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官日渐清晰的面孔
作者:陈铁军 发布时间:2012-08-09 09:07:36
我是一位在法院工作近30年的老法官,每当想起15年前的那次办案“奇遇”,总是情不自禁地感慨一番。
1983年夏天,我主持审理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期间,随着案件审理的进展,需要到受害人家中进一步了解和核实一些情况。当时,受害人的家住在市郊的一个居民区里。由于那一带的楼房没有编号,所以查找起来很困难。那天,我和书记员一行顶着38度的酷暑高温,边走边打听。远远地看到居民区附近有一个商店,我便让司机停下车,自己去商店里打听。店主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很热情地告诉了我受害人家的地址。还没等我起身告辞,店主就借机咨询起营业执照之类的事情来。正在我们一行人莫名其妙的时候,这位店主突然发现了我身后那辆写有“法院”字样的警车,便赶紧打住话题,连声说了几句“对不起”。原来,这位店主把我当成工商局的干部了。 事隔多年,这件事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回过头来想一想,当时这位店主的举动,虽然把我们一行搞得哭笑不得。但是,却从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当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法官形象还是模糊的。这不仅表现在法官那一身军事化色彩过浓的制服上,还体现在一些与法官身份不相符的活动上。比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同时,还要参加一些诸如包村、扶贫,甚至有组织地到大街上开展清除“野广告”活动等。这样的“倡导”,无疑给法官“居中裁判”的角色蒙上了一层面纱。 “十五大”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了法院这个窗口,来感受“依法治国”国策的进程和成就。于是,一段打官司的经历,一场偶然的庭审旁听,一份出新的判决书,都可以成为体验今天人民法院30年巨变的绝好“参照物”。 过去,人们对于法院的工作人员,都习惯以“法官”相称。直到2002年3月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之后,这种状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司法考试,除了抬高了进法院当法官的“门槛”之外,还向社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进了法院,并不一定都是法官。笔者的同事、一位法学硕士,在把自己通过了司法考试的消息告诉自己父母之后,他的父母在高兴之余,恍然大悟似的问了一句:“敢情你还不是法官啊?” 从社会对法官这一称呼的理解上,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变化。 从程序到实体的每一个领域,天天都有变化的花朵在竞相开放。从2002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新法官法,到最高人民法院编发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从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考取法官任职资格,到审判权向法官手中高度集中;从中国加入WTO,到走法官职业化的道路;从法官制服取消大盖帽和肩章,到法袍、法槌和法官通道;从“两人庭”的终结,到现代化、智能化审判大楼的落成,每一个前行的脚印里面,都盛满了法制进步的清泉。有些变化或许是在你蓦然回首的时候展现的,但过去长时间的铺垫与探索,却使瞬间成为永恒。 30年巨变,30年里程,法官的面孔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 在法官面孔日渐清晰起来的同时,还有一份呼之欲出的职业精神在崛起。 2003年我们基层法官审理案件时穿上了黑色的法袍。“法袍加身”后的第一个月,我又有了一次“奇遇”。事情的大致经过是:2004年6月份,一位下岗女工来到法院状告某建筑公司,要求该公司偿还其丈夫的工资4800元。开庭时,她向法庭出示了该公司出具的4800元欠条。但出人意料的是,被告某建筑公司也同时拿出了一张原告丈夫签字的收据,证明欠款已经支付。原告否认收据上的签字是自己丈夫的笔迹,但由于原告丈夫已经去世,并且原告称已经把丈夫生前的物品全部烧掉,所以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出于法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我又开始了艰难的查证工作。这期间,档案室的阴暗潮湿,大街上摄氏37度的高温,都没有使我停下脚步。最后,执着的我终于从原告丈夫的遗物里,找到了一个残缺不全的手印。后来经过司法鉴定,证明被告出具的收据果然不是死者的笔迹。在事实面前,被告无话可话。即将卸任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下岗女工拿到判决书后,朝着法庭上高悬的国徽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我的心灵被震撼了。神圣的法律在我的心中,一下子被放大了许多倍! 至今,在“老法官”这个崇高的称呼之外,我再也没有任何职务来表现自己一生的辉煌。但是,我却生活得很纯粹。因为,“法官”就是我心目中的至高荣誉。去年,我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象征一个法官荣誉的5000多本卷宗、散见于全疆各种法学刊物和报刊杂志上30多万字的理论文章和法制新闻报道,以及各种受奖证书,将为我,一个老法官的崇高追求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段落,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实践。因为,30年对一个基层法院来说,至少意味着这样一些字眼:阳光、公正、理性、信仰。我作为一名老法官,我在法院30年的工作经历,是一种理想的重大收获。但对于刚刚步入轨道的中国法官职业化进程来说,也许仅仅是一个起点。 其实,30年时间更像一把尺子。对于面孔日渐清晰起来的法官来说,这把尺子足可以丈量今后所有的预言。 作者:乌鲁木齐高新区法院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