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谐花开红艳艳
——大庆高新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室工作纪实 作者:张德金 王希慧 李雅明 发布时间:2011-09-22 14:24:04
![]() 图为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在一起处理案件 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审判管理、社会管理,与社会各界联动,建立起了人民调解室。在法院指导和相互配合下,通过把防范关口前移,开展多元化调解纠纷的机制,使人民调解室成为拦截矛盾纠纷的“桥头堡”,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通过人民调解员和法官的并肩作战,出色的完成了各项调解工作,使一朵朵和谐之花在人民法院内外盛开。该院院长何文平说:“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室,对推进无诉社区,促进法院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拉开“话匣子”劝和一家人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只能走离婚这条道了。”一位青年妇女抱着孩子,边哭边说走进了大庆高新区法院,在立案庭值班调解法官的引导下,她走进了人民调解室。 人民调解员安顿她坐下,让她喝杯茶水,让她消消气稳稳情绪,并耐心地听她讲起夫妻间的矛盾纠纷。这个女子名叫李娜,32岁,是某工厂工人,丈夫叫孙琦,34岁,是一家公司的小车司机,二人婚后生一女孩,现已三周岁,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幸福。前不久,丈夫开小车去外地十多天,回来买了两副玉镯,妻子起了疑心问他另一副是给谁买的,丈夫开玩笑地说是给情人买的。二人为此争吵不休,乃至大打出手。事后妻子抱孩子到法院提出离婚。 人民调解员听了李娜的诉说后,感到李娜不是真心离婚,只是为了赌气,便和值班调解法官一起做李娜的思想稳定工作,并用车拉着她到油井第一线,找其丈夫孙琦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员发挥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与法官当场拉开“话匣子”,对这对夫妻面对面地耐心做起了“劝和”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和,终于消除夫妻双方的疑虑。原来这两副玉镯都是丈夫孙琦给妻子李娜买的,只因为一句笑话引起了纠纷。在人民调解员和法官的“撮合”下,丈夫孙琦把两副玉镯当场给妻子李娜戴上了,二人一笑解开了心结。 按人民调解的程序,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制作了调解笔录,发放了人民调解书后,望着这对离去的和好夫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在司法为民中解决了大量婚姻家庭纠纷。解决的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为千家万户解决了一些大问题。老百姓有点不顺心、烦心的事都要跑到这来“消气解闷、排忧解难”。所以使人民调解室不仅成了群众温馨的家,也成了法院“消访”的窗口和第一道防线。大庆高新区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室三年来,共受理婚姻家庭纠纷480件,调解和好案件401件,调解成功率达83.6%,没有一起因婚姻家庭纠纷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件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在这里“针尖”难对“麦芒” “我说不过你,我花钱请律师跟你干,咱们公堂上见高低。”王林与张成玉因人身损害赔偿,吵吵嚷嚷来到了大庆高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见他们又是一对打“气”官司的,于是让值班法官领他们到人民调解室接受调解。 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面对这两个“针尖”对“麦芒”的当事人,首先做起了他们双方的情绪安抚工作,待他们能坐到一个凳子上时,便开始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 刘成祥与马良两个青年是同乡,2011年4月一起来到大庆高新区,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一个雨天他们打麻将时,为一块钱输赢争吵起来,在厮打时刘成祥将马良打伤。为此马良住院花掉医药费3400多元,二人为赔偿问题发生了分歧,并愈演愈烈。刘成祥耍起蛮来,他说自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马良见刘成祥不讲理,就拉他到大庆高新区法院去说理。 在人民调解室里刘成祥认为自己满身是理,话说起来没完,表示分文不赔,马良也不示弱,认为自己损失严重,来个寸步不让,表示要请律师对簿公堂。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在做好双方矛盾钝化、软化的同时,依法依理劝告双方应正确对待这起赔偿案件,指出了他们的不正确想法,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经过两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工作,终于使这对“针尖”对“麦芒”的当事人,从口水战、大对立中解脱出来,双方矛盾得到了快速化解,最后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由于分期赔偿,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引导他们请求法院予以司法确认,使其更具有强制力。 