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文化> 文学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访梁宗岱故居
作者:许家华   发布时间:2013-09-12 13:52:59


    清光绪末年,也就是1903年,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百色山城异常繁华,在骑楼连绵、商铺云集的青石街上,街坊邻里都知道靠近大码头的“梁全泰”掌柜生了个顽皮可爱的小孙子。这位小孩,就是梁宗岱,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于一身的罕见人才,可谓名满文坛,而“梁全泰”,也就是如今百色市右江区解放街74号。趁着周末闲暇,我们来到了梁宗岱故居“梁全泰”,拜访这座曾经孕育出多情才子的骑楼。

    站在解放街粤东会馆门前看“梁全泰”,这是一幢长数十米、宽九米左右的四层楼房,与两旁的骑楼比,大概有两个门面,算是蛮大的了。整栋骑楼呈长方型,楼房内部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临街部分,也就是骑底;二是天井和后楼部分。骑底,也就是骑楼的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走进天井,我们看到有楼梯回环而上进入前楼的房间,有走廊连接后楼,天井上盖瓦。每层楼的楼面先用二三十公分粗的圆木做梁,然后铺上木板,上面再铺长宽约三十公分的地砖。我们拾级而上,看到每层楼都被隔成很多小间。据粤东会馆的工作人员说。解放后,梁宗岱故居“梁全泰”曾被用作“东方红旅社”,因此被分成了很多房间。我们推开几个隔间的房门,那里还是几十年前留下的模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要说变化,也就是房间里的许多木床都塌了架子,上面落满厚厚的灰尘,床头还挂满了蜘蛛网,偶尔还传来一股淡淡的霉味。物是人非,看着这些老物件,它们好像在向我们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看完了三楼,我们来到梁宗岱和甘少苏所住的四楼。除了房间,剩下的部分就是梁宗岱为夫人甘少苏所做的戏台。当年甘夫人经常在露台上唱粤剧,梁宗岱就在一旁认真地听。也是因为粤剧,梁宗岱与甘少苏走到了一起。1942年3月,梁宗岱回百色处理父亲的后事,偶然被朋友拉去看粤剧《午夜盗香妃》,被花旦甘少苏的表演深深打动,便写诗相赠,遂提笔写下一首七绝:

    妙语清音句句圆,
    谁言粤剧不堪传?
    歌喉若把灵禽比,
    半是黄鹂半杜鹃。

    第二天晚上,梁宗岱又去看甘少苏的表演。这次演的是一出苦情戏,甘少苏的表演更加出色,在别人的戏里流自己的泪。这一夜,梁宗岱又写了一首七绝:

    商音怨乱最传神,
    戏越苦时情越真。
    唱到红罗凄绝处,
    苏娘错认是前身。

    梁宗岱日后常去看她演出,每次均写诗词相赠,如此竟得诗词数十首。为帮甘少苏脱离苦海,梁宗岱拿出三万块赎回甘少苏之身。不料当时的军霸钟树辉拿到“赎身银”后,仍不肯放过甘少苏,还想继续霸占甘少苏。为避免再受迫害,甘少苏希望能与梁宗岱结连理。梁宗岱经再三考虑,舍此别无他法,于是答应她的请求。一九四二年,他们登报结婚,此后便相依为命,过着“你来唱戏,我赋诗”的生活。

    “梁全泰”与其他骑楼一样沿河而建,气势蔚为壮观。在楼上,我们还在外墙上还见到嵌有三角型铁架,是当年为了方便吊装贷物所设,而后楼下面便是碧波荡漾的澄碧河。再往东南方向看,澄碧河、右江两江交汇,波光粼粼,岸边竹影婆娑,还不时有渔舟唱晚,山歌连连,令人神爽气清,怡然自得;不远处的山群,连绵逶迤,满山的芒果挂枝头,青葱中泛着点点金黄,那芒香实在诱人。看着窗外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遥想远方家乡的那份情思,却也让人柔肠百转,记下心头。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力蒙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