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人大代表热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作者:史兆琨   发布时间:2023-03-08 10:33:14


  3月7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检工作报告。

  连环画式样的生动配图,漫画中辅以相应法条释法,承载着数据变化的树状图……这份25页、1.3万余字的报告,令人眼前一亮。

  走出会场后,多位代表在与记者交流时都谈到了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报告的字字句句,无不体现着难能可贵的检察能动履职担当。尤其是报告的第一部分——“维护安全稳定,以能动检察助力中国之治”,令人印象深刻。

  法安人心护稳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安全关系国家兴衰,稳定牵涉民生休戚。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提到“安全稳定”,一定绕不开“扫黑除恶”这个关键词。

  扫黑除恶,从专项斗争到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一直都比较关注这项与民生相关的工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多次被跟进报道的‘云南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等一批危害后果严重案件的办理,大快人心。‘扫黑除恶’进入常态化阶段后,我依然在关注扫黑除恶的工作进展。”吴国平代表说,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令他感到很安心。

  报告指出,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进入常态化后以打早打小促常治长效。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

  “一个个办案数据,彰显出检察能动履职、主动作为的实效性。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黑恶犯罪,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向纵深开展,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吴国平代表表示。

  吴国平代表还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要“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这为检察机关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议检察机关持续提升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

  扫黑除恶,带来的是人民群众的心安。依法抗“疫”,亦是如此。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抗战”中,14亿多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回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之初,作为亲历者,不少人或许都有过恐慌之感,经历过焦虑之时。“那时,迫切需要法治稳定秩序、安定人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在聆听报告时,较为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的检察作为。

  “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办案规范”“创新以案释法,持续发布101件典型案例”……在采访中,报告中这些依法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举措,受到多位代表的充分肯定。

  “疫情期间,检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依法及时履职,公正有度司法,令人欣慰。”肖伟代表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他关注到,一批批在办的批捕起诉案件释法,研判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调整……检察机关履职的能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治罪与治理并重

  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甘南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的注意——

  “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2年26.7%,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不捕率从22.1%升至43.4%,不诉率从7.7%升至26.3%,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高。”

  杨振林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重罪持续下降、轻罪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能动履行批捕、起诉等检察职能,严惩严重犯罪决不动摇,较轻犯罪少捕慎诉慎押,体现了尊重宪法和保障人权的新时代要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杨振林代表看来,少捕慎诉慎押从检察司法理念上升为党的刑事司法政策,虽然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轻罪案件羁押率高、构罪即捕、构罪即诉、一押到底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羁押办案的常态正在逐步扭转。”杨振林代表说。

  近年来,检察机关把优化轻罪案件办理作为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报告指出,2022年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29.5个百分点。上诉、申诉大幅减少,更利罪犯改造、促进社会和谐。

  “检察机关依法严格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以能动司法履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李建卫看来,无论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还是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都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是新时代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在关注报告的同时,李建卫代表还建议检察机关与其他部门协同发力,从顶层设计角度细化相关举措,在多元化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方面作出更多探索,释放最大的司法温情和善意。

  法与时转则治

  仔细翻阅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大家会发现,在“典型案例推动法治进步”文字内容下方,配有三幅漫画式图解。

  “文字+配图的生动‘解说’,令人耳目一新。”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主任马永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报告这部分内容提及“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恶意损害公益必须惩罚性赔偿”法治新理念。

  谈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一理念,令马永平代表印象深刻的是,“网络暴力”这一经常出现在热门新闻中的词汇,出现在了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她还关注到,2021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就曾提到“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案,司法机关应担追诉之责”。今年对网络空间治理再次给予关注,强调“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这彰显了检察能动履职的担当。

  “法与时转则治。从报告对社会法治热点问题的关注、回应,我感受到,在助推夯实‘中国之治’基石、社会治理实践创新过程中,检察机关健全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的决心和信心。”马永平代表说。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溯源促标本兼治,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报告指出,最高检紧盯老百姓身边的安全,研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认为,检察建议是检察能动履职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法律手段。通过检察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检察制度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检察机关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管理漏洞,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系统性、根源性解决相关问题,推动诉源治理,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杨震生代表表示。



来源: 正义网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2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