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优化法官队伍结构,解决业务骨干断层问题,4月13日,内蒙古根河市人民法院举行青年法官“导师制”拜师学艺启动仪式,共聘任闫克军等14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并结成一对一的帮教模式。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建成阳光、文明、智能、智慧型法院,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的法官无疑是关键。根河法院现有员额法官23名,其中48岁以上的法官18名,40岁以下的法官5名,青年法官仅占到21.7%,出现了法官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院党组制发的《导师带徒制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和办法,4月13日根河市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举行了青年法官“导师制”拜师学艺启动仪式,共聘任闫克军等14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并结成一对一的帮教模式。通过此项制度的推行,旨在为青年法官健康快速地成长为实践型、能力型、“一专多能”复合型业务骨干人才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和提升的平台。
启动仪式上,该院院长安志国向青年法官助理的导师们颁发了聘任书,“学生们”向导师鞠躬敬茶,导师们向自己的学生赠书,并附上珍贵赠言。之后,安志国作了讲话,强调导师们应当做好三方面的“领路人”。一是做好审判业务能力方面的“领路人”。二是要做好通达社情民意的“领路人”。三是做法官职业道德养成的“领路人”。安志国还勉励年轻的法官助理们在导师们的辛勤带领下,兢兢业业,克勤克勉,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历练成能独当一面的精英型审判业务骨干,给自己、给导师、给祖国的法治建设伟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