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院训为魂传承为宝 打造边关特色文化品牌
——大新法院以文化建设助推审判执行工作纪实 作者:陈晓程 发布时间:2015-05-04 09:34:22
近年来,广西区大新县人民法院立足边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紧贴审判实践、队伍建设和文化需求,努力创新和深化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积极传承和吸纳本土文化精华,并融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打造极富边关特色的法院文化,使之成为提高干警素质、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佳绩。近两年来,该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先进单位”、“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区法院公正廉洁模范法院”等荣誉称号,被自治区高院记集体二等功1次,司法理论宣传工作连续2年获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人民法院报社联合通报表扬,涌现出全区法院先进个人黄秀,全区法院办案标兵许道晖,全区法院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最美基层法官”提名奖和全国优秀法官蒙志华等一批优秀法官代表。 着眼于打造更强国门队伍,营造“比学争先”的精神文化。进入大新县法院后楼办公大楼,“艰苦奋斗 公正廉洁 司法为民”的院训镌刻在大厅正上方,这也是该院干警时刻铭记的座右铭。一直以来,该院将具有边关法院特色的院训作为凝聚人心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旗帜,大力开展文化兴院战略,把法院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变成推动法院工作的“硬支撑”。积极开展“优秀示范庭审、优秀裁判文书”、“精品案件”、“三零标兵”、“庭审评查竞赛活动”等各级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积极学习,主动作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在全市法院绩效考评工作中,该院连续7年获得一等奖,先后有6篇裁判文书分别获全区优秀裁判文书一、二、三等奖,2个案件入选全区法院100件精品案件。 着眼于筑牢拒腐防线,营造“提神醒脑”的廉政文化。防腐拒变,思想是“第一道防线”。该院党组历来视清正廉洁为立身之本,始终把深化廉政教育作为第一抓手,让大家时刻绷紧廉政纪律这根弦。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独特作用,紧紧抓住地方特色,以多种载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廉政作品展示、网上开辟廉政文化专栏、观看廉政教育片、发送廉政短信和廉政制度上墙等形式,寓教于乐,教化于心,不断弘扬正气,提升干警防微杜渐、廉洁司法意识。积极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廉政监察员的作用,积极贯彻实施《随案廉政监督卡》制度、错案问责制度,对审判执行活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外监督机制有效衔接的合力,确保各项审判权、执行权在阳光下公正运行。 着眼于更好服务边境群众,营造“乐于奉献”的为民文化。大新县有42公里边境线,有4个乡镇位于边境线上。这些边境群众到县城一般需要3-4个小时,交通十分不便。为此该院始终把固民强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为民宗旨贯穿于司法工作的全过程。针对辖区边境线较长,且属大石山区的特点,该院坚持“宁可法官累一点,也要让群众方便一点”的理念,主动到边境村屯开展巡回审判,化解边民纠纷。同时,选派熟悉地方方言、民俗风情的优秀法官组成维权志愿服务队,深入边境村屯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服务。为方便沟通联系,该院还制作便民联系卡随案赠送,方便边民随时进行法律咨询,了解案件工作进展情况。2012年来,该院共设立巡回审判点14个,巡回审理案件1455件,深入边境普法宣传16次,发放便民联系卡1000余张。巡回法庭、午间法庭、普法宣传等便民司法举措被《人民法院报》、《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着眼于夯实发展根基,营造“吃苦在前”的物质文化。相比其他法院,该院硬件设施陈旧、欠缺是不争的事实,加上辖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等条件制约,注定了该院的发展需要付出加倍的艰辛和努力。然而,正是如此艰苦的条件铸就大新法院干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办公楼前、干警岗位牌、上岗证、工作笔记上熠熠生辉的“艰苦奋斗 公正廉洁 司法为民”院训内容就是该院文化精髓的最真实写照。多年来,该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场所条件,精心打造法院 “廉政文化室”和“廉政文化长廊”,内容丰富,生动感人。在法院的大厅、楼道等显眼的地方装点了法学名人名言警句,悬挂干警原创的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营造优美、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法官耳濡目染,心灵受到启迪和震撼,营造了正义的审判氛围,提升文化教育效果,初步形成了以司法名言、法官感言为主的楼道、大厅、走廊独具特色的法院文化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警的自我约束能力,大力营造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李冬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