨沁人心”。在国徽下,她们是正义的化身,在挽救迷途羔羊时,他们是护花使者,在法与爱中为问题少年铺就一条条和谐之路。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