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首页> 首页人物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拼搏,为了神圣的事业
——记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法院院长高国林
作者:李晋军   发布时间:2011-03-29 09:17:18


    这些年,在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法院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先进人物,真可谓是春色满园,硕果累累。有2人受到了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级表彰;有29人次受省级表彰;有66人次受市级表彰;有253人次受县级表彰。同时,该院也连年被上级评为先进。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阳城县人民法院干警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更是党组书记、院长高国林执着追求和努力的结果。

    殚精竭虑,着力推进法院现代化建设

    2007年初,高国林走马上任,来到了阳城县人民法院。

    面对这个有着40多万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热浪奔涌的新天地,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责任重大。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他深深地感到阳城法院以及基层法庭,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欠账”。这种欠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干警们的工作情绪,影响到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认真对待,下大力气解决。他感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的历史时期,法院工作也必须追赶时代的脚步,加强现代化建设。从此,在他的笔记本上,有了一段富有思考的深沉的文字;从此,阳城法院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刀阔斧的改造和嬗变。

    加强办公现代化建设,这是高国林走出的第一步棋。在他的奔波、努力下,法院面貌大为改观。全院统一配置了全新的办公桌椅、书衣两用柜,配置电脑80多台。打印机、复印一体速印机、传真机、速录机、投影仪、扫描仪、照(摄)像机等一应俱全。整个办公区和审判法庭通过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完成外宣网站的筹备工作。为打造保障有力、信息通达的基层基础建设,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他积极加强装备建设。从2007年到2010年全院装备投资100多万元,硬件的充实为阳城县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和法警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全院的警用装备配置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在法院和法庭建设上,高国林更是费尽了周折。

    阳城法院坐落在旧县城狭窄的街道上,周围是农村居民住宅区,每到上下班时间便拥挤不堪。法院办公和审判区构造落后,设施老化,不规范,与现代化法院的标准相差甚远,特别是审判区与办公区不分,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为使干警们能够走进符合标准的审判大楼,4年来,高国林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立项、评审、审批……他不厌其烦的跑,苦口婆心地说。忍受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苦涩。今年3月,审判大楼建设终于迎来了招标,干警们像喝了蜜似的,欣喜激动,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人民法庭是法院的派出机构,法庭面貌好坏直接影响法院形象,而2007年前的北留人民法庭还是租北留镇企业的房屋,房屋裂陷,逢雨必漏,干警生活自是苦不堪言。2008年,在高国林同志的提议下,把审判法庭及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列为基建重点,着手改善审判工作条件。2008年9月,北留人民法庭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北留法庭堪称省内一流,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法庭的新形象。2009年,八甲口人民法庭、阳西、阳南人民法庭先后开始立项,迄今为止,八甲口人民法庭业已初步完成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前期工作,阳西、阳南人民法庭已完成选址、立项工作。

    务实创新,把执法工作带上一个新水平

    “执法担道义,躬身作公仆”,这是高国林给自己立下的誓言,“公正、廉洁、为民”,这是他向全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几年来,他默默地在执法工作的第一线冲锋陷阵,无私奉献,用无声的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大立案、调解、速裁”思路,是高国林面对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而提出的对策。从2007年开始,高国林带领班子成员,大胆探索,决定在立案庭先行对一些简易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力争提高审判效率。2009年,法院创新大立案工作体制,决定立案庭下设速裁庭、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和书记员管理办公室四个工作机构。2010年,正式抽调人员充实机构,大立案、调解、速裁工作体制正式运行,彻底形成了大立案、速裁、繁简分流的新格局。截至2010年10月底,立案庭共审结简易民商事案件288件,其中调解撤诉126件,调撤率达44%。

    与此同时,高国林在认真落实人民法院风险告知制度、司法救助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立案信访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文明接待守则、文明接待标准和院庭领导接访、诉前法律咨询与判后答疑等一系列制度和工作机制;对“窗口”接待人员的态度、用语、着装、礼仪等进行严格规范;增设坐凳和饮水机、增设导引台、发放导诉手册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使法院便民诉讼服务措施逐步完善,立案综合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判决书中的错别字,常常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瑕疵,也是当事人不满的一个问题。对此,从2008年3月开始,在高国林的组织协调下,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专门严格法律文书写作,专门对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工作中的具体案件进行逐案逐月评查,并与奖惩挂钩,力求及时发现问题予以通报和解决,从内部加大对案件的监督,保证案件质量。2008年,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年共评查案件1990件;2009年,全年评查结案2249件;2010年,评查结案2257件。通过监督评查,通过逐月逐项公示,全体法官能及时了解评查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改正,从而使法律文书的格式、案卷的装订、各类案件的办案程序等更加规范,不仅起到了监督、促进的作用,而且案件审判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令当事人满意的效果。

