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脚步染绿执行工作的春天
——记灵山法院执行法官潘成军连轴转的一天 作者:蓝周婕 发布时间:2021-03-22 15:37:02
潘成军法官在走访调查中。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适合郊游踏青的时节。可是法院里却有这么一群人,一年到头走南闯北,四处奔波,虽然外出时间比坐在办公室时多出几倍,却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这个群体的称呼就叫“执行法官”。潘成军就是这么一名平凡的基层执行法官。“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兢兢业业”,这是大家给他的标签,更是他工作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 3月16日8点,广西灵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潘成军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案卷材料,拎起沉甸甸的公文包,叫上几名干警,准备开始一天的奔波。 今早出发的目的是找寻一位民间借贷纠纷案的被执行人黄某。黄某曾向廖某借款5万元,双方约定利息并立下字据,但借款到期后黄某没有如约还款,于是廖某诉至法院,经调解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谁知,达成协议后黄某第一期就未履行还款义务,法官多次致电也无法接通。潘成军这次出发找人,就是要看看黄某是否真的“失踪”了。 约摸大半小时车程,一行人到达了黄某所在乡镇,潘成军轻车熟路地指挥司机开车来到当地居委会。由于经常与村委打交道,潘法官和居委主任早就成为老“熟人”,主任一见面就热情地招呼起来。 “潘法官,你又来了,快过来喝杯茶吧!” “别忙活了,我们先把正事办了,跟你打听一下这个人……” 得知潘法官来意后,主任便主动带领法官干警们一起寻人。穿过几条街巷到达地点,不想大门紧闭,敲门许久无人应答,潘法官遂向邻居了解情况。原来,黄某自离婚后就已经不在此居住,她前夫今天凑巧也外出了,众人都不清楚黄某的下落。潘法官只好拍照、做好记录。 “寻隐者不遇”是执行中司空见惯的事了。多年的执行经验,使潘法官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出发前会规划好当天行程,然后把目的地附近的案卷多整理几本出来,这样即使找不到最初目标,还可以接着找寻下一个目标和线索,不轻易浪费人力物力。 “执行法官是与时间赛跑的人,我们接案后跑早一点、跑勤一点、跑全一点,案件就会结案快一点,当事人的情绪就会稳定一点,碰上“运气好”的时候,找到被执行人了,给他施展一套执行组合拳,案件兴许就能执结了。”说完,潘法官马不停蹄赶去了附近几个村镇。 虽说执行难是公认的,工作中会遇到如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等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是潘成军从未退却,他一直保持足够的耐心、智慧和责任心,多方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最佳途径,力争将一纸判决变成当事人的“真金白银”。 下午3点,潘成军依约到达县城一处民宅。民宅原主人是被执行人檀某夫妻,他们向银行借款80多万无力偿还,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潘成军查到檀某名下有一栋住宅,遂对此房产进行查封、评估、拍卖。现在众人就在涉案房屋处等待买受人的到来。 不多时,全款购买房屋的买受人到场,潘法官随即跟买受人一起进屋查看。打开房门,扑鼻而来的一股恶臭让人皱眉,屋里重要家具已经搬空,只剩下一地狼藉。潘法官却像没事人似的,带着买受人上楼参观房屋,还耐心回答买受人的困惑。他的敬业、真诚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买受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对房屋进行确认完毕后,潘法官顺利将钥匙交到买受人手中。 “下一步,我们还会做出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并且按照当地租房的标准给被执行人一定的补助,不能让被执行人走投无路、没法过日子,这也是执法人性化的一面。”潘法官解释道。 回到单位,潘法官突然想起最近有一个案子,已经在电话里跟当事人做过思想工作,当事人在他的释法说理下,有主动履行义务的意向,并约定了下午来解决债务问题。果然,被执行人袁某如约而至,潘成军大喜过望,赶紧把申请人的代理律师叫来,大家有商有量地坐下交谈。不到半个钟,被执行人给付大部分欠款后,就剩余的小部分债务与申请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签字后,双方当事人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这种案结事了人和的局面,正是潘成军所期待的,奔波了一天的疲惫感在此刻仿佛一扫而空。 一天几地连轴转,水都没顾得上喝,正是凭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儿,潘法官2020年办理执行案件453件,办结438件,结案率达96.7%,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成为执行局里当之无愧的办案标兵。 “你问我做一名执行法官难不难?答案是肯定的!执行法官承受的压力非常人所能想象,有一日驱车百里却无功而返的疲惫;有收案一年重过一年的执行压力;有当事人无理吵闹、四处信访的无奈;有执行时遭受辱骂、围攻、威胁的危险处境……这些随时都能击垮我们的心理防线。但是,当看到在我们的努力下,误解变为信任、抗拒转为配合、权利得到实现、当事人露出感激笑脸的时候,我又‘活’过来了!这些消极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做执行法官也有小小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辛苦而快乐地工作,勇敢而寂寞地前行!这就是一名执行法官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脚步走遍万水千山,用智慧说尽千言万语,用勇气化解千难万险,默默守护着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染绿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春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