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官手记:在新时代倾听旧时光
作者:刘红 发布时间:2022-03-02 14:54:13
有人说,时光看似波澜不惊,却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厚重的记忆,让你变成有故事的人。对我来说,时光的意义不仅于此,因为在时光的流淌中,我遇见了更好的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让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蜕变成为一名成熟的女法官。从一名普通社会成员,转化为多元志愿服务的倡导者;更有幸让我成为它的旧时光与新时代之间的见证者和传承人。 时光的历练 每到毕业季,院里的青春气息格外浓烈,实习生们穿梭在办公楼,娴熟地操作着各种电子办公设备,不禁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年的八月。 1988年,我从福建省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建阳法院工作,带着敬畏和好奇,成为城区法庭的一名书记员。 那是纸笔记录庭审的年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是书记员业务考评的一个硬指标。而法律文书手工油印更是技术活,常常弄得我们一手一脸的油墨。每当这个时候,周围的同事都会默契地相视而笑,大家无一幸免都成了“花脸猫”。 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下乡。有人说,崎岖的乡间,总能遇到最美的风景,而我下乡的经历,则让我看到法官最为“不堪”的一面,却也是我遇到的最美风景。那时候经常坐三轮车或骑自行车下乡,风雨中,大伙相互扶持;艳阳下,大家相互鼓励;微风轻起,卷起的黄沙便轻易迷了眼……但当我们到达当事人家中,总能迅速一扫“狼狈”,开始送达、释法、开庭……旧时光里的我们,是在一个手动的年代度过青春,一张张手写的笔录、一份份油印的裁判文书便是我们的印记。旧时光里的我们,用脚步丈量着乡土大地,用双手传递着司法温情。 新生代的传承 跨域立案、远程调解、线上庭审和直播执行……疫情期间,司法服务“线上+”完美呈现,让全社会“惊艳”。原来在“停摆”期间,“足不出户”的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已在法院工作34年的我知道,这些“惊艳”的背后,是法院人始终步履不停地变革、创新,为的就是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 新生代的法院人,也许感受不到我们曾经的那些“历练”,但我们要共同面对的是不断地学习、进步、创新,让智慧法院的便捷、利民成为普惠。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发展中我没有被淘汰,依然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2016年,获取社会工作师资质;2017年,获取心理咨询师资质; 2018年,年过半百的我,独立制作的电子相册作品,荣获全省法院“司法人的温情力量”制作技能展示活动一等奖、最佳PPT奖。 多元化的蜕变 “您不是法官吗?怎么成了志愿者啦?” 是的,这是让我骄傲的一个身份——志愿者。作为法官,我们的社会身份也可以有很多。就如我,当时办的第一件少年刑事案件,是一起校园暴力引发的伤害案,这个案件对我的触动很大,有些孩子因校园暴力不知如何正确选择,如未及时介入,会产生严重后果。 于是这一年(2008年),为了更好帮助青少年,我加入建阳关工委宣讲团,组建了阳光志愿服务队。今天,志愿服务队已发展为有数百名注册志愿者的社会组织阳光志愿服务中心,与许多青少年群体及其家庭结下了缘分。 2011年,一名少年因被误打造成脑神经受损需要长期治疗。我经常到康复科看望他,在那里认识了脑瘫儿童的群体,看到了他们家庭的不易,于是就带着志愿者们参与到康复陪伴中。2016年,我们的“小雏菊”脑瘫儿童家庭关怀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从那时开始,志愿服务向专业化、长期化方向发展。我们相信,留守、流浪、残疾等困境孩子如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青少年犯罪和受侵害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现在,我还成为了建阳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民间河长、家教讲师志愿者、性教育讲师志愿者……身份越发多元化。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法官不务正业,但是我要说,正是因为我是法官,一名有着三十多年法院工作历程的老法官,才会明白法官这份职业背后需要承担的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是法院旧时光与新时代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多元的社会需求,让法院在不断地探索、进步、发展。所以,当你在讲台上看见法官在上课、在街边看见法官派发普法宣传单、在贫困农户、失足少年、留守儿童家中看见法官探访、在沿河堤边见到法官巡河……不用惊讶,因为他们既是法官,也是热衷社会公益的普通市民。不同的是,因为法官这份职业,让他们志愿者这个身份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们要做的、可做的还有更多,而法院的发展——这个在时光中的故事将很长很长,永远在更新、在发展、在推进,永远有精彩的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