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责任田”里访民生 凝聚起民心向党的力量
——湖南省绥宁法院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纪实 作者:谭历伟 发布时间:2011-09-06 15:27:06
12.6平方公里的湖南省绥宁县长铺镇被绥宁法院网格化为38片党员法官“责任田”,网住群众3.5万人。3.5万群众又被网格化为贫困户、信访户、有诉求群众、经济能人、有号召力影响力人物、老党员、其他人员等七类人员。 在“责任田”里,绥宁法院全体党员法官“五位一体”,既是政策的“宣讲员”,又是矛盾的“调解员”,既是联系群众的“联络员”,又是帮扶群众致富的“服务员”,还是社区文明创建的“指导员”。 8月24日,是绥宁法院的38名党员法官集体下“责任田”的日子,笔者随同他们一同下到“责任田”,真实地记录下他们在“责任田”忙活的故事。 镜头一:信访户家里来了个“调解员” 袁平星,绥宁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因为自己的“责任田”里,有2户信访户。当天,袁平星走访的重点对象就是那两户拆迁信访户。 拆迁信访户袁仕清和袁金光是俩父子,他们原来的房子因县域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被拆迁了,现在他们一家十多口人挤在一套租来的房子里。当初拆房时,工程拆迁指挥部与他们达成并签订了拆迁协议,但后来因县城建设需要重新规划,拆迁协议一直没有履行到位,导致袁仕清和袁金光俩父子四处上访。 “老袁,我是法院的袁平星,最近身体还好吗?”袁平星进门就向袁仕清问好,袁仕清已是73岁的老人了。 “快请进!”对于法院的同志,袁仕清一家人总是保持着友善的态度,又是让座,又是端茶。 “袁法官啊,他们还没有履行协议,再这样等下去,我要在原地方把原来的木房子在盖起来。” 袁仕清显得既无奈又气愤。 “那可不行哦,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建设的受益者,要不,我再帮你们问问,你们也再等等?”袁平星劝道。 “我的事还没到闹上你们的法庭,你们就热心地来调结,真是谢谢你了,谢谢你们法院了!” 袁仕清谢道,并表示接受袁平星的建议,再耐心地等一段时间。 走出袁仕清的家,袁平星径直去到工程拆迁指挥部。因为他想要协同工程拆迁指挥部尽快地把问题解决掉,尽快地使袁仕清息访下来。 镜头二:医院病房里出现了特殊的“探访员” “喂,老禹吗?我是县法院的莫盛清啊,你现在在家吗?”绥宁法院司法技术室莫盛清主任电话里的老禹,名云良,是他责任区里的一名党员、经济能人。今天打电话给他,一是履行好“联络员”职责,在他的责任区里,有两家企业正在改制,向老禹了解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二是当好帮扶群众致富的“服务员”,向老禹讨教群众致富的本领和信息。 “不好意思啊,我小舅子在县中医院住院,我现在在医院陪护他。”老禹在电话里非常抱歉地对莫盛清说。 半个小时后,莫盛清提着鲜花和水果出现在了老禹小舅子的病房里,令老禹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 “两家改制企业职工中,对于年轻的下岗职工,他们有力气,能工作,还没有什么大问题。对于年老一点的职工,他们就指望补偿金和今后的社保吃饭。所以现在正式的补偿方案没确定,他们显得很焦虑。”对于已经感动了的老禹,唯有知无不尽,言无不尽。“我自己的工厂目前效益还比较好,等企业改制后,也欢迎一部分上了年纪、生活的确困难,但还有较强劳动能力的下岗工人到我厂里来工作。”老禹更是帮无不尽。 “那我代表他们谢谢你了!”莫盛清赶紧谢道。 “千万别谢我,你是党员,我也是党员,你能为他们这么操心,我这也是在向你学习。他们要谢的话,就要谢谢你们法院,谢谢你这位党员法官!”老禹客气地回答道。 镜头三:农家屋里来了个政策“宣讲员” 丁忠义和丁忠源两兄弟十多口人还住在四排三间的木制的祖房里,房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十多口人居住在一起也非常拥挤。近年来,他们兄弟俩攒了一点钱,准备在原地方把房子重建。可是,他们到国土部门一问,光是办理各种手续费用就要好几万块钱,如果把攒的钱交了手续费用后,房子又无法建起来了。因此,他们很想不通,农民在自家祖屋上建房,手续费用怎么那么贵呢? 丁忠义和丁忠源是绥宁法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付明良责任区里的党员兄弟。24日,当付明良一走进他们两兄弟家时,他们就把心中的疑惑讲了出来。 “现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也实行严格的土地税费政策,咱们老百姓富裕了,口袋里有钱了,要修新房子住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违反国家的政策哦!”付明良耐心地向他们兄弟俩讲起政策来。 ...... 最后,付明良给他们两兄弟各发了一张《党员责任联系卡》,并表示具体的收费标准他要回去向县国土局咨询,隔两天再把咨询的具体情况转告他们。 “还是县法院好,县法院的法官好。”临走时,丁忠义和丁忠源两兄弟十多口人异口同声地对付明良说。 当天,绥宁法院38名党员干警共走访党员群众47名,收集社情民意32条,当场疏导和解决问题16个。活动中他们收获了走访群众一声声的“谢谢”,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民心向党的力量。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