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坚持“三结合” 突出“三强化” 重庆二中院执行兑现债权4.64亿元
发布时间:2012-12-31 10:39:23
本网讯(通讯员 张智全)
截至12月底,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132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实际执行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均达100%,兑现债权4.64亿元。“今年执行工作成效明显,得益于我们推出的‘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五个强化’工作举措。”该院执行局局长张镇勇如是总结经验。
为切实化解“执行难”,重庆二中院牢固树立“执行工作全院一盘棋”思想,坚持审前释明与审后督促相结合,强化源头治理,从立案环节即为顺利执行着想,及时发放《诉讼风险告知书》,使权利人预知因义务人缺乏执行能力而潜在的执行风险,避免无法执行的案件进入诉讼环节,进而成为执行积案。案件审结后,及时向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发放《法律文书督促履行催告书》,使其明确未及时履行应承担义务的不利后果,主动及时履行义务。2010年,该院所有案件都进行了诉讼风险提示,共向38名义务人进行了义务履行督促,执行自动履行率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该院始终将调解、撤诉方式结案作为化解“执行难”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案件调解与执行和解相结合,强化矛盾化解。他们大力推行“全案调解、全程调解、全员调解”,对当事人有履行能力的案件,努力促使其当庭兑现;对在调解协议中约定违约惩罚性条款的,依法积极支持;强化执行和解工作力度,通过公开执行笔录、执行日志,让当事人消除误解;对义务人无履行能力的案件,邀请权利人见证执行过程,使其主动放弃过高要求,促成和解;对义务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案件,坚持正面引导和适时强制相结合,形成高压态势,促成和解。截至12月底,该院共调解和撤诉一、二审民商事案件829件,调撤率达48.2%,同比增长15.2个百分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调解案件当庭兑现率近60%,申请执行率仅为2.3 %,执行和解率达31.3%,创历年新高。 此外,该院坚持财产保全与强制执行相结合,强化权利保障。一方面,他们高度注重运用财产保全措施和债务履行担保制度,确保争议财物、诉讼标的可控性,并通过释明提示,做到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和法院依职权保全相结合,共计诉前保全财产1200万元。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探索约定义务人提供相应履约保证财物和第三人担保履行的制度,更有效保证权利人权益实现,穷尽执行手段,依法用足法定强制执行措施,综合运用执行到期债权、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并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深挖细查财产线索,防止有履行能力的当事人逃避执行,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据统计,该院共强制执结各类案件52件,罚款6人次,司法拘留3人次,对抗拒执行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达到60.3%,同比增长16.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