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各级法院案件执结同比上升超三成
作者:徐隽 发布时间:2017-03-02 14:23:52
一年前,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两到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承诺,全国法院执行干警与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失信被执行人展开了激烈较量。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执行案件收案529.2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7.2%和33.1%。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冻结752亿元 1月30日,大年初三,准备第二天去浙江灵隐寺上香的唐某在景区酒店办了入住。刚进门不久,当地派出所和杭州市滨江区法院干警就找上门来。原来,唐某是某信息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因一起两年前的买卖合同纠纷成为被执行人,应该给付对方1.5万元欠款,但唐某一直拖着不履行,还换了手机玩“失踪”。法院与公安机关合作,网上布控抓获唐某,当天该案的执行款就全部到位。 执行难,首先难在找人查物。为此,最高法大力推进覆盖全国地域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法官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户行信息、存款信息、车辆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渔船信息、船舶信息、证券信息、支付宝账户财产信息、京东金融平台的财产信息等14类16项信息,基本实现了对主要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比如,甘肃法院法官在自己办公室可以直接查到被执行人在河南乡镇信用社的存款情况,几分钟就实现冻结,甚至扣划。 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冻结752亿元,过去10年的查控冻结量现在一年就可以完成。 通过无缝的实时查控,法院发现,约40%的案件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对这些案件,法院将暂时终结执行程序并做结案处理,待发现财产后继续恢复执行。“如果没有网络查控系统,谁都不敢说自己穷尽了所有的查控手段,不敢轻易确认案件是否属于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说。 为有效防止各级法院为片面追求结案率而滥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最高法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并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司法救助制度来消化此类案件,为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提供帮助。 迫于惩戒压力而履行义务的超10%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为破解执行难,最高法推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 日前,江西省萍乡市、县两级“两委员一代表”换届时,萍乡两级法院收到市、县两级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的征询意见函,对全市的“两委员一代表”及候选人进行诚信审查,共审查出涉民商事执行案件的失信被执行人28名。其中在任代表、委员8人,均被取消担任下届代表、委员的资格;本届代表、委员提名人选20人,均被有关部门依法取消参选人资格。 目前,全国法院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万人。据统计,10%以上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惩戒压力而自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失信联合惩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诚信建设领域的示范样本,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创新积累了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建国说。2016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由中央深改组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大幅提升司法公信力作为建设目标,43家中央责任单位共同参与,推动了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形成。 给消极执行、乱执行装上“千里眼” 执行难,既有外部原因,也与法院内部存在的消极执行、乱执行等问题有关。 在法院查控到的被执行人财产中,约60%的财产需要通过评估拍卖变现。但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财产变现日渐困难,传统的现场拍卖方式,由于各类信息公开不充分等原因,往往导致成交率较低,成交价不高,并为围标串标、职业控场、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等提供了空间。 对此,最高法积极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截至目前,全国有29个省份1900余家法院通过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共计拍卖42万余次,拍卖标的物20万余件,成交额2600多亿元,平均成交率达到90.25%,溢价率达到74.76%,为当事人节省的佣金达到了80亿元。网络司法拍卖覆盖的种类非常广,小到一个茶叶罐,大到大型船舶,甚至还有鲜鱼活猪。浙江、江苏等省网拍运行4年多来,违法违纪实现了“零投诉”。 “长期以来,执行力量分散、协调不畅、指挥不力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法院。80%以上的执行案件在基层法院,最高法的各项规范措施、管理措施、监督措施往往到基层就成了强弩之末。”刘贵祥说,每年500多万案件,随时可能发生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对此,最高法建立了4级互联互通的执行指挥中心平台,彻底打通了上下级法院间的数据壁垒,上级法院能对执行案件的具体情况即时跟踪、管理、监督,给消极执行、乱执行装上“千里眼”和“显微镜”。 来源:
人民日报
|
|
|