    执行难历来是法院工作的难题,高国林同志作为一名具有丰富执行经验的法官,深知执行的重要,下大力气提高执行力。

    首先,他要求执行人员改变执行作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案件质量,坚决杜绝超执限现象,提高执行和解率,彻底化解社会矛盾。其次,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创新一系列执行方法:一是将执行局人员优化组合,成立三个执行小组,使执行局人员配合得到最佳;二是将法警队队长兼职为执行局政委,并抽调法警队人员到执行局配合办理执行案件,加强执行力量;三是对每一起案件制定执行计划,坚持每天开“班”前会,安排当天执行工作,使执行工作有序进行;四是对疑难、复杂的执行案件,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发挥众人智慧,制订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五是分管领导定期督促执行,时时跟踪执行情况,掌握执行动态;六是为杜绝新的积案产生,规定所有新立执行案件不能按期限执结的延期报告,一律由院长审批;七是所有收结案、执行过程、所有执行措施等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与全国联网。

    再次,在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实行一把手亲自抓,院长带头亲自执结案件;设置执行救助基金和启动拒执罪;规范执行案卷的装订工作;院里每月就清理执行积案情况定期督查通报,2009年全年共出“清积”通报9期。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阳城县人民法院杜绝了执行案件前清后积的现象,初步使执行工作走向良性循环。其中,设置执行救助基金和启动拒执罪,规范执行案卷的装订成为阳城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亮点,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市中院还号召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向阳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学习。

    秣马厉兵,倾心打造一流干警队伍

    面对新形势下的执法审判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高国林多方入手,加强干警的能力素养的训练,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干警队伍。他十分重视的素质件质量,坚决杜绝超执限现象;障。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兴院”,着力营造干警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他坚持“周五政治学习日”制度,全面加强干警的政治理论和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将近年来院里先后制订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整理编印成册,发放到各业务庭室学习。他经常要求身边的干警“至少每月读一本书,至少每年读十本书”。 2009年,在高国林的建倡议下,阳城县人民法院投资5万元购买图书约2000册,充实了图书阅览室。从而使读书学习成了广大干警的自觉行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全院蔚然成风。

    为了在审判工作中培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法院干警的业务水平,从2007年开始,高国林同志倡导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全体法官、法官助理、法警、书记员及司法政务人员中开展“办案能手”、“调解能手”、“执行能手”、“优秀法律文书”、“优秀书记员”、“优秀法警”、“服务标兵”等岗位大练兵评比活动。2009年,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和可操作性强的评比标准,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暨绩效考评办法》,做到人人职责分明,奖惩公开透明,其中规定,对有违法乱纪行为、有涉法上访案件等情况的,取消评比资格。通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真正提升了干警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真正提升了法官适用法律、驾驭庭审、诉讼调解、制作裁判文书的技能。

    高国林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严密设防,遏制司法腐败现象的滋生。他首先注意从小处入手,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坚持由纪检监察室牵头,对全院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认真遵守纪律的行为,如对待当事人态度是否粗暴、工作用语是否文明、签到签退是否按时、开庭是否准时、着装是否规范、工作期间是否上网玩游戏、环境卫生是否合格等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以督察通报的形式在全院予以公示。2008年以来,院纪检组、监察室先后发出纪检督查通报29期。

    为了进一步加强审判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高国林同志从社会各界聘请了33名“执法监督员”,主动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2010年12月3日,阳城县人民法院举行了“法院公开日”活动,高国林同志及其班子成员陆续向各机关单位、厂矿、社区和乡村发放了精心编印的《阳光司法手册》数百本和便民法律宣传页数万份,全面推进了阳城县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宣传活动。12月8日,媒体以《阳城县法院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题,对阳城县人民法院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手册和法律宣传资料,进一步强化“审判公开、司法透明”理念的经验做法予以了报道。12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看到媒体对阳城县人民法院发放阳光司法手册的报道后,来电互相交流和学习。2011年2月23 日,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法院的同志现场参观了阳城法院的各项管理工作。

    2010年,阳城县人民法院被确定为阳城县廉政风险排查工作试点单位,高国林精心组织,认真研究,严格认真地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赢得了上级纪检部门的肯定和赞许。

    四度春秋多奋发,执法为民显身手。如今的阳城县人民法院已步入了一个新的轨道,全体干警正在高国林的带领下,胸怀公平与正义,为着心中那份尊严的法律和崇高的事业,为着社会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飘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