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郯城:小法庭“挺”红中国结大产业
作者:徐西江 王郡鹏   发布时间:2024-01-23 14:13:17


红花镇一家企业的工人在制作“中国结”。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年末岁尾,“中国结艺之乡”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的“中国结”又一次“火出了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

  红花镇是全国最大的“中国结”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共有大型“中国结”加工企业10余家、生产专业村18个,辐射带动1万7千余户从事“中国结”加工生产,销量占全国份额70%以上,年产值12亿元。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郯城县人民法院红花法庭的默默支持,小小法庭瞄准产业需求,能动作为,精准服务,保驾护航,优化营商,以法治之力和为民情怀力挺“中国结”这一特色传统产业红遍大江南北,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主动对接,保驾护航

  红花法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通涉“中国结”纠纷审理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快立、快审、快调、快结,高效化解涉“中国结”产业交易纠纷。为了畅通与当事人、委托代理律师的沟通渠道,法庭开通微信工作号,涉事双方足不出户就可以向法庭咨询案件情况。红花镇“中国结”客商来自全国各地,针对部分涉“中国结”案件当事人不能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法庭全面落实网上开庭、网上调解、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互联网庭审直播、裁判文书公开等,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处理和审理案件,在方便当事人的同时也提升了审判工作的质量效果。

  2022年以来,红花法庭共受理涉“中国结”纠纷案件174件,庭前调解案件44件,开庭审理130件,结案160件,无一案件发生上诉、上访。同时,该庭印制各类交易合同模版以及涉工艺产业纠纷证据清单等材料提供给“中国结”经营户,增强其法律意识,降低交易风险,将法律保护贯穿整条产业链。

  调解为主,定分止争

  为高效化解涉“中国结”产业的各种矛盾纠纷,红花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调解机制摆在前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模式,充分发挥委派调解、驻庭调解、诉调对接等解纷机制作用,融合村、社区多方力量合力化解矛盾纠纷。该庭在业户集中的社区、村设立“法官驿站”,委派干警定期到驿站值班解纷。积极推行“法官+巷长”基层解纷模式,充分发挥法官的专业特长和“巷长”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在结艺产业集中的村街就地联动开展调解工作,缩短矛盾化解半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巷长”自己就能调解,大一点的纠纷,“巷长”连线法官上门调解,确保矛盾不出村,纠纷不出巷。红花法庭还把专业调解与联合调解相结合,邀请结艺行业、金融行业和保险行业等调解组织人员入驻法庭调解工作室,联动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共联合调处涉结艺产业纠纷230余起,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

  精准服务,优化营商

  红花法庭深入走访辖区中国结企业、行业协会、加工大户等,围绕红花“中国结”产、供、销三大环节,对合同签订、运输、仓储、深加工等环节易引发纠纷的情况进行摸排。聚焦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法官主动进行法律诊断,帮助从业者防范系统性法律风险。通过主动问需于企,法庭精准定位服务保障产业经济发展的联结点和着力点,着力提升相关纠纷的审理能力,逐步攻克涉产业案件难点、热点、堵点问题。2023年,法庭共走访企业89次,商户250余户,从业加工户300余次,量身定制普法宣传册4000余份,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件。

  为全面优化产业法治化营商环境,红花法庭建立“一企一法官”联络对接机制,“一对一”排忧解难,“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沟通衔接。红花镇“中国结”电商发达,红花法庭为此专门成立中国结电商法律服务组,专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指导。在春节需求高峰期,法庭主动进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现场调解等服务。红花法庭立足“中国结”产业实际,精心设计培训方案,通过“走出去”上门培训、“请进来”旁听庭审,瞄准“法”字做文章,围绕产业下功夫,通过集中培训、“上门送法”、邀请旁听庭审,为“中国结”从业者们插上了一双“法治翅膀”。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