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三民工程”奏响社会管理创新乐章
作者:张选仁   发布时间:2011-07-13 15:24:38


    以创新司法救助而成其为“宣威模式”的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在党的九十华诞之际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厚礼,那就是以党建促审判,以审判葆本色的“党建三民工程”又赢得了中共宣威市委、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和曲靖法院系统党建工作现场会的赞誉。

司法为民拉响社会管理创新主旋律

    宣威市人民法院自2009年就推出了“司法为民、司法利民、司法便民”党建三民工程。用院长刘建刚的话说,为民、利民、便民各自为一个音节,三个音节相互递进就能成其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旋律。只要把握好这三个音节,落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就有了保障。在三个音节中,司法为民是刚,是主旋律。

    如何举纲和旋?宣威市人民法院按照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的“谋事布局一盘棋、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思路,一是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建设与司法工作关系,党的事业至上永远是人民司法的纲领;二是加强党员队伍作风建设,从院领导、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执行力建设承诺书,保障个人形象一面旗;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保障工作热情一团火。如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干部培训制度、激励保障制度、规范审判执行管理、政务管理、事务管理为核心制度就有18项。理念上的升华,制度上的保障。司法为民的主旋律在党员法官和干警脑海中成其为永不松懈的旋。仅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宣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9231件,审执结9046件,结案率为98%。在宣威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社会评价测评中,宣威法院的社会评价满意率2009年达97.99%,2010年社会评价满意率达97.97%。从而使宣威法院在省级“人民满意好法院”的基础之上又赢得了“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清积工作先进集体”、“曲靖市先进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

司法便民抒写红色新篇章

    人民司法诞生于党的红色政权,从诞生之日起“就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如何传承马锡五的审判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宣威市人民法院2010年推出了“三明四进六个一”的便民工程即:“明确巡回审判办案地点、明确适用程序、明确案件范围”。在三个明确的基础上推进“法进农家、法进校园、法进社区、法进工厂”,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356个村(居)委会实现“一个乡镇有一个巡回审判工作站、一个村委会每年有一次巡回审判或一次执行活动、一次法制宣传活动、一次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

    由于“三明四进六个一”的推进,马锡五的审判方式又在宣威6000余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传承。一块红布标,一个国徽在加上法官胸前的法徽,法官所到之处成其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特别是在今年党的九十华诞到来之际,宣威市人民法院又推出了以各支部为载体,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员为民服务月”活动。活动以“知其百姓冷暖”为课题,要求法官以赶乡街、送法律、访民情、问民事、贴民心的形式缩短法官与民众距离的“党员为民服务月活动”。乡街上、田埂边,党员为民服务月活动之处党旗飘飘、法官与百姓心连心的红色画卷。当刑事审判党支部和倘塘法庭的法官走在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时,一位八十开外的老农兴奋地说:“对于这种画面,我只经历过两次。一次是小时候,红军也从这里走过,那一次只想着他们是好人,巴不得他们再回来,我也同他们一起走;这一次又见你们法官来,但我老了,不中用了,我只希望你们把红军的旗帜永远高高举起。”当落水法庭党支部组织落水、羊场、田坝法庭的党员、法官到海岱镇乡街送法、田间插秧时,海岱镇党委副书记符旭更是即兴诗起“春风化雨润民心,乡街田间党旗红”。更为欣喜的是在党员为民服务月的序幕拉开之后,离退休党支部也闲不住了,他们也走上街头宣传起法律,解答起百姓提出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党员为民服务月活动”党员法官已出动三百人“次”、发放便民手册三千余册、接受法律咨询两千余人、现场立案十五件,就地化解矛盾六起。

司法为民红歌引路奔未来

    三民工程的落脚点是利民。如何体现利民这一落脚点?宣威市人民法院的做法是:一是“宁愿多跑路,但愿当事人少跑腿”。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1年6月30日止,宣威市人民法院巡回审理、就地办案1700余件,按每件当事人双方各减少往返路费、食宿费200元计算,仅这一项就可为当事人减少开支68万元;二是减免涉诉困难户的诉讼费用,仅2009年到2010年就达20余万元;三是完善巩固被各级法院和社会认可的宣威模式救助机制,自2009年1月到目前为止,以向社会开展募集救助金817100元,六次发放116.89万元,350名涉诉特困人员生活、生产的困难得到缓解。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把“三民工程”更进一步推向高潮,宣威市人民法院6月20日又举办了“以红歌引路,当时代先锋”的文艺晚会。

    晚会以刑事党支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合唱拉开序幕,随后党组成员及女干警合唱的《人民法官之歌》、执行局党支部的《祝福宣威》、《党啊,亲爱的妈妈》行政党支部的诗歌《党旗颂》接踵而起。晚会在离退休党支部《我们走在大路上》、民事审判党支部的《为了谁》、落水法庭党支部的《走进新时代》掀起高潮。文艺节目内容丰富,表演形式有笛子、二胡,配乐诗朗诵。

    红歌表决心,决心续红歌。用院长刘建刚的话说,“为民、利民、便民”是奏好社会管理创新乐章的三个强音符。只有把握好这三个强音符,唱红争先才能体现出她的意义和本质;只有体现出唱红的意义和本质,我们的党建工作才能顺应于民,只有顺应于民,我们才能高唱红歌向未来。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