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守住心灵的宁静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1-03-21 10:01:17
记得不知是哪位散文家说过,人生的际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个人的意愿所决定,而守住心灵的宁静则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我亦有过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 10余年前,我通过公务员考试从山村学校走进了基层法院。那次公务员考试,我和几位老同学同堂竞技,他们都去了党政机关。因为爱好写作的缘故,在完全可以问鼎待遇更好的单位的情况下,我却选择了法院,专职从事文秘工作。其初衷除为了实现专职写作的儿时梦想外,更多的是看重了这份工作的宁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进法院报到的那天,骄阳似火,热辣辣的阳光直烤得人烦躁不安。领导在表示欢迎的客套后,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以前长期供职于教育部门,因法院文秘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初次涉足,必须先下乡村法庭锻炼,待熟悉相关法律业务后再回机关。领导的理由有板有眼,初来乍到,也不敢违抗。于是,前脚刚走进机关的大门,我就懊恼地被迫转向走进自己并不愿意的乡村法庭。面对这一并非符合初衷的选择,我心灰意冷。那几位老同学得悉后,都笑我迂腐,说什么本想安心搞创作,进而伸张正义,结果刚从农村跳进城市,却又被发配回农村,实在不值,活脱的傻冒一个! 相伴青灯排苦涩。从此,我在条件艰苦的法庭开始了漫长的跋涉。一年后,一位已经升任为副局长的老同学来看我。这位老兄在查看了我吃的方便面后,指着我日渐消瘦的面庞,心疼地说:“老同学,我能报账,今天我请客,算是给你打牙祭吧。”酒酣耳热之余,老同学大发感慨:“你小子在我们几个人中最有才气,又最会写作,劝你进党政机关,给领导当个一年半载秘书,不一样混个长字号的小官吗?可你偏偏要进法院玩什么公平正义。这不,自讨苦吃后悔了吧?”见我摇头不语,这位老兄又郑重地劝告,立马行动起来,放下所谓“坚守清贫家园”的文人架子,快速致富,摆脱穷困。 接着,他分析起了我的有利条件:搞写作,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你完全可以把法院审结的各类大要案进行加工炒作,特别是有关凶杀、艳情和煽情的题材,最容易被被媒体采用,每年至少获得上万元的稿酬;其次,发挥你熟悉法律和在法院办案的优势,给律师介绍案子代理,不动声色地收取中间费;再次,你完全可以以老婆的名义开一个文印店,凡是到你这里来打官司的,都要求他们到你的店里打印诉状,顺便推销一些香烟、矿泉水或水果,甚至还可以代写诉状、答辩状等,价格贵点没关系,他们冲着你在办案的份上,肯定舍得花钱。按每年100件案子算,收入相当可观。 听着老同学赚钱的“高论”,我大吃一惊,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巨大变化。那一刻,我想了许多,虽然他的建言献策无不道理,现实生活中靠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比比皆是,见惯不惊,但一想起要通过违背良心而实现致富,我始终觉得被千夫所指,对他的百般“引诱”不住地摇头。 老同学见我没戏,环视了一遍室内简单的摆设,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苦口婆心地叹着气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像你这样的条件却不利用起来,那穷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我并非视金钱如粪土,也深知有钱的诸多妙处。但一个喜欢淡泊的人,是不愿意让一些肮脏恶浊的东西干扰自己心灵的宁静的。有时在夜阑人静之际,我也想过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失业在家的困境,亦曾朦动过按照老同学的指点赚钱的想法,但每每想到昧着良心去赚取本不属自己的钱财,心理总有犯罪般的感受。试想,从事审判的人一味地迷恋孔方兄且不择手段,那司法又有何公正可言?那将又有多少当事人在背后愤愤不平?基于这种考虑,我忍受着清贫的折磨,竭力坚守住自己的底线,于平凡中默默地履行着神圣的职责,从未出半点差错,三年后顺利地调回了机关。 回到机关工作后,我和那位仕途春风得意的老同学交往更加频繁。记得最后一次相聚时,他已是局长兼党组书记了。酒席上,他面色红润,踌躇满志,对我还是苦口婆心:“老同学,你什么时候脑子开窍了,也挣点大钱我们好喝酒喽!”我苦笑着告诉他,恐怕这辈子要艰苦奋斗到底了。他满脸失望,大口大口地喝闷酒。末了,我因道听途说过关于他的一些问题,便真诚地告诫他,在官场上混,得手里和心里同时拿稳,不要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他火了,醉眼朦胧地吼道:“我自有分寸,即使出了事,也不会到法院找你,找你也是白搭!”我们不欢而散。自那以后,我们再未谋面,直到我调入中级法院。 前不久,我到辖区法院搞调研,一位熟人对我说:“你知道吗?你那位局长老同学被检察院的人带走了,听说贪污了100多万哩。”我一惊,预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天,我们一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另外几个老同学前往他家去看望他的妻儿。刚进门还没来得及落座,他的妻子就泪如泉涌,痛心疾首地哭诉:“他就是静不下心来,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一门心思搞钱。这下自己完了不说,孩子在学校也抬不起头来。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啊?”言毕,她突然抓住我的双手,苦苦哀求:“老同学,你在法院,就帮他一把吧,孩子不能没有爸啊!”望着她憔悴的面容和期盼的眼神,我无言以对,痛苦地闭上了双眼,霎那间又想起他过去对我的“劝导”,感到特别窒息。 最痛苦的磨砺造就最美丽的辉煌。如今,那位老同学已走进了戒备森严的高墙,每天面对铁窗,该有所醒悟了吧?我则像一位虔诚的农夫,“闲敲棋子落灯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和收获着,平平静静地生活着。想起他的人生经历,我总是感慨万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使自己永远出污泥而不染,保持一份恬淡宁静的心境,何等重要!曾如古人所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此生,绝不应为喧嚣浮躁所累!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