最后法院经审查,对双方达成的协议予以确认,向双方发放了民事调解书。至此案结事了,息事宁人。 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在庭前调解中,解决了大量人身赔偿以及经济赔偿纠纷,把当事人从唇枪舌战的论战中引导到法律的天平上,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庆高新区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室三年来,共受理赔偿案件105件,其中调解结案101件,调解成功率96.1%,没有一起反悔来诉的事件发生,有力的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把茶壶煮的“饺子”倒出来 “我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虽然庭开完了,我还有好多话没说出来呢,我要上访。”一位40多岁的男子,愤愤不平的来到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他把一份法院的判决书放到桌子上,向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诉说自己输了官司的苦衷。 这位男子叫何晓松,2010年秋天,他为开小吃部从李忠处租赁一门市房,合同规定:租期为一年,租金为13万,如一方违约付双倍违约金12000元。何晓松由于自己经营不善赔了钱,他仅干了一个月就停业。他向李忠提出要退返租金,但不同意给付双倍违约金。为此二人把官司打到法院,法院经几次调解,终因原被告各持己见未达成协议,最后,判决解除双方的房屋租赁合同,原告李忠返还给被告何晓松租金11.16万,被告何晓松赔偿李忠双倍违约金人民币12000元。何晓松接到法院的判决书后,认为自己“上不上诉都有理”,给付双倍违约金没有这个道理。 时过一个月后法院的判决书生效,法院向何晓松送达了执行通知书。何晓松认为自己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在法庭上有一肚子话没说出来,所以到处扬言要上访。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热情的接待了何晓松,为维护他的陈述权、发言权,让他把茶壶煮的“饺子”倒出来,把“屈”的地方说出来。何晓松反复的讲了半个多小时,一再强调法律没有双倍赔偿金一说。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见他把茶壶里煮的“饺子”都倒没了,这才对他进行了明理释法,一字一句的向他宣讲法律规定。何晓松明白事理之后,哭着诉说了自己开饭店赔了后无力给付这么多违约金。让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再调解一下,能否少给点违约金。为了满足何晓松的诉求,人民调解员和值班法官同法院执行局的执行员一起,把原告李忠找来再次进行执行和解,最后原告方放弃了双倍赔偿违约金的主张,让被告何晓松只是赔偿原告李忠人民币5000元。双方和解后,都高兴的离开了人民调解室。 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办理了大量的判后息访案件,使法院上访率降到零。通过人民调解室对当事人做一系列的息事宁人和为贵的工作,把当事人从“一辈子官司十辈子仇”以及无理上诉、申诉、缠诉中解脱出来,为减少诉讼、控制上访起到了“消访”的作用。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建立三年来,共判后答疑124件,成功率100%,没有一起上访案件发生,有力地提升了法院在社会上的诚信度和形象。 大庆高新区法院根据人民调解法,在法院成立了人民调解室,由当地司法局、人民调解组织、综治办、法院共同组成。人民调解室的工作人员由值周院领导、法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及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参加,他们轮流到人民调解室工作做大量的诉前诉后的调解息诉工作。由于他们扎根群众,具有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不仅协助人民法院提高诉讼调解效率,而且便民利民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纠纷,哪里有阻力,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和人民法官并肩结对出现,充分展示出了人民调解室的强大生命力。大庆高新区法院人民调解室设立三年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370件,调解成功案件1278件,调解成功率83.6%,深入工厂、街道、村屯、油井旁等第一线办案的办案率达72%以上,为老百姓省时省事省钱达500余万元,同时建档案件达1310件。使这个法院创造了无差错案、无改判案、无违纪案、无上访案的“四无”佳绩。2011年,大庆高新区法院被省政法委、省法院、市中级法院评为先进集体,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示范法院。和谐之花,文明之花在大庆高新区法院盛开,开得红艳艳。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