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社情民意的集装箱 和谐家园的防火墙 诉讼案件的过滤器
北碚便民诉讼网络:基层综治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邓成江   发布时间:2011-04-25 11:43:17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初步建立起纵向(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便民诉讼站为主干,便民联系点为支撑,便民联络员为纽带“四位一体”)贯穿到底的工作体系,横向(辐射社区、特殊团体、纠纷易发系统与行业)延展到边的扇形工作面,形成由2个便民诉讼站、13个便民联系点、228名便民联络员组成的便民诉讼网络。在该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便民诉讼网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情民意的集装箱

    便民诉讼网络为方便群众反映诉讼需求提供了平台,也成为法院汇聚社情民意的信息集装箱。

    方便诉求。便民诉讼站和便民联系点都进行了挂牌公示,设置了群众意见箱、诉讼材料收发箱及法官留言板,为便民联络员制作便民联系卡,群众可以通过留言、短信、电话、上门咨询等方式就近反映各种诉讼需求。

    汇聚民意。便民联络员充分发挥生活在基层、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将身边发生的社情民意及时反馈到便民诉讼站或法院工作人员;便民诉讼站、联系点负责人定期收集便民联络员反映的信息,并整理呈送法院相关部门。

    畅通渠道。该院院领导、各业务庭负责人、审判人员定期到各便民诉讼站、联系点指导联系工作;通过设置院长邮箱、建立便民联络员QQ群、定期组织联络员座谈会等形式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去年以来,该院法官共到联系点指导联系工作167人次,各便民诉讼站、点共接受群众咨询1100余人次,收集到有价值的群众意见29条。

    和谐家园的防火墙

    该院充分发挥便民诉讼网络的功能,定期组织排查社会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群众的和谐家园抵御矛盾侵蚀提供防火墙的保护作用。

    矛盾排查。该院坚持每月展开全面的矛盾纠纷排查。由立案庭牵头,充分利用便民诉讼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组织广大联络员对每个社区、村落进行细致的梳理,排查出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各种隐患。

    风险预警。对排查出来的涉及征地、拆迁、破产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等敏感性矛盾纠纷,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启动风险评估机制,邀请熟悉当地情况的便民联络员参与评估,预测矛盾冲突影响的范围和激烈程度。

    重点布控。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将风险细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对风险等级为一般、较大的,通过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及时予以化解;对风险等级为特别重大、重大的,便民联络员通过耐心的说服劝导稳住各方的情绪,法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尽量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2010年以来,该院借助便民诉讼网络共排查出矛盾18件,并及时予以消除化解,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诉讼案件的过滤器

    该院通过便民诉讼网络整合基层综治力量,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大大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

    源头引导。法院借助便民诉讼网络广泛开展巡回审理、法律咨询、法律宣传、以案说法等活动,便民联络员也积极向周围群众宣讲法律政策,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打造过滤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纠纷分流。尚未进入诉讼的案件,在法官的指导下,基层调解组织依托便民诉讼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功能,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外,构筑过滤纠纷的“第二道防线”。

    服判息诉。对于进入诉讼的案件,该院通过覆盖城乡的便民诉讼网络,收集、掌控可能引发涉诉信访的相关信息,在便民联络员协助下找准化解涉诉信访的切入点,变“上访”为“下访”,努力促成当事人彻底息诉罢访,建立过滤次生矛盾的“第三道防线”。

    经过三道防线的层层过滤,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诉讼之外。2010年以来,该院通过便民诉讼网络共化解纠纷4500余件,并对1610件人民调解协议案件进行了司法确认。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