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办公室·办公桌
作者:吴连运 发布时间:2011-06-22 16:55:49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风华正茂的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二十多年来,我历经了从书记员到中层干部的成长,也历经从普通群众成长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不同时期的办公室、办公桌见证了法院面貌的变迁和我度过的一段段不同的时光……
记得刚考入法院的时候,被分配到乡镇法庭工作。那时全庭三个部队转业老同志,和我们新来两个年轻的共五个人。法庭的房子倒是不少,据说是解放前地主留下来的,能利用的只有两间大一点的当作办公室。说它大,也不过二、三十平米,因年代久远,时常从屋顶掉下一些污垢。那时基本不开庭,案件都是调解。我们五人全部就在这里办公、接待、调解。我借用的是庭长从部队带来的办公桌。可别小看这张桌子,虽然是简单点,但是纯实木的,拉手是在整木板上雕出来的,比起其他桌子的做工明显考究得多。因为我还是“光棍”,就住在办公室的套间里。那时全庭每年不过很少几十件案件,不需加班,晚上没有电视看,每晚看书、练字到深夜,这张办公桌陪伴我度过当时三分之二的时光,见证了踌躇满志的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去老庭长家串门,这桌子仍在,还依稀可见我当年涂鸦的痕迹。 三年后我离开法庭,带着新奇和憧憬来到了院直业务庭工作。在这里我们用的是三人一间的十几平米的办公室,没有专门的法庭,开庭、接待、调解全在这里,煤炉和电扇也就算是简单装备了。我换了“一头沉”的桌子。这张桌子既不是实木的,做工也明显粗糙,但却不是借用的。那时桌面流行玻璃台板,台板的好坏似乎成了身份的象征,当时为了弄一块台板,还煞费苦心呢!当年我那块光彩明亮的台版,遮挡了粗糙的桌面,真是一俊遮百丑呐。由于全庭仅有一个电话放在我身边的墙洞里,我每天守着电话接听、叫人,忙个不停。说句心里话,当时对共产党员的内涵,没有更深刻的理解,每天工作在他们中间,对于年轻的我,总想好好表现,早日入党。 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院系统出现了一次学习的革命,不管是年长年幼,职务高低都投身于“业大”学习的热潮。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办公室就成了我学习最理想的地方。每当晚饭后,这里成了我一人世界。想起那段亦工亦读的日子,至今仍然心头沉重。除了“一头沉”每晚伴我苦读外,还有头顶那盏并不明亮的灯光。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苗条”了身材,意外地收到了这一令人欣喜的特殊效果。 随着社会形势的飞速发展,人员和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原办公条件已不适用形式的要求。1996年决定在原大楼顶层添加了一层。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公室也由三人一间变为两人一间,“一头沉”也换成“老板桌”,专门建立一个法庭供全庭开庭使用。条件的改变,似乎给我增添了新的动力,已经加入共产党员的我,逐步成为能啃骨头案的业务骨干,由上学时最怕写作文变得爱写一点东西发表发表,同时也经历了刑事、民事和综合部门等不同岗位工作的磨练。 2004年,我院建造了14000余平米的审判办公大楼投入使用,而我一个人也搬进40平米的办公室,换上了两平方多的大办公桌,而且做工也相当考究。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中央空调、电脑、打印机、电话、沙发。平均大概两名审判员就配备一个审判法庭。办公条件的改善,带来审判效率的大幅提高,我院曾创下一人年500余件的办案记录。而今两鬓斑白的我,历经多年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已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少了些许冲动,有了几分沉稳。虽然没了守电话的烦恼,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却让自己轻松不起来,还不时受到视力下降和颈椎不适的侵扰,时常还要加班加点。此时的办公桌承载了我更多的酸甜苦辣。而今,回首往事,品味、感受那些在不同办公室、办公桌前度过的一串串日子,感慨万千…… 单位也好,个人也罢,一步步走来,始终都有一个坚强后盾在引领,如果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哪有我办公室、办公桌的不断变迁?更没有我不断地进步、成长。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